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的惨叫登时收住了,他竭力想往外看看,但无论如何都挣脱不开肩膀上的那双手,只能有气无力地趴在塌上。
元簪笔面无表情地看他。
明明是面无表情,顾渊渟却仿佛从中看出了几分恼怒来。
帐子一动不动,哪里是有人进来了?
顾渊渟笑眯眯地说:“上当了?”他施施然地走回自己的位置上,“奇了,我们的皇帝陛下竟没问太子之事。”
元簪笔起身,绕过屏风去里面看小雪。
顾渊渟便隔着屏风同他说话,“诸位皇子中,只有大皇子曾经掌兵,尚算个将才,眼下皇帝除了你无人可用,”他语调中流出几分笑意,“他才不会令自己受制于人,想来大皇子不日就要到了,自家人用起来大约比外人放心。”说完他猛地想还被关着的太子,轻轻叹了口气,“似乎也未必。”
小雪仰着头,可怜巴巴地望着元簪笔。
元簪笔看他这幅模样,好笑又心疼,伸过手去,道:“这是在给你治病。”
小雪疼得颤颤巍巍,抓住了元簪笔的手。
“早闻先生医术过人,极善医治断骨之伤,但仿佛伤者多是断臂或被折断肋骨,”元簪笔在小雪的惨叫声中道:“不知先生对腿伤,可有研究吗?”
顾渊渟在外面道:“就算再有研究,你那——”他悠悠把小情人收了回去,“乔相是多年旧伤,恐怕回天乏术。”
大夫一面给小雪按着一面道:“大人的朋友能不能治,我现在还说不准,得看过伤情之后才能知道。”
元簪笔摇摇头,道:“多谢先生告知。”
乔郁讳疾忌医的很,要他来看大夫,恐怕只能将他打晕绑来。
大夫道:“元大人客气了。”
顾渊渟道:“元大人,元大人在人背后如此尽心竭力又有何用,他既不知道,便是知道了,兴许也不会领情。”
元簪笔握着小雪的手,似乎根本没听见顾渊渟在说什么。
顾渊渟道:“我知你不需他承情。”他听着小雪游丝一样的哼哼声,截住了话头,“罢了,有孩子在这,我给你留些颜面。”
你心中有愧啊,元簪笔。顾渊渟心道。
宁佑改革是元簪缨一手主导,宁佑十年案后党人十不留一,唯有元簪缨因他显贵家世独善其身,乔家抄家时更是元璁景在旁侧为监官,乔郁这样的脾气,焉能不迁怒?就算元簪笔后来救他,两人在朝廷之上针锋相对非是一日两日,岂是恩怨相抵互不相欠?
最最重要的是,元簪笔现在的所作所为乔郁全然不知,元簪笔也从未问过乔郁的意愿。
他心中有愧。
可他,绝对不会停手。
顾渊渟想到这就觉得很有趣,有趣得连杯中的茶都是那么难以下咽了。
元簪笔淡淡道:“那多谢顾太守了。”
小雪眼睛转来转去,到底把满腹的疑问都压下去了。
顾渊渟一笑,不再同元簪笔说话。
明明只半个时辰,小雪却仿佛觉得过了大半辈子,当那大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了的时候,小雪喜得热泪盈眶,从塌上一下弹起了起来。
起身方觉神清气爽,多日疼痛倦意一扫而空。
小雪摸了摸自己汗津津的脑袋,感叹道:“果真神医。”
大夫笑回:“郎君谬赞。”
顾渊渟见元簪笔出来,问道:“五皇子如何?”
小雪自知这不是自己能倾听的,轻手轻脚地出去了,那大夫紧随其后,让他想起刚才的感觉,难免有些毛骨悚然。
元簪笔道:“较其他几位少些心机。”
顾渊渟皱了皱眉,道:“我若是皇帝,自然会要这个儿子过来收拾残局。”
元簪笔静默片刻,“来的不是五皇子?”
顾渊渟抚掌,“元大人果然聪明,方才有人来报我,来的不是五皇子,而是三皇子,现已往行宫去了。”他心中虽疑惑,但乐得看局面再不可收拾些,然而下一刻,他心中就从疑惑变成了诧异,“元大人,去哪?”
元簪笔头也不回道:“去用晚膳。”
顾渊渟诧异更甚,元簪笔骗他骗得如此明显,连理由都不愿意费心去向,面上却没有表现出分毫,反而道:“大人要是不介意,在我这用不是更方便?”
他等不到元簪笔的回答已成习惯,站起来,揉了揉坐得酸麻的腰,“险些忘了,元大人吃不惯斛州的菜。”
……
不多时前,诸位大人就已得知了乔郁无过,为国蒙辱,此后官复原职。念其已封无可封,皇帝命人给乔郁送了一堆名贵补药,并皇帝口谕:乔相身体不适,应多加休息,不必再来谢恩。
一时之间,拜帖与礼物纷至沓来,乔郁照单全收,然而却无一回应。
不止如此,他还以忧吓过度为由,闭门不出,更不许旁人来探望。
乔郁院落守卫森严,纵然有人在外面说的声情并茂涕泗横流,守卫亦不为所动。
元簪笔触目便是这种景象,他思虑片刻,绕过了正门。
乔郁在卧房。
皇帝既然说他身体不适,他就当真身体不适一般地躺在床上歇息,任外面喧嚣。
他身边摆着两堆拜帖,一堆被撕成了碎纸,一堆还完好无损地放着。
乔郁慢悠悠地撕着手里言辞恳切,笔法优美的书信,仿佛那只是一张微不足道的废纸。
门嘎吱一声被推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