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稚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章 他想尽快将他的小皇后娶回……(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赵归雁怔了怔,旋即眼角眉梢都爬上欢喜。

    “采月,既然母亲病了,那我能继续睡吧?”

    采月这次想的比较多,“老爷昨日才说让您去请安,也算正式将您的身份正名,今日好巧不巧就病了?怎么会这么巧的事?”

    赵归雁眨了眨眼,动作敏捷地缩进了锦被里,露出半张小脸,乌亮的眸子一片清亮:“我当然知道不是巧合,可管她是与不是,定下来的事情都是父亲说了算,母亲再推拖也改变不了。”

    采月觉得赵归雁看得通透,知晓她心中有数,也就放了心,替她将锦被掖了掖,说:“那小姐安心睡吧。”

    赵归雁猜的不错,杨氏是在装病。

    她只是不忿,最后自己还是要把赵归雁归在名下。

    她一把将一支做工精美的碧玉簪砸在了地上,碎裂声响起,丫鬟慌张请罪:“夫人息怒。”

    杨妈妈也劝。

    杨氏深吸了一口气,道:“将屋子收拾一下吧。”

    丫鬟动作迅速的将碎片拾走,杨妈妈斟了一杯茶递给杨氏,杨氏厌厌接过,喝了一口,就扔在桌上。

    “这茶怎么不是今年的雨前龙井?”

    雨前龙井向来是她这个院子才能用的,她记得上个月刚进了一批好货,如今就给她喝陈茶?

    杨妈妈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老爷把那批新茶都送到五小姐院子里了。”

    杨氏一霎那拉下脸,用力地将茶盏扫落在地,“贱人!”

    杨妈妈叹了口气,没有阻拦。

    她知道夫人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憋着说不定还得憋出病来。

    实在是老爷现在全副心神都在赵归雁身上了,当年大小姐入宫也没见老爷这般重视。

    如今府里的好东西都紧着那边,弄得像是多受宠的娘娘一样伺候着,夫人自然怨恨。

    发泄了一通,杨氏想到自己的女儿,又掩着脸呜呜哭起来。

    “若是我的鸾儿在,她哪敢这样对我?我的鸾儿刚走,这府里的人就这样轻视怠慢我!”

    杨氏哭了一会儿,恨恨骂道:“那个烂了心肝的白眼狼,鸾儿当初待她不薄,她却恩将仇报。这还没入宫,老爷就稀罕成这样,这入了宫,我是不是要找根柱子撞死,以免碍了他们的眼?”

    杨妈妈听了一惊,说:“夫人,您说的这是什么话!老爷不过是想在五小姐入宫前卖个好,好让她入宫后对赵家多加照拂,他心里您还是他最敬重的发妻,您还是大少爷和三少爷的生母,五小姐是万万比不得的!”

    杨氏膝下育有两子一女,长子赵秀荣自小聪颖,深得赵清鸿喜爱,刚及冠就被定为了下一任荣国公。

    二子赵映卿年纪还小,却极为好武,早早地就被送进军营里历练,如今也做了个不大不小的校尉,前途不可限量。

    长女赵青鸾是皇后,如今虽然逝世了,可余威尚在。

    这三人都是她立足的根本,就算赵归雁当了皇后,她的地位依旧稳固。

    杨妈妈的话也是有道理的。

    杨氏想到自己的两个儿子,终于舒缓了下来,她冷笑了一声,说:“她当然比不得!她算是什么东西!就算赵归雁入宫了又如何,还不是要靠娘家兄弟?她一个空有美貌的小丫头,还真想着靠陛下的宠爱在皇宫里待一辈子?痴心妄想!等她在后宫孤立无援之时,就是我出这口恶气之日。”

    杨妈妈见她想通了,轻舒了一口气。

    她也是这么想的。

    外嫁女再如何,最后还不是要靠娘家?娘家才是底气,男人的宠爱能有几时?色衰爱弛,自古的道理。等五小姐在宫里吃了苦头,总该要来求夫人的。

    杨氏也不计较这些新茶了,只让杨妈妈换种茶,不再泡雨前龙井了。

    不过杨氏没高兴多久,夜间赵清鸿就过来泼了她的冷水。

    赵清鸿和同僚应酬完,回了府,就听到长随禀告说杨氏今日免了请安,拒见赵归雁,他顿时铁青了脸,一甩袖子就往福正院去。

    杨氏正在梳妆台前拆发髻,就看到赵清鸿疾步走进来,她起身相迎:“老爷,您回来了?”

    赵清鸿冷眼看了她一眼,没像往常一样笑着回应。

    杨氏眼珠子一转,就猜到了原因,她佯装不清楚,柔声问道:“您可要喝些醒酒茶?”

    赵清鸿径直走向上首的位置,撩袍坐下,任由杨氏忙前忙后,等醒酒茶端上来了,他喝了几口,散了些酒气,才开口。

    “听说你今日病了?”

    杨氏说:“就是清晨醒了头晕脑胀,请了大夫用了药就好多了。”

    赵清鸿抬起头,看着她:“好了就好,我也放心了,不过前些日子和你提的事情,你也要上心。。”

    杨氏眼眸闪了闪,不以为意。

    赵清鸿眼尖地看到了,沉声开口:“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把族谱的事情办好吧!”

    杨氏猛地抬起头,盯着赵清鸿,失声道:“这么快?”

    赵清鸿沉下脸。

    杨氏脸色微僵,很快调整好表情,强行解释:“这不是担心委屈了小五吗?过继是大事,这样匆忙不太好吧?”

    赵清鸿捻了一下胡须,道:“没两日陛下的旨意就要下来了,你这边拖拖拉拉定要耽误大事。相较于入宫,过继不是要紧的事,小五自会理解。况且这仪式越少人知道越好,这样小五身份才没人发现。”

    杨氏心思全在第一句话上了,紧接着问道:“过两日旨意就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