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0章 .惊喜(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抵达沪上,已是第二天下午。

    田小苗穿着黑色毛呢大衣,提着手提箱,出了检票口。

    站前广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列队进站的大多是知青,穿着军大衣,背着行李,提着网兜,大呼小叫,兴奋异常。

    一张张年轻稚气的面孔,青春洋溢。

    田小苗看着,很是感慨。

    这会儿豪情满怀,过几年回来时,已是疲惫不堪。

    五一若不是参军走了,也是其中的一员吧?

    自去年开始,“上山下乡”增大了力度。运动期间积攒了三年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城市,奔赴祖国各地,成为建设中的一员。

    幸运的去了边疆农场。

    都是国营的,规模很大,早年有农垦战士打下了基础,有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等,半机械化作业,条件相对较好。生活设施也很齐全,有宿舍、食堂、卫生院、商店、邮电所、托儿所、学校、电影院,还有发电厂、打米场、养猪场、畜牧场、加工场等等。

    兵团农场采取军事编制,师级以下按照团、营、连、排、班、小组划分,知青们都是兵团职工,按月领取工资,还有边疆补贴,工资标准比城里高一截子,算是名副其实的“知识青年”。再加上,上百号人聚集在一个连队里,有说有笑,热闹得不得了。

    知青们的到来,带来了城市理念和文化生活,也带来了青春活力。他们跟兵团老职工一起,发挥着光和热,谱写着壮丽的诗篇。

    从后世来看,意义重大。

    那一望无际的大农场,成了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瓜果之乡,养活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人口。从战略上来看,兵团上下闲时务农,战时化身为戍边战士,成为稳定边疆的一份子。

    去农村“插队落户”,就不一样了。

    知青们坐着马车来公社报到后,由“知青办”统一管理,一组七八个人,分到各个大队村寨。队里划出一块土地,备了几间屋子,作为知青点。知青们挥着锄头下地劳动,跟社员们一样挣工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农村缺水少电,蔽塞落后,生活很枯燥。后勤也跟不上,吃喝都成问题。年纪小的初中生,初来乍到啥都不会,哭鼻子的大有人在。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磨炼意志。

    短期还好,如果是长期的,是一种浪费,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

    田小苗不希望五一、三子走这一条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掌握了文化知识,才能发挥出更大效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出了站,坐上电车。

    田小苗看着窗外的景致,感到特别安心。这是她生活了十多年的城市,一草一木是那么熟悉。也唯有回到这里,才有家的感觉。

    跟上次回来一样,田小苗未打电话。

    她突然出现在家门口,搞了个突然袭击。

    孙梅英刚下班回来,听到敲门声,以为是三子。

    她过来开门,嘴里嘟囔着:“三子,咋又不带钥匙,说了多少遍了?”可拉开门,看到一位年轻姑娘站在门口,穿着黑色毛呢大衣,系着红围脖,亭亭玉立。

    “小苗……”孙梅英又惊又喜,声音都在颤抖。

    “娘……”田小苗像小时候那样喊着娘。

    “小苗,你可回来了……”

    孙梅英忙不迭接过手提箱,把人往屋里让。

    “小苗,快坐下,跟娘说说,你都在忙啥啊?”

    孙梅英激动得不知说啥才好。

    田小苗抿着嘴,看着梅英同志。

    两年多未见,梅英同志变化不大,还是那么精神。

    孙梅英也不错眼地看着小苗。

    头发长长了,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下巴颏尖了,眼睛更大了,有了大人的模样。

    过了年,小苗就二十六了。搁在过去,娃娃都满地跑了。

    想到这个,孙梅英心里直打鼓。

    小苗忙着工作,是不是把个人问题给忘了?

    她想问问,又怕小苗害羞。

    她憋了半天,实在憋不住了,才拐着弯问道:“小苗,你们单位男同事多吗?”

    “娘……”

    田小苗瞅着梅英一脸八卦,就明白了。

    这是提醒她考虑一下个人问题。

    田小苗赶紧岔开话题,省得梅英刨根问底。

    可孙梅英孜孜不倦,旁敲侧击道:“小苗,梅子谈对象了,是你柳伯伯战友家的孩子,过去也在大院里,小时候就认识梅子……”

    田小苗一听,竖起了耳朵。

    梅子的对象,搞不好她也认识。她把过去的小伙伴扒拉了一遍,却猜不出是哪一位?孙梅英也不晓得名字,说刚谈的,还没带过来见长辈。

    正说着,三子放学回来了。

    看到小苗,腼腆地笑着。

    三子长高了,细细条条的,跟竹竿子似的。

    田小苗问了学习,晓得三子成绩很好,稍稍放了心。

    晚饭做好了,田大旺还没回来。

    孙梅英说:“你爹去市里开会,搞什么会战,忙得很,咱不等他了,趁热吃吧……”

    吃罢晚饭,三子回屋办作业。

    田小苗跟孙梅英一边听收音机,一边说话。

    “小苗,上一回冬子来探望,一个劲儿地打听你呢……”

    孙梅英突然冒出来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