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府在十二年前被贴上了封条, 光阴匆匆逝去,封条都已经褪去了原本的颜色,上面的字迹也已经模糊不清, 在失了颜色的朱漆大门上挂着,更添几分萧条破落。
自从江家被屠, 江尽棠再也没有来过这里,他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会回来,如今却在一弯冷月下,带着宣阑一起出现在了江家门口。
他肯定是疯了。
不然的话……他怎么会真的就带着宣阑, 回家了呢?
宣阑坐在四轮车上, 伸手揭下了门上的封条,时间过去太久了,纸在他手中成了碎屑, 又随着风, 成了空中的微尘。
宣阑在月光里,缓缓地推开了江家的府门,年久失修的大门吱嘎作响, 一瞬间带着宣阑回到了十多年前。
那些已经埋藏在最深处的记忆又翻腾上来, 他想起他年纪还很小的时候曾经跟着宣恪一起登江家的门,那时候江家门口车马如龙, 门庭若市。
宣阑忽然回头看着江尽棠, 轻声道:“我小时候……是不是在这里见过你?”
江尽棠没说话。
他并不想提起自己失败的老师生涯,更不想让人知道宣阑这样画功极差的人, 还做过他的学生。
江尽棠当先跨过了门槛,衣袖拂过宣阑面颊, 宣阑一把抓住了他袖口, 道:“你先进去了, 我怎么办?”
他还坐在四轮车上呢。
江尽棠抽回自己的衣袖,淡声道:“你可以不进来。”
宣阑笑了笑,自己从四轮车上站起,然后单手将四轮车拎进来,又坐了上去。
江尽棠:“……”
一时之间他都怀疑宣阑根本没有受伤了,这么龙精虎猛的。
宣阑牵住他的衣袖,道:“走吧。”
江尽棠抿了抿唇角,还是站在他身后推动了四轮车。
定国公府中一片荒凉破败,被推倒的石桌、毁坏的屋门、处处是刀痕的树木……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无人看管,这些花木仍旧长得很好,宣阑一眼就看见了那棵老杏树,此时杏花的花期早就已经过了,老杏树郁郁葱葱,上面挂着青皮泛着黄色的杏子。
杏树的老枝桠上,绑着秋千,在夜风中微微晃动。
宣阑对江尽棠道:“你坐上去,我推你。”
江尽棠淡声说:“不。”
宣阑也不勉强:“那我坐上去,你推我。”
江尽棠:“……”
宣阑说着就真要起身,江尽棠按住他肩膀:“你是真怕自己的伤口长好了?”
宣阑小声说:“我要是伤好了,你肯定就不会这么宠着我了。”
江尽棠哑然。
他推着宣阑继续往前走,道:“秋千的绳子都朽了,不能坐,而且满树都是杏子,你在下面晃,不怕砸你一脑袋?过往我们夏天都不玩儿这个秋千。”
宣阑好奇的:“那你们夏天玩儿什么?”
江尽棠其实玩儿的东西少,他身体不好,只能自己玩玩儿玩具,或者是看着别人玩儿,有段时间他很喜欢皮影,江安榕就专门在府上养了一个皮影班子给江尽棠表演,江安楝还跟人家学了一手,惹江尽棠不高兴了,就拿这个哄人。
但是大哥二哥也不常在京城,大哥随父亲去边疆的时候十四岁,二哥十二岁,那之后似乎总是聚少离多,他总是和阿娘阿姐留在京中等待。
“投壶。”江尽棠勉强想起了幼年时玩儿的游戏,“不过我准头好,他们都不是我对手,渐渐地就不跟我玩儿这个了。”
宣阑笑了一声:“你准头确实好……年初时你射向宣恪的那一箭,要不是我,宣恪早就已经透心凉了。”
江尽棠脚步一顿,道:“知道你坏了我多少事就好。”
“这里。”不等宣阑说话,江尽棠忽然说:“我以前就住在这里。”
宣阑抬起眼,就见面前是一座小院子,院子里栽种的全是垂丝海棠,此时花开满树,绚烂夺目。
两人走进了院子,就见大门敞开,里面一片狼藉,再也看不见曾经的整洁雅致。
宣阑弯腰捡起了地上的一张纸,上面字迹鸾跂鸿惊,自有风骨,抄的是一首前朝大儒的诗。
这是年少时候,江尽棠的字。
比之现在多几分青涩,更多几分意气,少年缠绵病榻,然心怀天下。
江尽棠从他手上把纸拿走,道:“有什么好看的。”
宣阑弯起眼睛笑了:“看着这张纸,好像能够看见那时候的你。”
“我自己都要忘了那时候的我是什么样子。”江尽棠随手将纸张放在了布满灰尘的桌面上,他看着倒在地上的多宝阁,道:“以前这上面,放的都是兄长阿姐送我的东西,有值钱的,也有不值钱的,现在,一样都没能留下来。”
宣阑抓住他的手,却不知道说什么。
“出去吧。”江尽棠说:“里面没什么好看的了。”
宣阑低低的嗯了一声。
夜里起了风,江尽棠走过海棠花树下,漫天月色,一树荼蘼,却都不及他在星光里的一回眸,刹那间就让人怦然心动。
“怎么了。”江尽棠微微蹙眉:“为什么不走?”
宣阑推着四轮车到了他身边,忽然站起身,一把搂住他的腰,将人推在了海棠树的树干上,江尽棠一怔:“你又发什么疯?”
“我想吻你。”宣阑在他耳边说:“可以吗?”
“……不可以。”江尽棠抿唇:“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