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遇
太阳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上的沥青缝隙里冒出一股一股白色的热气,路边树上原本碧绿的叶子也无精打采的耷拉着,阵阵蝉鸣在空中打着旋儿涌入耳朵。
热浪一层一层的压过来,浓烈又炙热,压的人直喘不过气。
大巴车从闹市中停下,“呼啦”一声,从车上下来四五十个作农人打扮的男女,一下车就围在了等候在这里的包工头周围。
片刻后,有人满意的跟着包工头扬长而去,有人坐在路边垂着头等候下一个包工头。
车上最后走下来一名衣着朴素的妇女,她没有和那些农人一样等候,反而迈着急促的步伐匆匆离开了原地。
右手牵着一名四五岁左右的小男孩,男孩有些瘦小,但精神很好,一张小脸被太阳晒得红彤彤的,一双布灵布灵的大眼睛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二人走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大院中停了下来,大院里是四层高的楼房,红色的墙砖,水泥的地板,清亮的玻璃窗,无一不向男孩诉说着这里与柳树村的不同。
“妈妈……”看到一路上和柳树村完全不同的景物,男孩有些局促的扯了扯妇女的袖子。
“鱼鱼乖~”妇女蹲下身子,爱怜的摸了摸男孩的头,“鱼鱼想不想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啊?”
“想。”男孩听到这话,一双大眼睛闪着星星,冲着妇女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妇女眼睛有些微红,眨眨眼睛将泪水憋了回去,随后伸出手捏了捏男孩有些黑瘦的脸,“鱼鱼放心,爸爸妈妈以后再也不会让鱼鱼一个人待在老家了。”
“真的吗?”男孩有些激动,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那当然!”妇女将男孩搂进怀里。
男孩高兴的伸出一根细长却又泛着些粗糙的小拇指,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分外明亮,“那我们拉勾。”
妇女低头轻轻抹去眼角的泪,伸出手指勾住了男孩的手。
“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妇女匆匆收拾了一番,便根据小杨老师留下的地址带着男孩向着幼儿园走去。
漆黑的大铁门前,妇女嘱咐男孩,“鱼鱼乖,一会进去以后见到人要喊人知道吗?”
小男孩乖巧的点头,语气中还有些小傲娇,“我都记住啦~”
幼儿园校长办公室里,头顶一盏吊扇吱吱呀呀的转动着,稍许驱散了夏热的热度,却依旧掩盖不住妇女的局促。
“鱼鱼妈妈,也不是我们不通情理,但实在是你们这学费欠的有点多……”王校长看着刘彩霞紧张的涨的通红的脖子,到嘴巴边上的话语突然就说不下去了。
终究是为人父母啊……
“王校长,您在通融通融,而且小杨老师说了,我钱不够也没关系,她有办法的……”
一边说着一边将她左手提着的竹编的篮子放在了王校长面前的桌子上,篮子上盖着一块洗的发白的花布,花布掀开,一块熏制的色泽金黄的腊肉出现在王校长面前。
“这是家里做的腊肉,很好吃,您拿去尝尝,剩下的学费我们很快就能凑齐的,鱼鱼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他真的很乖的。”
刘彩霞双手抓着衣角,苦苦哀求。
“哎……”王校长叹了口气,谁家都不容易,都住在一个县里,刘彩霞家什么情况他也理解,但,没钱就是没钱。
最终,王校长还是很遗憾的说道,“鱼鱼妈妈,很抱歉,我也很想让鱼鱼来上学,但是,规定就是规定,不能赊账,对不起。”
刘彩霞听了这话,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在一瞬间泄了下去。
这个在农村长大的中年妇女,为了唯一的儿子,克制着内心的恐慌,来到她根本不熟悉的世界,却在这一刻,原本直挺的背,微微弯了下来。
声音有些哽咽,“那……打扰王校长了,鱼鱼,我们回家。”
步履阑珊……
“鱼鱼妈妈!”刘彩霞将腊肉装回竹篮,准备离开办公室的时候,一道清脆的女声在刘彩霞背后叫住了她。
“小杨老师。”男孩还记得曾经给过他糖的小杨老师,乖巧的打招呼,冲小杨老师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刘彩霞也有些紧张的看着小杨老师。
“鱼鱼真乖!”小杨老师因急促跑过来,气息还有些喘,摸着男孩毛茸茸的脑袋心中感慨手感真好。
“刚才有个小朋友哭了,我在安抚,你们过来了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啊?”
小杨老师是和刘彩霞一个村子的姑娘,是她们村唯一的一个高中生,高中毕业就在星星幼儿园当老师,就是小杨老师劝刘彩霞带儿子来幼儿园上学的。
“我……”刘彩霞有些不好意思。
“嗨!”小杨老师一甩头发,神清气爽,从随身的布包中拿出一叠纸币递给王校长,“鱼鱼上学的学费,不够的我来补齐。”
“这……这怎么好意思。”刘彩霞更加的不安了。
“鱼鱼妈妈,当初要不是你帮我说话啊,我怎么可能有机会去上高中呢,而且我是借钱给你,怎么,难道你不想还我钱吗?”
“怎么可能!”刘彩霞正着急忙慌要和小杨老师解释,却在下一秒钟看到了小杨老师眼中的揶揄……
“那就……麻烦小杨老师了。”
刘彩霞最终还是写了一张借据,小杨老师拗不过,也就随她了。
男孩——也就是谢瑜,在这个燥热的夏天,成为了一名幼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