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夺媚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三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33

    云破月来, 光影透窗,斑驳莹亮。

    林昀熹手里抓着薄衾, 一时间拿捏不准,该遮住羞红的脸,还是挡住单薄寝衣。

    与宋思锐于幽暗中眼神相触, 她突然心跳如擂鼓——他方才……没亲她吧?

    可这话无论如何也问不出口。

    抿了抿唇,她愠道:“你、你怎么在这儿?”

    宋思锐笑中带恼:“怕父亲为难你,又怕一鸣兄抵挡不住,我连夜赶回。”

    “我是说……你怎么又跑我房里!想干坏事?”

    “上回你睡得跟死猪一样, 我外裳脱了也没干什么……”

    “你才像死猪!”

    “好吧, 我像死猪一样,抱着像死猪一样的你。”

    “你还抱、抱我……睡了?”她杏眸圆睁。

    宋思锐咧嘴笑道:“昀熹,你现在才追究半个月前的事, 未免太晚了些。”

    她记起他曾说过“没干嘛, 抱抱”, 如今后知后觉,兴许抱的不止是一下……而是一整夜!

    人如石化。

    “没事吧?你适才不停蹬床是何意?”他伸手覆向她的额,“有点烫?可有不舒服?”

    林昀熹顿时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不舒服了。

    “我瞅瞅……”

    他吹亮火折子,点燃油灯,挪至床边圆凳上。

    林昀熹却只注意他削薄精巧的嘴唇。

    色泽呈丹, 形状刚柔相辅, 微微带点干,反而让人滋生试图抚平的念头。

    宋思锐被她眼里久违的温柔娇羞所惑,唇角轻勾, 悄悄凑向檀唇。

    静夜无声,投在墙上的两道人影渐移渐近。

    当呼吸交融,鼻尖轻触,将林昀熹从如梦如幻的恍惚中拉回。

    她惊羞之下扭头而避:“离我远一点!”

    宋思锐满腔柔情散了大半,微带委屈:“大老远跑回来……水都没喝上一口,还要被你吼。昀熹,你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凶?”

    林昀熹往后一缩,心砰砰乱跳——梦中人与他越来越相似,因而她不自觉地强硬了?

    “我刚醒就被三公子吓到……你若不逾矩,我、我自会恭恭敬敬的。”

    宋思锐凝视她片晌,叹道:“我宁愿你凶一点,别见外。”

    说罢,以袖风灭掉灯火,转身出房,轻轻掩上房门。

    遥想相识相知十载,海岛淳朴民风,他们常有彻夜相伴的时光。

    无关风月,只涉温情。

    他待她千依百顺,耐心等待她成长,自身也不懈努力,蜕变成她身边最优秀的青年。

    最大胆的莫过于在十九岁那年,借“战胜”之机吻了她。

    毫不意外,遭她狂追一路,暴打一顿……

    又于新的温存中反受为攻,趴在上方,亲到潮汐打湿鞋袜,才挽手坐到巨石上看海。

    那时,他对漫天星辰立誓要娶她为妻,而她以浅浅一吻回应。

    他们一贯亲近,在外人前仍与平常无异;私下相处,偶有情难自制,亦不致逾越雷池。

    无意中发现,儿时那场小小打闹,害她后颈下方留有疤痕,他煞费苦心,给她纹了一朵红莲,以作遮盖。

    无忧无虑的日子将持续了大半年。

    次年初夏,老岛主和隐姓埋名的无上皇夫妇离岛西行;昀熹行完成年礼,换上绣银青羽衣,正式接管东海七十二岛,成为二十万岛民的新领主。

    当任命众人时,大师兄沈星长名为争夺全岛兵卫总指挥一职,提出与宋思锐决斗,却不慎被他削断一臂。

    此事引发师门众怒。

    当宋思锐宣国皇族身份被揭露,岛民质疑他处心积虑,欲以联姻方式,为朝廷谋取东海七十二岛的管辖权,更是气愤填膺。

    这次,昀熹没护他。

    她恨他对同门师兄下手太狠,且甜言蜜语瞒骗了她十年,怒而剥夺他东三环岛的岛主之位,并扬言将他逐出七十二岛,等爷爷归来再作定夺。

    可老爷子行踪不定,没准要去个一年半载。

    宋思锐苦苦相劝,最终,昀熹承诺三个月后给他答覆。

    他愤懑、冤屈且悲怆。

    于他而言,长陵岛才是他的家。

    明明已决定相守一生,为何她会在关键时刻受人挑唆,选择放弃他?

    是单纯年轻气盛,抑或他在她心中没想像中重要?

    他独自在东海延岸等待秦老岛主归来,结果等来却是自家兄长遇险的消息。

    来不及亲自折返回长陵岛,他留下两封书信,托人分别转交给昀熹和傅千凝,随即快马加鞭急赶回京。

    他至今搞不懂,昀熹是从何时起紧随他身后,又因何而消失。

    再会时,她成了记忆全无、柔弱可欺的落难千金。

    强弱倒转,激起他隐藏多时的强势与霸道。

    ···

    自宋思锐离开,林昀熹裹着被衾滚来滚去,始终无法入眠。

    梦中傅小哥哥行为太过刺激,三公子又险些应验梦内场景,使得她羞惭中夹杂不自知的兴奋。

    时而叹气,时而偷笑,颠倒不已。

    房内薄香幽淡,绵绵夹着甜,她迷迷懵懵中无从细辨,源自幻觉或宋思锐衣袍遗留的熏香。

    直到天色微明,晨曦破窗,描摹高几的花瓶,她才惊觉瓶中插着两枝初绽红莲。

    亭亭而立,娇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