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渣后我嫁给一个和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2章 伍拾贰 念你如骨,深入膏肓(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仲夏之际十里荷香, 树梢上偶有嘶嘶蜩鸣响起,天越发的热了。

    观景亭中,秦漪端坐在石凳上, 夏风不似春时那般轻柔,反平添了几分燥热, 她晃了晃团扇,可惜并不起半点作用。

    反观坐在栏杆踏板上的乌则钰, 此时他正眯着眼晒太阳, 暖阳照在他身上, 那张素来苍白不见血色的脸看着越发脆薄, 如精致的琉璃盏似的。

    大热的天,他身上还裹着半条织锦毯子,旁人都恨不得躲在阴凉地里, 唯独他偏要暴露在日头下, 待晒得舒服了嘴角便微微扬起。

    “心静自然凉,云凰姑娘,你可是犯相思病了?怎这般坐立难安。”

    他整个人倚靠在栏杆上,后背垫着软和的迎枕,不过几日未见,反倒变得越发娇气了。

    “若我像你这般悠闲倒也不必愁眉苦脸了。”

    秦漪支着下巴望向莲池,初绽的荷花亭亭玉立高洁傲岸, 与平静无澜的水面织成一幅浓淡相宜的画卷。

    她的幽怨引得乌则钰低笑一声,他掀开眼皮略有些费力地抬动麻了大半边的身子, 巴柘见状想要上前帮把手却被他止住。

    也是这个时候, 一小厮匆匆走来,将一张字迹潦草的笺纸递向秦漪,禀道:“云凰姑娘, 那女子招了,这是口供,已让她签字画押。”

    秦漪笑容凝住,半天也未去接,直到如今,她仍未做好准备去面对真相。

    “该来的总会来,你所做一切不正是为了今天吗。”

    乌则钰似笑非笑,一只手伸到亭外,修长纤细的手指微微转动,仿佛在试着触摸太阳。

    秦漪深吸一口气,抬手将口供那来,心口越跳越快,待一目十行看完时已木在原地。

    她落在纸上的手渐渐收紧,笺纸瞬间被攥出几道褶皱来,许久,她强装镇定将纸折好递回去,沉声嘱咐道:“即刻派人送去大理寺少卿宋景然那。”

    “是!”

    见她脸上阴晴不定寒气凛然,乌则钰漫不经心地问道:“事情有眉目了?”

    “八九不离十。”

    乌则钰轻叹了口气,没头没脑地感慨一句:“世人皆惧怕鬼怪,殊不知这世上比鬼更可怕的,却是人心。”

    秦漪陷入沉思并未接话,不久后他又问道:“听说昨日你被请到宫里喝茶了?”

    “乌少主的消息倒是很灵通。”

    “可有人为难你。”

    “为难与否都已不重要,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她这会儿脑子里一片混乱,压根没有多余的心思跟他攀谈,乌则钰觉出无趣,忽而又想起昨日听到的一件事来。

    “昨日晌午晋王府可热闹了。”

    “此话怎讲?”

    “你们靖安公主带了几个女子去晋王府,不料后来竟都被王府的人赶了出去。”他垂着眼睛轻轻一笑,“看来晋王果真守身如玉冷性自持。”

    秦漪长叹口气,遥望天际,“乌少主确实清闲,竟连这些琐事都知道。”

    “琐事?”他轻哼一声,“事关贵国皇子相争,这可无论如何都不是小事。”

    看来此人将靖安朝局看得十分通透,想来这便是商人天生的特性。

    忽见他掩唇低咳几声,巴柘忙从怀里取出个瓷瓶,从里头倒出几粒乌色药丸让他服下。

    秦漪明显发现,他的身子一如不如一日,精气神也越发不好了。

    “木娅说你每日都得喝药,为何病情一直不见好转?”

    “我这病,又岂是那么好治的。”

    他顺了口气苦笑道,缓了会儿后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来。

    “你猜的果然没错,宣平侯府秦夫人近来确是遇到了难处。”

    他起身将信放到石桌上,而后便又巴柘搀扶着朝外走去,那略显孱弱的身影仿佛随时都要倒下,待快要上岸时又忽而停下来。

    “几日不见,这池里的鱼竟长这么大了,巴柘,咱们也该收网了。”

    直到那两道身影从视野消失秦漪才收回视线,她发现,她对这个人果真半点也不了解。

    华清殿中一片寂静,端坐高台上的承德帝半阖着眸子,对跪在大殿中的人视若无睹。

    “儿臣恳请父皇日后莫再为难云凰。”

    观南双膝着地叩拜道,他行的是君臣之礼。

    承德帝轻哼了声,掀开眼皮瞥他一眼

    “寡人还未问你,你倒先找寡人问责来了?”

    “听说你昨日当着众人的面说那女子是你认定的晋王妃,可有此事?”

    “所言不假。”观南朗声回答,未有丝毫犹豫。

    承德帝隔空凝望片刻,颇感无奈地叹了口气,“你这脾性真跟你母妃一样倔,认准了什么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见事有转机,观南挺直腰背问道:“父皇既然明白儿臣的心意,又何必还执意拆散我二人?”

    承德帝拿起手边奏折随意翻看两下,低声道:“先不说她是个嫁过人的,阙凤,你与那女子相识不过半载,怎就清楚她心思如何?”

    观南眉头一皱,欲要开口:“父皇……”

    “此事日后再议。”承德帝抬手打断,“你如今岁数不小了,再过两月寡人便命人着手准备替你择晋王妃一事。”

    观南神色不挠坚定道:“儿臣已答应云凰,此生非她不娶,惟她不二。”

    “父皇曾告诉过儿臣,您与母妃两情相悦忠贞不渝,即便母后离世多年您也依旧思念着她,儿臣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