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人腰(重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5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只一下,直通心窍。

    贺瑶清原不过是带了一点微微的撒痴之意, 不想言讫,李云辞眸中的神色倏地便认真起来,忙将她的手握在掌心, 煞有其事地拨开一根一根的指尖细细瞧着。

    “何时?怎的我竟不知?”

    见状,贺瑶清只任由他掌心的薄茧硌在她手背之上刺麻不已,却也不缩回。

    他手掌宽大有力, 就这般小心翼翼地包着她的,只教她下意识便生出莫名的心满意足之感来, 又不舍他那般心疼于她, 便软了声线道。

    “都多久了, 哪里还有什么伤口在……便是那日, 你去寻雁堂寻我说你要来金陵的那日……”

    “我原在绣着花样, 冷不防底下人唤,一时不及应, 便被戳了指尖……”

    闻言,李云辞几不可闻的一叹, 遂缓缓托起她的手,轻轻在一根根指尖上头唿着气, 霎时, 一股炽热的暖流顺着她的指尖划过她的心口。

    只一下,直通心窍。

    贺瑶清不经意想到从前在雍州王府浴房之时, 原便是这样的酥麻之感,不禁软了心头, 正这时,复听到李云辞启唇道。

    “我想起来了,便是那日你让我试衣衫那一回,我亦被绣花针扎了的。”

    言罢, 又顿了顿,掀了眼帘望着贺瑶清,唇边似笑非笑,揶揄着,“我瞧着哪里是一时不及应,分明是在想我,便走了神……”

    “原你在那时便对我心心念念……是也不是?”

    闻言,贺瑶清眉头一蹙,倏地便从李云辞手中将一双柔荑收了回来,连连道,“不是不是,自然不是,哪个想你!”

    说罢,复拿了置于桌上的帕子挑了针线又走起了针线,再不理身侧的李云辞。

    李云辞唇角的笑意更深,也不逗弄,只默不作声得瞧着那细如蚕丝的一根丝线在贺瑶清手中穿梭不止,遂缓缓启了唇。

    “若得闲,不若给我绣一个?”

    “嗯?你要绣什么?”贺瑶清手中针线一顿,侧过身仰面望着李云辞。

    李云辞默了默,“香囊罢。”

    闻言,贺瑶清视线往下地望着李云辞向来空空如也的腰带,一时不明所以,原也不曾见过他用过什么香囊啊,只他既这般说了,横竖她亦是闲着,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遂一本正经地问着。

    “你想要什么花样?内里想要放什么甘草?”

    不想李云辞倒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只道不拘什么都可以的。

    待见着贺瑶清应了,便转身复往案几那头拿起地图坐着了。

    只视线虽在地图上头,余光却不停得瞧着偷偷得望着贺瑶清放下手中先头正绣着的花样,遂挑了底布,随即正经拿了呌划粉在底布上头细细画着花样,再瞧着那块底布与从前送给他的那一枚香囊颜色竟一般无二,才安心落意得低了头。

    屋外月影婆娑,院中树条渐萧疏,风过塘摇。

    月光映着瑶塘波澜的湖水,将青白的院墙上头置了一层深深浅浅的辉白。

    正这时,那高高的院墙黛瓦外头想起一队人马守夜换班的隐隐约约脚步声,因着身穿甲胄,故而饶李云辞的书房离府外很远,还是能听到一二。

    二人蓦得抬了头,四目相对,也不曾言语,不过一瞬,便又低下头。

    那是圣上派遣在王府周围,以保障王府安全的。

    话是这般说,内里究竟何意,谁会不知晓呢?

    李云辞垂首,听着外头换了班噤了声,现下耳畔只余夜风吹过细窄的假山凹洞继而发出的呜呜之声,遂眼眸微动,复望着不远处正伏案就着烛火穿针引线之人,心下已然有了计较。

    圣上想来不达目的不会罢休,兵权不至,不会放他走。

    原他于大历朝忠心耿耿,可倘或要将兵权交至一个勾结突厥罔顾百姓性命之人的手中,自然是万万不得应。

    既如此,坐以待毙自然不行,可在开诚布公之前,他还需确认一件事……

    ……

    这日,卯时末。

    因着入了冬,日光便不似前阵子那般金灿灿,许是眼下时辰尚早,高高的宫墙外只一缕淡得几乎瞧不见得淡金色,瞧着慵懒无比,无所精神得落在空旷的殿内,映着足下的砖石。

    殿内八根缠龙抱柱矗立,四角青铜仕女跪灯上头还燃着莹莹的烛火,李云辞正与众位大臣在殿内候着圣上,却不见蔺璟。

    众位大臣四下交谈,才知蔺大人近日身子有恙,躺在家中上不得朝。

    待过了良久,日头已然高悬,才见圣上微微垂着首由内侍监搀扶着现身。

    却瞧着精神略有一些恍惚的模样,众人跪地叩首。

    约莫小半个时辰,内侍监只道退朝,众大臣四散而去。

    李云辞却上前一步只道有事禀。

    圣上眼帘微阖,见状,朝内侍监抬了下巴示意,便起身入内殿了。

    李云辞便随内侍监绕至内殿,圣上正在案几旁坐着,一手肘撑在案几之上,微微敛着眉头,抬手跨指抚着额头,似是略有疲累。

    李云辞看在眼里,想起前几日贺瑶清所说的金丹之言,便不动声色地上前一步行礼。

    圣上气息微喘,“是有何事要禀?”

    闻言,李云辞顿首,只道眼下突厥蠢蠢欲动,怕是有异,故而来请辞。

    圣上听罢,倒似半点讶异都无,只挑了眉眼,继而眼帘微掀,迷蒙着双眼望着李云辞,“从前你父亲在时,你也曾跟着来金陵述过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