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下信就赶忙去拆那个小箱子。
盖子掀开, 入眼的便是一抹明黄色。
颜端膝盖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
他爹好好的, 他还指望他爹大发神威,让他美梦成真迎娶卿卿呢……所以他抱着小箱子,揣着那封明显有问题的信, 迈开步子往自家后院跑。
因为永宁帝没有决定如何“安置”他爹,他爹也不上朝,天天都在自家后院的小校场里指导他大哥以及亲兵和家丁们。
守门的亲卫见到端少爷抱着箱子快步奔来:都入冬了端少爷还能出一脑门子汗……
端少爷和郭贵妃有私情,府里差不多传遍了。
侯爷在全力培养大公子,他们这些人也认定大公子靠得住,而端少爷按照侯爷的话说就是放养,不指望小儿子继承家业就随小儿子去了, 他们深以为然。永宁帝这昏君居然卸磨杀驴,纵然查清真相侯爷暂时也不能如何,端少爷跟贵妃要好, 他们觉得……勉强出点口气。
然而此时,怎么看都像是出了大事!
颜端见到老爹的心腹亲卫,当即大叫, “哥哥们让我进去!”
亲卫们连忙让出去路,副队长不放心, 更是跟了进去。
颜端见到他爹,眼圈儿都红了,他都顾不上他爹身边的继母以及正擦汗的大哥,“爹!坏事了!我……惹了祸!大祸!”说完他把手里的箱子打开后往地上一扔。
泠境扫了一眼,极为不屑,“这么多天过去,就这?”
覃静州放下手里的茶盏,“这都是他们酝酿了这么多天的成果。这皇袍看身形也不像是给我准备的。”
颜竣看见的皇袍的那一瞬间,心口一紧,脑子里嗡了一下,然而父亲和继母这反应……他继续擦着自己的汗。
颜端则惊呆了,“哈?”他数息后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父亲,这是原本给我和卿……贵妃送信的人给我的!安国公郭汜达污蔑您谋反!”
覃静州依旧不急不缓,“我知道啊。”
泠境起身拎起眼前的茶壶,给覃静州续了杯热茶,“郭汜达确定你收下皇袍,就该进宫请命围剿侯府了。”
覃静州笑着向泠境道谢,看向面前的亲卫队长和副队长,“叫兄弟们准备起来,这回我带着兄弟们好好杀一杀这群废物的锐气!”
不仅队长,校场上的亲卫和家丁们齐齐高呼,“是!大将军!”
整个侯府内可战之兵加在一起约有八百人,而他刚刚一声令下,潜伏于侯府左近的亲兵也会及时到来……这大约有五百人,而城外还有身经百战的两万骑兵。
覃静州也有心试试郭汜达的实力,就算打不过,不说跑,僵持的底气他不仅有,还很足。
说来也是搞笑,郭汜达因为受伤喝药脾气越发暴躁,但他再暴躁也不能在没有圣旨的前提下带自己人围了侯府。
于是他等手下把皇袍送过去更确认颜端收了,他换了官服立即求见永宁帝。
永宁帝把颜静州当心腹之患没错,他又如何不忌惮同样手里有兵的安国公与承恩公,实际上他巴不得颜郭王三家能斗个你死我活,他好渔翁得利,但不是郭汜达你这样“构思”出来的你死我活!
听郭汜达禀报完,永宁帝心里冷笑连连:郭汜达想请命令禁军出动,和郭家军合力,一举除掉颜静州。
既然你郭汜达愿意冲在前面,我也不浇你冷水,你出头那你是主力,我倒要看看你安国公的本事。
永宁帝是个勇于尝试的昏君,从他选择在战场上刺杀颜静州就看得出来。
打定主意的他招来了禁军大统领,让大统领带上一千精兵跟着郭汜达行动,不忘嘱咐大统领:尽管让郭汜达出头,若是郭汜达得计,你就全力配合,若是不成,就尽快回来。
可惜禁军大统领是个明白人,听了永宁帝这番话面上没什么,心里却跟开了锅似的:谋反都不核实一下,就直接带兵过去围人家府邸……可一不可二,敬文侯没有反心也得让皇帝给逼反了……再说了皇帝你这么做,考虑到其他勋贵重臣们的想法吗?
显然皇帝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大统领点足一千人,跟郭汜达汇合后,骑在马上心事重重:他是不是也该另谋出路了?
郭家军主力一样在城外,郭汜达也舍不得自家攒了三代的心血这个时候跟颜静州那两万老兵在郊外“血拼”,这只能便宜了皇帝和王家!
他此时只想擒贼先擒王,用比较小的代价除掉颜静州。
郭汜达纠集了大约两千人,自己坐在马车上“运筹帷幄”……他也想骑马,但身体条件目前并不允许!
想到这里,他不由咬牙切齿,给心腹们下令:若是颜静州抗拒,格杀勿论!
反正皇袍在敬文侯府,只要颜静州身死,到时候怎么罗织罪名还不是随他心意?
心腹们领命而去,郭家军虽然多年未曾亲历战阵,对自身实力还是颇有自信的。
却说安国公郭汜达声称敬文侯颜静州谋反,与禁军一起围住敬文侯府,消息传出去,整个北城——北城住的都是达官贵人以及绝大部分宗室,全都震撼到了。
大齐立国百年都没出过皇帝仅凭安国公一家之言就派兵围住另一位勋贵府邸的……荒唐事!
而覃静州也觉得很荒唐:你郭汜达都要灭我全家了,怎么连神射手都不布置几位?
泠境也被逗笑了,“郭汜达裂开的怕不是脑子吧。”她传音道,“难怪南方叛军进城后郭汜达就扑街得毫无水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