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不让我爹犯错误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1章 .纠纷(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证把延误的工期赶回来。

    这场纠纷解决了,可也反映出了很多问题。

    资本家的贪婪无止境,爱钻空子,如果政府不给工人们撑腰,那工人们上哪里说理去?换做国营公司就没这样的事儿,薪水稳定,还有福利,劳动安全也有保障,工人们都想去国营公司。可目前的沪上,以私营公司为主体,占比达百分之九十多。如果资方抱起团来,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田大旺把想到的,跟何处长做了汇报。

    “何处长,万一资本家跟政府叫板,咱们压得住吗?”

    何处长摇摇头,面色凝重。

    这种状况要想办法改变。经济命脉被资本家掌控着,是很被动的。平稳时期还好,可万一有个风吹草动,只怕一拥而上,把国家啃得连渣子都不剩。解放前,官僚资本和买办集团就是这么干的。解放后,官僚资本被政府接管了,可买办集团呢?触角延伸到了方方面面,尤其是沪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商行,投机分子占了一多半。

    在调查过程中,田大旺还注意到了一点。

    厂方的周经理说:“田同志,我是不赞同这么搞的,可有人说要跟政府闹,让政府出面解决……”

    “周经理,是谁这么说的?”

    “是股东的一个朋友,叫王振发,跟厂子没啥关系……”

    田大旺记下了这个名字。

    平白无故地出赖点子,会不会有问题?

    田大旺警惕性很高,把这个情况跟徐科长说了。

    徐科长自然会去调查。工商界一直有人在捣乱,散布谣言,破坏生产,只要往深里一挖,就会发现特务的踪影。

    这一阵子破获了两个小组,又挖出了不少。

    可空投过来的特务源源不断,一刻都不敢松懈。

    还有老K一直未抓获,就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按照那边的规矩,完不成任务是不能撤离的,又能躲到哪里去呢?

    形势依然很复杂。

    徐科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组织上找他谈话,说:“徐立方同志,你年龄不小了,该考虑个人问题了”。

    他一笑置之,任务还没完成,哪有时间考虑这个?

    相比起徐科长,柳进军幸运多了。

    他和小孙接触了一个多月,了解得差不多了,就商量着向组织上汇报。

    柳进军这边还好,一路绿灯。

    孙玉华是从部队上出来的,政治可靠,懂医术,是个人才。连队指导员甚至想,小孙同志若是跟进军同志成了,就干脆调到驻地大院好了,这样更安全一些。

    毕竟,进军同志担着警卫连的工作,时时刻刻要驻扎在院里。小孙同志虽然在军管会下属单位,可隔着几道街区,接触的人也多,不如大院里安全。

    可孙玉华那边就炸锅了。

    管人事的同志曾经多次介绍对象,可孙玉华拗着就是不肯点头。现在可好,自个儿谈了一个,把组织上介绍的人选抛在了脑后?

    要说,自个儿谈对象也没啥,可小孙的思想有问题,态度不够端正。李干事故意问道:“小孙,你不是不谈对象嘛,咋突然改变立场了?”

    “李干事,我是不想谈对象,可柳同志不一样,他是革命军人,担着保卫任务……”

    孙玉华不卑不亢。

    李干事面子上过不去,自然不痛快。

    他受人之托帮同志找对象。本想着小孙思想进步,可以接受组织上安排。可没想到这姑娘拗着不说,还唱起了反调?

    托他办事的同志一再催促,说这是任务。

    还说:“李干事,你上次提到的那位小同志,首长很满意,可以调过去当保健医生,跟首长多接触一下,加深了解……”

    他支支吾吾,不敢提小孙不乐意,只说:“那个小同志脾气暴躁,不大合适。”

    可除了小孙,李干事找不到合适人选,急得上火。

    这时候,有同志劝他:“李干事,降低一些要求,不要光想着找革命同志,那些刚毕业的女学生也可以啊,知书达理,谈吐大方,不比小孙差多少……”

    李干事一想也是,就去各处转了转。

    电讯科的女同志最多,可电讯科跟别的科室不一样,经常值夜班,恐怕不合适。不在首长身边,怎么照顾啊?

    可其他科室女同志很稀少,不是成家了,就是模样儿不好,不符合要求。

    李干事来到工商处,碰到了赵科长。赵科长说:“沪上那么多漂亮的女青年看不到啊?学校、医院都是啊,可以好好挑选啊!”

    李干事摇摇头。

    那范围太宽泛了,不知道底细哪行啊?

    因为柳进军的军人身份,李干事不好为难孙玉华。

    可心里还是记了一笔。

    孙玉华呢,毕竟年轻,不晓得说些软话,低一低头。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