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理寺断案日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9章 ·(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你们仔细回忆一下, 霍廷玉出事那天,有没有人是放衙后又回到寺里的?”大理寺阅卷房,顾璟正在询问霍廷玉被杀那天当值的门卫。

    当时他和姚征兰找到刀鞘时已是散衙之后, 如果外头的人要到大理寺来给狱掾报信, 那必然是放衙之后去而复返。

    几名门卫面面相觑。

    “放衙之后去而复返?”其中一人挠着后脑勺想了半天,道:“对了, 是有一位大人放衙之后去而复返。”

    “是寺丞韩大人。”另一名门卫接口道。

    “韩密?”顾璟问。

    “对, 就是韩密韩大人。当时他说,答应带给小儿子的拨浪鼓忘在寺里了,出来的时候, 手里真的拿了一支拨浪鼓。”

    “他在寺中大约呆了多久?”

    “不久,也就拿个东西的时间, 很快就出来了。”

    顾璟沉默片刻, 颔首道:“我知道了。今日我找你们问话之事你们要严格保密, 不得对外泄露半分。下去吧。”

    卫士们出去后,顾璟站起身来走到窗边, 负手看着窗外不语。

    耳边传来敲门声。

    “进来。”

    “大人,外头有位名叫殷子坤的人求见,这是他的名帖。”小吏进来,双手呈上一张名帖。

    顾璟接过一看,瞳孔微微一缩。这是珣王府的帖子。

    “他可有说此来所为何事?”

    “他说,是为了明秀居的事。”小吏道。

    “明秀居?”顾璟皱了皱眉,“让他进来。”

    不多时, 一名穿着朴素气度沉着的中年人来到顾璟面前, 向他作揖道:“珣王府门客殷子坤, 拜见顾大人。”

    顾璟开门见山:“早上我刚派人去明秀居前后门蹲守记录,不及晌午你便来了。难不成, 这明秀居竟是珣王的产业?”

    珣王是钱贵妃的儿子,比当今太子大五岁,未出京就藩前,一直被皇后视作太子的头号劲敌。

    “顾大人切莫误会,明秀居,自然不是王爷的产业。”殷子坤道,“只是其主人,乃是王爷的红颜知己。不瞒顾大人说,在下之所以会以王府门客的身份住在都城,就是为了替王爷的这位红颜知己游走转圜的。”

    “不管她招惹了什么麻烦,只要是遇着了麻烦,你便替她游走转圜,不必先问过珣王?”顾璟问。

    殷子坤礼貌地笑着,避重就轻道:“顾大人说笑了,不过是个喜好热闹,又想在王爷面前证明自己有自立家门之能的女子罢了,她还能惹出什么大麻烦不成?左右不过是下头的人不长眼,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如此这般而已。”

    “我头一遭去,招待我的侍女便能将我之习性说得头头是道。恐怕王爷的这位红颜知己,并非这般而已吧。”顾璟道。

    “所以说下头的人不长眼嘛。还请顾大人看在王爷的面子上,别与她计较了。”殷子坤低声下气道。

    “陛下将舒尚书与霍兴志父子的案子交给大理寺审查,明秀居,是霍廷玉被捕之前最后去过的地方,我调查它并无不妥。既然阁下坚信王爷的这位红颜知己不会惹下什么大麻烦,何不请她亲自来大理寺一趟,将我想知道的事情交代清楚,我自然也就不会再派人前去打扰。”顾璟道。

    “这……毕竟是女子,出入公门恐怕多有不便。”殷子坤看着顾璟道,“顾大人,这天下男子若是关照女子,其心大抵是相通的,还请顾大人设身处地,通融则个。”

    顾璟听出他弦外之音,目色不由一沉,凌厉地望过去。

    殷子坤维持着拱手的姿势,稍稍垂下眼睫,姿势却毫无退缩之意。

    “这种事情,本官不是很擅长设身处地!”他冷声道。

    “是在下失言,顾大人恕罪。”殷子坤不卑不亢道。

    顾璟侧过身,道:“虽然王爷与我也算占着个表兄弟的名分,但他应该知道,有些事,我是从不掺和的。明秀居的事情,我可以看在他的面子上不再追究,但也请他那位红颜知己,不要把手伸得太长。若是把手伸到了别人的一亩三分地上,就别怪旁人顺藤摸瓜去查她。我只给她一天时间,明日散衙之前若是该缩的手还没缩回去,”他回头望向殷子坤,道:“我也只能请王爷多多包涵了。”

    殷子坤忙道:“顾大人放心,在下一定将大人的话如实转达。”

    下午,姚征兰李逾带着罗慧娘回到了大理寺。

    顾璟见李逾气哼哼的,而姚征兰则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忍不住问道:“怎么了?可是清河县的案子有什么问题?”

    姚征兰还未说话,李逾便跳起来指着姚征兰道:“清河县的案子没有问题,是她有问题。明明查出了罗慧娘不是真凶,不苦师太才是杀人凶手,如今不苦在逃,她居然拒绝发海捕文书去抓她。”

    顾璟诧异地看着李逾。

    李逾瞥见他的目光,不满道:“你那是什么眼神?难道你也觉着不该发海捕文书去抓不苦?”

    “不是,只是……”顾璟心道:我只是没想到你会为了维护律法公正这样指责姚征兰而已。

    “只是什么?你想没想过如果她在这件案子上包庇了不苦,将来万一被人揭发,是什么后果?”李逾道。

    顾璟恍然,原来还是因为关心她。

    “郡王,顾大人,我不发海捕文书捉拿不苦,是有我自己的考量的。”姚征兰解释道,“据罗慧娘交代,这个不苦师太很可能就是二十多位女子被掳案幕后真凶的奶娘,而且是自己逃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