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祥瑞小公主[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13章 二合一(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在这之后,皇后默默为乾隆做了些收尾工作,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

    乾隆临幸舞姬之事,终究还是传了出去。

    并不是乾隆身边儿的人出了什么纰漏,而是那名给乾隆进献美人的地方官的举动早早便被那名官员的政敌给发现了。

    政敌怕那名官员进献的美人得了乾隆的宠爱,给乾隆吹耳旁风,说一些不利于自己的话,于是便一不做二不休,将那名地方官进献美人、乾隆于祭祖前夕临幸美人之事透露给了最为古板的御史。

    没几日,便有一名耿直的御史大骂乾隆荒淫无道、色令智昏、不敬先祖、不修私德。

    这御史姓张,脾气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一旦让他逮到什么把柄,那是谁的面子都不卖,一心想要学习他的前辈们,以死谏为荣。

    他嘴皮子又十分利索,骂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将乾隆气得七窍生烟,险些当场让人将那名御史给拉出去斩了。仅存的理智告诉他,若是他这样做了,就正合了那名御史之意,他这才强行按捺着没有动手。

    可谁知,乾隆忍住了,那名御史却没忍住。

    他见乾隆犟着嘴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便触柱而死,血溅当场的画面,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这下子,乾隆的名声是想不受损也不行了。

    外头的百姓知道了这件事,嘴上不说,心里头一定会想,这帝王究竟是做了什么事,才会让御史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劝谏呢。他们不懂得文人凭着性命不要也要死谏的气节,在他们心中,天大的事儿,都比不过活下去。若是能活,谁愿意死呢?帝王定是犯了严重的过错,才会让御史拼死劝谏。

    乾隆一怒之下,下旨将张御史本人贬为白身,挫骨扬灰,又下旨将其满门抄斩,三族以内亲眷全部发配宁古塔。

    这惩罚不可谓不重,一名御史是张御史的同窗,见状于心不忍,以“言官不当以言论获罪”为由,出面替触柱而死的张御史求情,想着张御史已经去了,至少为他留点儿身后的体面。谁知,怒极之下的乾隆对这些求情的话一概听不进去,还将这名出面求情的御史与他的家人也一并发配了。

    这下子,再也没有人敢出面为张御史说话了。

    虽然其他官员也觉得乾隆对张御史的惩罚重了些——张御史确实言语过激且有损君王颜面,但他说的也算是实情——其他官员心中为张御史及其家人惋惜,但终究是他们自己的家人和前程更为重要,他们犯不着为了个交情算不上有多好的同僚搭上自家。

    这次的会议,就在一种极为沉重的气氛之中度过。

    消息传到后宅,皇后心有余悸。

    就在几日之前,她也想去做与张御史同样的事,只是尚未迈出自己所居住的院落,就被自家闺女给拦了回来。如今,见了张御史与那名为他求情的御史的下场,皇后也不由暗自庆幸,还好自己被芃芃给拦住了。

    张御史向乾隆死谏,于是全族遭殃,三族亲眷受到牵连,倘若做这事的人换成皇后,又会如何呢?

    乾隆兴许会因为对芃芃的宠爱以及对富察家的看重不与芃芃计较什么,但皇后的两个儿子,永璂和永璟却必然会被乾隆迁怒。

    永璂已经因为乾隆的猜忌而远走他乡,皇后再也承受不起失去永璟的打击了。

    皇后是想恪尽职守做到一个贤后该做的事不假,但无论是什么,都比不上她的儿子来得重要。如若可以,她愿意用她所拥有的一切来换取她几个子女的平安喜乐、一生顺遂。

    “前几日本宫与芃芃发生的那场争执,咱们都烂在肚子里吧。”皇后沉下心来,对身边儿的芳柔与芳芷道。

    芳柔与芳芷闻言,连连点头:“娘娘放心,奴婢们将手底下的人都敲打过一遍了,没人敢在外头胡言乱语。”

    皇后以为,随着张御史的死,这件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没想到,第二日,底下的妃嫔们来给她请安之时,有一名近日以来颇受乾隆宠爱的贵人竟拿那名舞姬来说事。说那名舞姬身份低微,狐媚惑主,不配伺候皇上,又说皇后端庄贤德,乃是妃嫔们的楷模,很该好生劝一劝皇上莫要宠幸这等女子才是。

    这话听着是在夸赞皇后,实则是将皇后高高架了起来。

    若是皇后不去劝谏乾隆远离那名舞姬,她就不贤德、不配为妃嫔们的楷模。

    对于这名贵人心中的小九九,皇后也看得十分清楚。

    这贵人分明是忌惮那名新出现的舞姬,怕舞姬夺了本属于她的宠爱,偏生她自己又不敢直接到乾隆跟前去说舞姬的坏话,于是便撺掇着皇后来出这个头。

    若是皇后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这贵人少了一个情敌;若是皇后失败了,乾隆也迁怒不到她一个小小的贵人头上,对她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

    若是在从前,皇后指不定就顺着这贵人的意思去找乾隆了,可眼下,谁都知道那名舞姬是个火-药-桶,一捅就爆,不可轻易在乾隆跟前提及。这贵人想拿皇后当枪使,皇后却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如她所愿。

    皇后眯起了眼,一双锐利的眸子直直刺向这名贵人:“你这是在教本宫做事?”

    “臣妾不敢。臣妾只是觉得,皇后娘娘向来治下有方,定然不会允许皇上纳那等没有规矩的女子入宫。”

    “擅自揣度本宫与皇上的心思,你如今心是越发大了。看样子,是你位份晋得太快了,以致你忘了自己的本分了。既如此,就将你降为常在,好生反省一个月吧。”皇后淡淡道。

    贵人及以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