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踹了渣夫后她宠冠六宫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1章 惊扰 “朕召你入宫,不过是想告诉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嘉阳长公主见母后这意思便是让自己生生忍了这委屈, 顿时又恨又恼。

    可没等她再闹腾,姜太后便让人送了嘉阳长公主出宫去。

    等到嘉阳长公主离开,姜太后重重叹息一声, 久久未有言语。

    倒是一旁的窦嬷嬷,小心翼翼开口道:“娘娘, 奴婢多嘴一句, 这即便皇上真有此意,您毕竟是他的嫡母, 何必让殿下受了这样的委屈呢?便是您不点头,皇上还能真和您僵持不下, 硬把这显阳宫给徐氏去住不成?”

    姜太后听着,冷冷道:“你当哀家是怕他,哀家既已同意徐氏入宫,便是想让天下人看看, 他是如何私德有亏。如今, 若再出了这显阳宫的事情,天下人, 会如何诟病他。哀家倒要看看,他能得了什么好。”

    窦嬷嬷听着, 也没敢再多说什么。

    却说嘉阳长公主前脚刚出了宫,后脚, 内务府总管便差人往显阳宫去收拾了。

    而这事情,如何能瞒得过六宫妃嫔。

    一时间,众妃嫔再一次给震惊住了。

    皇上册封徐氏为淳妃也罢了,竟还选了这显阳宫作为淳妃的寝宫。

    这得多大的恩宠啊。

    要知道这显阳宫可是太后娘娘留给嘉阳长公主的,可皇上却丝毫不顾及这个,愣要逼了嘉阳长公主腾地方给徐氏。

    昭贵妃想到皇上竟如此给徐氏体面, 莫名的竟是身子打了个寒颤。

    长庆宫里,熹妃不自觉也有些羡慕嫉妒恨,不过,想到昭贵妃如今才是那最难受的人,加上皇上这样的举动,姜太后姑侄也是失了颜面,她到底还是乐的看戏的。

    别院这边,原本徐琼以为皇上用完午膳之后,该会直接回宫去。

    可没想到,承宁帝却牵着她的手,在后花园散起步来。

    徐琼虽已侍寝过,可像眼前这样,如寻常夫妻一般的情景,她还是不觉有些紧张。

    似是发觉了她的紧张,承宁帝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发,笑道:“你可知,朕特意选了显阳宫作了你的寝宫。”

    显阳宫?

    听着这三个字,徐琼直接就愣住了。

    这谁人不知,显阳宫是嘉阳长公主的寝宫,更因着太后娘娘的宠爱,即便嘉阳长公主已经出嫁,这显阳宫还一直给她留着。

    可如今,皇上竟要把这显阳宫给了自己。

    饶是徐琼知道皇上和姜太后母子失和,闻着这消息时,还是有些吓到了。

    见她眼中的不安,承宁帝温柔的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当初答应朕入宫时,一副胆大的样子,怎的,这会儿知道怕了?”

    徐琼自然是怕的,可她却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所以,她也只装作委屈道:“皇上这样给臣妾拉仇恨,到时候可得护着臣妾的。”

    徐琼没意识到的是,她此刻虽是装作委屈,却多少有些撒娇的味道。

    承宁帝何曾见过这样的她,当下没忍住笑了出来,笑着允诺道:“朕自会护着你的。”

    看皇上眼中宠溺的味道,徐琼这才后知后觉,自己方才的语气有些撒娇的意味,不觉更是红了脸。

    也因着自己这异于寻常的举动,直至这日承宁帝离开,徐琼都感觉脸颊热热的。

    很快便到了第二天,不过一夜的功夫,皇上把显阳宫作为徐琼寝宫的事情便传遍了各世家大族。

    侍郎府

    钱氏闻着这消息,愈发是急了。

    徐琼得了如此大的恩宠,如今只会更惹眼。可也因着这原因,若徐琼就这么住在小汤山别院,之后便直接入宫去,侍郎府怕是要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徐鹤年又何不急,这分明皇上这样的盛宠,对于徐家来说可谓是阖府的荣耀,偏徐琼性子这般执拗,不肯低头。

    想到如今这一切都是拜钱氏所赐,徐鹤年看着钱氏的目光便愈发冷了。

    钱氏这会儿也几乎要落下泪来,可眼下,她便是哭死过去,也无济于事的。

    所以,她只能强忍着泪水,对着徐鹤年道:“老爷,妾身想着让璞哥儿往小汤山一趟。”

    说着,她顿了顿,似是有几分犹豫又道:“若再不行,不如让老夫人也前去劝劝。老夫人毕竟是她的亲祖母,这便是碍着孝道,她还能把人拒之门外不成?”

    徐鹤年听着,也觉着如今只能这样了。

    可没等他往老夫人院里去,没让人叫了儿子从书院回来,便见管事宁伯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大人,刚刚宫里差人来传话,说是皇上召大人往宫里去一趟。”

    什么?

    徐鹤年如今虽是户部侍郎,可之前并未得过皇上私底下的召见的。所以,闻着这消息,他直接便想着是皇上爱屋及乌,准备倚重他。

    这样想着,徐鹤年忙让钱氏帮他朝上朝服,匆匆就往宫里去了。

    等他入了宫,被内侍引进东暖阁,他只感觉自己的心都在噗通噗通跳个不停,“微臣恭请皇上圣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可等到徐鹤年请安足足有一会儿了,徐鹤年还未听到皇上叫他起来。

    一时间,他额头上已经满是冷汗。

    可他又哪里敢说什么,只愈发小心翼翼,低垂着头,一副恭顺的样子。

    时间又不知过去多久,终于承宁帝放下手中的折子,看着他道:“若朕未记错,爱卿是乾平十三年的状元?”

    听着这话,徐鹤年忙紧张道:“回禀皇上,微臣确实是乾平十三年得了状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