返回

绝命法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章 疑凶(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另外一位老人魏森的尸体,终于被发现了。

    随着时间推移,天色逐渐暗了下来,整个小山都像是被一层灰色的雾气包裹其中。

    山上的植物?不少,偶尔有一些虫鸣传来。

    再配合着一具垂挂树下的干瘦老人尸体,整个气氛有点诡异。

    包队和分局的几名刑警看到这阵势也傻了眼,急忙取出来上午没有用完的警戒线保护现场。然后?打电话给分局汇报情况。

    戚一安带了相机和勘查箱。

    相机咔咔作响,把现场的所有痕迹都拍摄下来才敢走到近前。

    树下没有什么痕迹,也没有可以提取的脚印,有一小摊的水渍,是受害人失禁留下的。

    排查完了周围环境,沈君辞和戚一安仰面看向树上垂挂下来的尸体。

    老人已?经死去多时,脸色苍白,头微微低垂着,舌头肿大伸出,脖子完全挂在绳索上,随着夜风轻轻晃动。

    沈君辞先观察了一下绳结,冷声判断道:“是个单绳活套。”

    绳结的打结方式也是重要的证据。

    为了完整地把绳结保留下来,戚一安踩上了一旁的石头,顾言琛帮忙托着尸体,他们配合着从中间剪断了吊着的绳索,取下绳索,配合着轻轻把老人的尸体放了下来。

    这位老人身材偏瘦,尸体不算重。

    沈君辞摸了摸尸体的口袋:“身份证和手?机钥匙都在身上。手?机已?经没电自动关机了。”

    这种独居的老人没有什么亲人,忘了带钥匙就回不了家,所以都带得都比较齐备。

    “怪不得之前定位找不到。”白梦小心翼翼地把物?证接过来,放在物?证袋里封好。然后?她看了看充电的端口,取了个充电宝,给魏森的手?机充电。

    陆英在一旁帮忙打着手?电,让法医们得以工作,戚一安开始记录。

    沈君辞第一时间测了尸温,查看着尸体的状态。

    “尸体的温度已?经接近常温,角膜混浊,尸斑为第二阶段的扩散期,按压有褪色现象,尸僵达到了峰值。综合考虑,死亡时间在十?二个小时左右。”

    按照时间推断,如今快要晚上八点,也就是说?,这位老人的遇害时间就在上午八点左右。

    那个时候,距离赵传文坠下地铁不到一个小时,特刑科的众人刚刚赶到了地铁站。

    顾言琛道:“那就是说?,在赵传文死后?没有多久,魏森就出事了。”

    沈君辞蹲下身进行尸表检查。他首先注意观察了死者面部:“死者面部有淤血肿胀,紫绀明显,眼睑结合膜见大量出血点。”

    随后?他看向颈部,在老人的脖颈处有着明显的红色线形痕迹。

    戚一安也跟着他一起查看。

    沈君辞的手?指指着老人的颈部皮肤:“死者的颈部有两道明显索沟,均可见皮下损伤和出血,这两道锁钩一道是水平的,压痕为圆环状,是绳索勒颈造成的。另外一道是八字形提空,勒痕较深,中间最?宽双侧变窄。这证明死者可能是被人勒死以后?,伪装自缢,这也是一起他杀案。”

    眼前的情况比较典型,沈君辞给戚一安分析完,让他拍照记录。

    随后?他仔细打量着脖子上的勒痕,又看了看附近的一块蹬踩的石头。

    沈君辞道:“从颈部的勒痕判断,凶手?不是熟手?,反复尝试了多次,所以颈部的痕迹有些错综。凶手?应该是男性,身高大约在一米七五左右。”

    他在检查一遍以后?,仔细观察了老人的双手?,特别是指甲:“身上没有明显反抗伤。”

    白梦皱眉道:“这座山附近没有什么监控,这里人烟罕至,估计是没有什么影像资料了。”

    “凶手?还?是留下了不少的线索。”顾言琛正用手?电照着周围的环境,随后?他开口分析,“这山虽然不太?高,但是也有百米左右,自行车电瓶车都开不上来,上山只有这一条路,地上没有什么明显的拖拽痕迹。这里应该是第一案发现场,是熟人作案,而且凶手?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他有可能带来了绳子,是有备而来。”

    如果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凶手?是在其他地方杀人的话,他需要背着一具尸体爬山,既耗费体力和时间,也容易被人看到。

    综合尸体上没有多少的反抗痕迹,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而且这里地处偏僻,第一次来的人都不一定能够注意到,所以凶手?应该熟悉附近的情况。

    “按照时间信息,两个案件如果是同一凶手?。那很可能凶手?推了赵传文下地铁以后?,就来到了小区外,约了魏森出去,来这里见面?”陆英试着推算,“那就是说?,凶手?也住在附近?”

    顾言琛纠正他:“熟悉附近并不一定住在这里,也有可能是工作在附近,或者是过去住在附近。”随后?他汇总道,“一米七五以上,男性,还?是死者熟人。你们回头排查一下,看看死者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如果说?地铁案还?线索较少,现在这一案子却留下了众多的信息。

    这一起案件作案有些仓促,也许是凶手?为了杀害证人灭口,也许是凶手?知道自己?已?经杀了一个人,破罐子破摔。

    总之凶手?是急了。

    顾言琛和沈君辞两个人配合默契,通过分析,把凶手?的很多特征都圈了出来。

    仅仅根据案发现场遗留下的痕迹还?有尸体判断,他们就已?经判断出了凶手?的“画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