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章 山陵崩(八)(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品,而且是有些年头的孤品了,他都不曾见过,保存得很精心。

    “这是……”

    “听说这一套,现在能在菱阳河西换个大宅子。”屏退闲杂人等,陛下的语气缓了不少,“这是安阳前一阵托人寄回来的。我那四姐,年轻时最是骄纵任性,夺人之美的倒霉事没少干,现在想来,很不应该啊。东西给你夫人拿回去吧,四姐托我物归原主,再替她赔个不是。那海珠是她偶然在东海得的,自己稀罕得不行,一直没舍得镶,当做赔礼了。”

    哪有让皇帝赔不是的,天子永远正确。

    永宁侯不知他抽的什么疯,只好道:“陛下与长公主折煞贱内……”

    太明皇帝摆摆手,半带抱怨似的,他说道:“她寄回来的东西不止这一件,叫我挨个给她送……唉,这把年纪了,好多故人都不在世了,上哪送去?也是难为我。可有什么办法?她这一辈子,也就做小姑娘的时候快活过几年,临走想把念想安置了,我不能不答应。”

    永宁侯倏地一惊:什么意思?这话怎么听着怪不祥的。

    便见皇帝眯着昏花的眼,看向暖阁一角:“今日暖阁里那株好些年没动静的牡丹突然开了,你说世上哪有正月开的牡丹呢?我就知道啊……安阳肯定是走了,这是她回来看我一眼呢。”

    永宁侯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见果然有一盆牡丹开了花,在萧瑟的大座钟旁边不合时宜地鲜艳着。

    正好到了整点,座钟鸣钟报时,花团在钟声里轻颤,看得人无端心惊胆战。

    老皇帝老糊涂了似的,凝视着那牡丹,喃喃道:“你也选今天,跟二哥一起,是怕我老了,记不住那么多日子了吗?”

    永宁侯心里飞快地转念:听这意思,安阳长公主没了?可她一个半仙,离五衰还远着呢,在南矿上又没不用整天跟邪祟斗智斗勇……到底出了什么事?

    “陛下……”

    然而不等他问,老皇帝又打断他道:“对了,这几日贵妃身子不大爽利,你有空去瞧瞧她吧。”

    永宁侯道:“是,臣明日便让内子进宫给贵妃请安。陛下方才……”

    “我说你,没说你夫人。”

    永宁侯沉默片刻,恭恭敬敬地说道:“虽是亲兄妹,到底男女有别,也当避嫌。”

    瞧什么瞧,他又不是大夫。她少喝两口雪酿比什么不强?他进宫一次,除了跟她大眼瞪小眼,也无话好说,回头她一憋屈指不定又自己烂醉去,哪天喝成活死人拉倒。

    “这把年纪了,你避的是嫌吗。”老皇帝道,“奚正德啊,你这老东西……说实话吧,你是看见她就难受,就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我知道……谁不是呢?”

    永宁侯心里一跳,感觉话题在往危险的地方滑,安阳长公主到底出什么事了,怎么把老皇帝刺激成这样。

    就听皇帝说道:“这么多年,老三只跟你关系还不错,因为他也知道。”

    侯爷皱起眉:庄王殿下?他知道什么?

    “他知道你当年勾结了北历邪修,倾家荡产,打算叛国出逃,”太明皇帝一字一顿地说道,“宁可带着一家老小流亡北绝山,叫他胎死腹中,也不要躺在一个没出生的孩子用灵骨换来的荣华富贵上苟且。”

    永宁侯脸上瞬间一片空白。

    暖和里一时鸦雀无声,只有蒸汽暖炉和钟摆没眼色地聒噪不休。

    片刻后,永宁侯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膝盖,缓缓地在旁边跪了下去。

    “你那才是不声不响捅破天,现在这些小兔崽子们,一个个咋呼得欢,哪比得上你当年杀伐决断?”太明皇帝一摆手,“快起来吧,二十多年都过去了,我要想追究你还等现在?我当时……其实是想放你一马的。奚正德,你有种,干了我们几代人敢想不敢干的事。”

    永宁侯面无表情道:“臣惶恐。”

    太明皇帝“哈”了一声:“还真是外甥似舅,你那外甥被我揪出他狐狸尾巴的时候,跟你现在这德行一模一样。”

    永宁侯死猪不怕开水烫地盘算道:反正庄王翅膀硬了,奚平现在在玄隐内门、司命门下,老皇帝还能挑现在这时候秋后算账吗?哪怕皇帝老儿吃错药了,也只能跟他一个人算账,他不信皇帝敢闹大,株连他全家。

    既然这样,侯爷没再怕的,连敷衍的认罪和狡辩都懒得想词,干脆遵圣命平身,还给自己倒了杯酒。

    太明皇帝果然没怪他失礼,轻叹口气,还很遗憾似的说道:“结果居然是紫衣临阵退缩,为这,你二十多年没单独跟她说过一句话吧?哎,你怎么自己喝上了,给我满上。”

    永宁侯依言给他倒了一杯,太明皇帝端起来一饮而尽,低声道:“别怪她了,她不是软弱,是那会儿刚好月份到了,宫里的半仙秘医告诉她,她这孩子不单身负灵骨,还恰好生了顶级的灵感,开眼便如半仙……那不是凡人之躯受得了的,不取走一样,恐怕留不住。”

    永宁侯这回可是结结实实地吃了一惊:“什么?!”

    “她从来没告诉过你,对不对?”

    “她为什么……”

    要是为了保孩子,那这事肯定得另当别论,奚紫衣是个什么没嘴的葫芦成的精吗,别的不说,这也能瞒着?

    太明皇帝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告诉你了,你会怎样?”

    侯爷略一怔,思量片刻,随后坦然道:“仍是依计。孩子能保就保,保不住也是他投错了胎,胎里带病的孩子养不活,不也是顺应自然么。再说这边有秘法,北边也未必没有会取灵骨的高手。长大了能入道就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