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系统靠白莲花宿主躺赢了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章 莫名其妙成网红(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

    “【这个小哥哥的颜值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眼睛也太好看了吧!”】

    【“小哥哥的腰不是腰,是要我小命的春/药”】

    【“两个小时了,还没人找到他的所有名字吗?”】

    【“我好像在医院见过这个小帅哥,让我想想……”】

    除了秦昭粉丝趁机安利空瓶,大部分都是热情的路人粉丝对于楚斯年的议论和好奇。不久,有人po出了楚斯年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官网的个人简历。

    不到一天的功夫,评论数量一下陡然上升到四万多条。

    楚斯年早上刚上班,一个年轻女孩就兴冲冲地推门进来,探头探脑问道:

    “请问是楚斯年医生吗?”

    楚斯年点点头,接过女孩手中的挂号单,又扫了一眼一下电脑上的挂号信息:“请问你哪里不舒服?”

    他的声音朗朗如珠玉,口气也温柔客气。女孩抬眸正遇上楚斯年的目光,不禁心错跳一拍。她是顺着微博热搜里的信息找到这里来的,作为资深腐女,她的确被那偷拍图里强烈的cp感萌到了,但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强烈的好奇心。长得这么好看,为什么不当明星,而要苦哈哈的读医学博士呢?没准就是个媒体炒作的照骗吧!

    然而和楚斯年对视的那一瞬,女孩所有的疑虑都一扫而光。

    没错,就是照骗——那几张偷拍图的拍照技术也太差了。简直只照出了这医生颜值的十分之一!!

    楚斯年却全然不知女孩的心理活动,只道是她没听清楚,于是摘了口罩,用黑白分明的眼睛认真而关切地看着她:“你哪里不舒服?”

    原本还挺大方的女孩被楚斯年这么一看,脸刷地红了,竟有些扭捏道:“那个……楚医生,我特别喜欢你,能和你拍张照吗?”

    楚斯年:……

    说来也奇怪,从昨天到现在,挂号到他诊室的人都比往日要多些,还都是这些十几二十岁的年轻女孩。这已经是第十几个了,一问她们的症状,都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却都红着脸想要和他合影。

    楚斯年扶了扶眼镜:“不好意思,我是医生,工作时间不能做与问诊治疗无关的事。”

    女孩迟疑了一下,一狠心,厚着脸把早已准备好的,准备调戏医生的土味情话一股脑倒出来:“可是……可是我心里不舒服,需要和你的合照签名才能治好!”

    说完这句,女孩简直羞地想一头撞死了。可是看着楚斯年的眼睛,她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楚斯年有点无奈看着女孩,耳朵尖也有点红了:“我这里是骨科。如果真的心脏不舒服,你要去三楼的心脏内科拍照。”

    一上午,又一连打发了这样几个完全没病找病年轻女孩。楚斯年有些无奈了。

    现在的小姑娘都是怎么回事,过年太闲了也不能来医院找乐子,占用公共资源,耽误那些真正的病人问诊。

    忙忙碌碌一上午,接诊、查房完毕已经到了中午一点。楚斯年顾不上吃饭,一下班就急匆匆直奔住院部四楼的特护病房。

    特护病房中,一位四十多岁的女人紧闭双眼,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她带着CMV呼吸机面罩,眉头皱得很紧,日复一日的病魔折磨,让她的颧骨高高地耸立着,头发也染上了霜雪。唯有那苍白的面颊和长长的眼睫间,还残存着这女人曾经美貌的痕迹,颤颤巍巍似乎顷刻就能因生命的终结而消散。

    两天前,因为见习护士的疏忽,女人本就不堪一击身体又染上了肺部感染。眼下可疑的青黑色,和苍白的嘴唇,表明她现在正处于极为凶险的病情阶段。

    楚斯年弯下腰探了探女人的体温,然后细心地帮女人掖好被角。他的目光从女人的面颊一点一点踱过去。

    十几年前的惨痛回忆再次袭来,楚斯年紧紧抿住了唇。

    门外渐渐有了喧闹,查房的小护士碰了面,叽叽喳喳聊天。

    “听说5床的病人肺部感染了?好家伙,楚医生摊上这,又得烧钱了,真是倒霉。”

    “也不知道楚医生怎么想的,那女的不是他养母吗,干嘛费那么多心,亲生的都没他这么孝顺的。”

    “哎哟哟,怎么,心疼人家啦?心疼就嫁过去呀!”

    “瞎说。挣的钱全摊在一植物人身上,嫁过去,扶贫呀?”

    “哟,是谁当初第一眼见到楚医生就被迷得七荤八素的?”

    “谁不看脸呢。你瞧见这两天的热搜没,楚医生可火了……”

    “我看到了!嘿你别说……”

    病房的门一下被打开,楚斯年穿着白大褂站在门口。靠在墙边聊天的两个小护士被吓了一跳,脸齐刷刷地红了。

    其中一个小护士做贼心虚般地撩了撩头发,小声说:“咳,那个……楚医生,李副院刚刚找你呢。”

    办公室里,矮胖矮胖的李副院长正拎着紫砂茶壶倒茶。他把冒着热气的茶杯推到楚斯年面前,笑眯眯道:“这普洱不错,尝尝?”

    楚斯年并不接茶,只冷着脸道:“李副院长,上次捐款的事情我以为我解释清楚了。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可以继续解释。实在不必再兴师动众,把病人大老远叫过来证明。”

    两个月前,楚斯年接诊了一名股骨头坏死的患者。患者来自贫困农村,是家里唯一的劳力,妻子患有慢性病,孩子才不过半岁,家里早已被疾病和贫穷拖得揭不开锅。手术刻不容缓,可高昂的费用却把这一家人堵在了生门之外。这家人不是没有求救,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