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的王院长就觉得: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也是最梦幻的一。
其实在考古界看来, “传国玉玺”是个多义词。李世民、朱元璋、甚至乾隆皇帝都给自己刻过传国玉玺。分别称为:唐传传国玉玺、明传传国玉玺、和乾隆田黄三连玺。
如今,除了乾隆款的田黄三连玺还在博物馆里保管着(由末代皇帝溥仪捐献给故宫。)其余的两方传国玉玺,均消失于汤汤的历史潮流当中。
但这些秦以后仿造的传国玉玺都是赝品, 正宗的传国玉玺, 始终只有那方李斯刻的秦传国玉玺。这一枚玉玺,已经消失了整整一千多年。谁也无法查证它的下落。
来陆家之前, 王院长特地给何咏雪打了个电话, 再三问道:“是哪一朝的传国玉玺?”
他心想顶多答一个“唐朝传国玉玺”——那也是足以震惊世界,相当了不得的一级文物了!
但何咏雪斩钉截铁道:“受命于,既寿永昌——就是那一方秦朝传国玉玺。”
王院长:“”
他是不是在做梦?秦朝的玉玺居然现世了?!
但何咏雪的名头摆在那里, 她本人就是中国最好的鉴定专家,让他不得不去相信这个马行空般的事实。
只不过, 玉玺出世的消息实在太过于重大, 王院长当即决定:先考察清楚东西的真伪再说。
所以这次来陆家鉴定传国玉玺, 王院长几乎团建了故宫最顶尖的文物专家团队。其中包括十几个文物研究员,十几个文物修复师, 个顶个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专家。
一大早,何咏雪就接待了这支专家团队,林蓉站在一旁陪同接见。鉴定的过程和之前一样——专家们轮流上阵,想尽办法查找这方玉玺上作伪的痕迹。
结果他们都发现:哪里有什么作伪的痕迹?!看看这苍老的包浆,莹润了整个玉玺表面,泛出宁静的岁月光辉。
最后,故宫的专家们都认同一个结果——这传国玉玺没有任何赝品作伪的痕迹。好像就是真品?!
与此同时, 王院长还接到了一通电话, 是新疆博物馆那边打来的——他们昨将元顺帝的金丝楠木棺椁打开了, 发现了许多元朝皇帝的陪葬品。
因为张掖地区独特的干燥气候条件所致,连皇帝下葬时的龙袍都完好无损, 一下子就能确认墓主人的身份。
挂了电话,王院长激动得连手都在颤抖:“这秦传国玉玺应该是真品就是元顺帝的陪葬品!”
“”
屋子里的众位故宫专家沉默了片刻,随即炸开了锅。人人都知道这玉玺的出世意味着什么。
“乖乖不得了!”一位研究员首先开口道:“这玉玺可是真正的国宝!堪比我们故宫馆藏的清明上河图!”
另一位专家道:“幸好这伙盗墓分子落进了法网,要不然的话,这么一方国宝流落海外,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王院长随即后怕道:“这玉玺要是摆在外国的拍卖会上,国家肯定要花大价钱去赎回,甚至要价上百亿都算少的幸亏老爷保佑,让国宝留在了国内!”
陆澄砚只觉得这玉玺能讨回来都是林蓉等人的功劳,和老爷无关,于是道:“这方玉玺是林小姐和西北文物局的两位特派员从盗墓贼手上抢回来的,为此,他们差点连命都丢了我想给他们先开一场记者招待会。”
“那是一定!”王院长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林小姐,你是守护国宝的英雄,国家一定要好好表扬你的功绩!”
周围的老专家们纷纷附和道:“是啊,一定要向文物局申请表扬你们的英勇举动,让更多人关注文物保护工作!”
“我看不光是文物局要开表彰大会,故宫也要开!林小姐,到时候你一定要赏脸来故宫参加献宝大会!”
“这玉玺要是能收藏进了故宫博物院,就是和清明上河图并列第一的镇馆之宝,这是国家的一件大幸事啊!”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林蓉打哈哈,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轮番夸她,还称呼她为英雄,实在有些不习惯呢!
***
隔日,北京和新疆两地一百多位专家联合认证:传国玉玺横空出世。
这一则消息疯传了整个世界。国内的微博朋友圈纷纷刷屏。接下来一周,各大新闻头条都被“玉玺”的新闻给霸了屏,有关玉玺的消息简直是铺盖地。
晚上吃过饭,林蓉打开中央一套,看到的焦点访谈是:“各位观众朋友们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接下来我们将连线前方记者,带领各位去故宫瞻仰传国玉玺的真容。据了解,这也是传国玉玺出世以来,第一次公开展览”
再换个台看,也是同样的新闻:“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好,您现在看到的是凤凰电视台的直播。下面,记者将会带领大家来见证传国玉玺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镜头随着记者切到了故宫博物馆内部,周围一片镁光灯闪烁,简直比国庆节的时候还热闹。
她觉得有些小题大做,干脆再换了个台,调到了自己最喜欢看的央视纪录频道。结果该频道正在播放纪录片:《传国玉玺》——从前央视栏目就做过玉玺的专题,但谁也不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全片只靠专家们的臆想和猜测。
如今恰逢玉玺出世,纪录频道就把老掉牙的片拿出来播放,算是陪衬那些打了鸡血似的媒体一起作秀。
“本节目,由xx酒厂冠名播出”
开头一段,某大学的考古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