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踹了渣夫后她宠冠六宫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4章 亲王 “罢了,许是朕做的还不够,所以……(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被武安侯如此嘲讽, 嘉阳长公主更是气急,扬手便要朝武安侯打去。

    可没想到,武安侯却一把抓了她的手, 嘲讽道:“往日里你仗着自己公主的身份,从不把我这当驸马的放在眼中。可我今日便把话撂在这里, 你日后若再这样行事由着性子来, 在我面前放肆,便别怪我不给你脸面!”

    武安侯说完, 一把便把嘉阳长公主摔在了地上,怒气冲冲的离开了。

    看着武安侯离去的背影, 嘉阳长公主竟然觉着有一瞬间的恍惚。

    她甚至以为自己在梦境中,否则,武安侯何以敢这样对自己。

    而且,母后一直最是宠自己的, 不可能真的下了这样的懿旨的。

    一旁, 薛嬷嬷看着嘉阳长公主这般狼狈,叹息一声, 上前扶了嘉阳长公主道:“殿下,太后娘娘这么做, 该也是无奈之举。您该体谅太后娘娘的苦衷的。”

    那日在御花园,侍奉嘉阳长公主身边的楚嬷嬷被杖毙后, 姜太后便指了薛嬷嬷近身侍奉嘉阳长公主,所以与其说她是嘉阳长公主的人,不如说她是太后的人。

    对于这点,嘉阳长公主又怎能不明白,所以听着她这番话,她一把就推开了她的手, 自嘲道:“嬷嬷是在教训本殿下吗?可本殿下要告诉你,你即便原先是母后身边伺候的人,也休得在我面前放肆,更别以为有母后做倚仗,你便能把我不放在眼中。”

    都这个时候了,嘉阳长公主竟还在意这个,薛嬷嬷瞧着,只暗暗摇头。

    见薛嬷嬷没再说话,嘉阳长公主恨恨道:“我断然不会真的忍了这委屈的,那徐氏,敢给我今日之辱,那我便让她看看,她得罪我的代价是什么。”

    说完,嘉阳长公主一步步逼近薛嬷嬷道:“嬷嬷,我若没记错,你这些年虽侍奉母后身边,可在宫外还是有个侄儿的。所以嬷嬷最好乖乖听我的话,否则,我别的做不了,让你那侄儿至此从这个世界消失,却是可以的。”

    薛嬷嬷断没有想到嘉阳长公主竟然会拿这个威胁自己,她如何能不怕,噗通便跪在了地上,声音颤抖道:“殿下,奴婢对您怎敢不忠心。”

    见她尚知害怕,嘉阳长公主眼中闪过一丝讽刺,开口道:“忠心可不是你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我呢,交予你一件事情,你若办漂亮了,那我必不会再怀疑你的忠心,而且还会重重有赏。”

    而等薛嬷嬷听嘉阳长公主说,竟要让她安排人绑了淳妃娘娘那胞弟,更让人直接打断他的腿时,她吓的更是脸色苍白。

    见她吓破胆的样子,嘉阳长公主却是咬牙切齿道:“那徐氏就这么一个胞弟,我就不信了,她能丝毫不心疼这胞弟。我便要借此给她上一课,她得罪了本殿下,让本殿下受了如此大的羞辱,是要付出代价的。”

    镇国公府

    朝堂上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如何能瞒得过镇国公老夫人的耳朵。

    想到那护国公竟那么不要脸,朝堂上把自己孙儿推出去,和那徐氏再一次有了牵扯,镇国公老夫人气都要气死了。

    “母亲,这可怎么办?我原就担心皇上会因着徐氏的缘故,自此不再重用行儿。可现在倒好,怕什么来什么,护国公今日闹出来的事情,只怕皇上日后不会在特意栽培行儿了。”

    这些年来,镇国公府虽靠着昭贵妃得了满门的荣宠,可除了这个,还不就是靠着裴令行的战功。

    所以,高氏如何能不怕儿子失了帝心。

    若皇上不再倚重儿子,那日后镇国公府的门楣还能靠谁来撑着。

    镇国公老夫人身子落了残疾,本就心情不好,这会儿,听着高氏的话,就更郁闷了。

    只听她咬牙切齿道:“早知今日,当初说什么也不让那小贱人过门的。如今惹出这一桩桩的事情,当真是个扫把星。”

    镇国公老夫人的话才说完,却见门口有丫鬟回禀:“老夫人,世子爷回来了。”

    丫鬟的话才说完,便见裴令行走进门来。

    待裴令行给镇国公老夫人请了安,没等高氏关切的话说出口,却听裴令行一字一顿道:“祖母,母亲,事情发展到今日这般地步,都是孙儿的错,是孙儿先对不起……”

    说到这,裴令行眼中更是落寞。

    如今,他竟是唤徐琼一声琼儿都不成了,她如今已成了皇上的淳妃,他这么唤她,便是僭越了。

    高氏显然也注意到了儿子的顾忌,心里愈发不是滋味了。

    可她还是忍不住抱怨道:“我看她便是故意报复与你,否则,她便是再嫁,也不该和皇上有了牵扯的。这般蛇蝎心肠的女人,娘告诉你,你再不可对她有任何的留恋了。”

    说完,高氏又把自己找了媒人往内阁次辅曹家去说亲的事情说给了儿子。

    当然,还有这两日便接了徐妙和那两个孩子入府的事情。

    听母亲提及往曹家去提亲时,裴令行倒也神色如常。

    可听到徐妙这两个字,裴令行的眸子中尽是淡漠。

    高氏如何能不心疼儿子,这好端端的,儿子竟要被人指指点点,后宅更是不宁。

    之前她还打算着借着曹家姑娘过门,让徐氏自惭形秽,可如今,徐氏成了宫里的淳妃娘娘,再是得意不过,她也只有自取其辱的份。

    可这番话,她也只藏在心里,不好惹了儿子烦心。

    所以,最后她只叮嘱儿子道:“曹氏过了门,你便和她好好过日子,诞下嫡子,等时间久了,也就不会再有人借着淳妃娘娘的事情对你指指点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