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当先生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2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明神武和卫相国的鼎力相助。

    曾经的苦难都过去了,他们现下总算也能扬眉吐气,怎不叫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卫苏少不了被群臣敬酒,不过秦湛却为他挡掉许多。到后来秦湛忍不住黑脸了,众人莫名其妙。也都不敢再往卫苏身边凑了,因此卫苏其实根本就没有喝下太多。

    回到府中,立马就有仆从前来禀报,说是荀祁等候先生多时了。

    卫苏一愣,这才想起他来。荀祁前些日子得知了邶国的消息后,就已经回来了。然而,他回来之后,什么都没说,只是待在家中,几乎闭门不出。

    之前他也担心荀祁,毕竟那是他的母国。任谁明明知道总有一天自己的母国会被灭亡,而自己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能相助半分,心中那一定是难受至极的。

    卫苏还特意叫来妹妹,询问荀祁的事。让妹妹卫蓁多多开导。卫蓁心中清楚夫君的难受之处,可是这种事情却不是旁人能够开解的,唯有等自己想通。

    现在荀祁来了,卫苏已经猜到了他是因何而来。

    特地洗了一把脸,去除了酒气,卫苏才过去见他。

    荀祁清减了不少,不过精神头倒还好,让卫苏放心了一些。

    荀祁见了卫苏,行了礼,“先生,祁冒昧打扰,是有一事相求。”

    荀祁的直言不讳,并没有将卫苏当外人。卫苏点点头,“你说。”

    “关于邶国君荀湪……”荀祁抬头看向卫苏,见他没有任何的异样,斟酌了一会儿才又道:“我想替他求个情,希望能饶他一命。他怎么说也是祁的兄长,我……我可以用我的所有功劳换取留他一命。就让他做个普通人也好,我希望他能平平安安过完下半辈子。”

    卫苏诧异,“你这么晚前来,就是因为此事?”

    荀祁点头,请求道:“先生,还请先生能够帮帮我。”

    卫苏长叹一声,“其实你不用求我,大王也并没有打算要杀了邶国君。”

    “真的?”荀祁眼睛一亮,“先生所言是真?”

    “我骗你做什么?只不过会安排一个地方,会有人伺候,只不过,自由应该是不可能有的。”卫苏如实说道。

    荀祁愣了一下,松了口气道:“如此也好。大王宅心仁厚,荀湪能这般,也是不错了。”他原以为荀湪是不可能有活路的,没想到秦王倒也愿意放他一条生路。就算有人看管,就这样寻寻常常一辈子也很好了。

    荀祁行礼谢过卫苏,却被卫苏拦住了。

    “对不起。”卫苏轻轻道了一句。

    卫苏竟然跟他说对不起,荀祁一愣,回神之后才明白卫苏为何会这样说。卫苏是因为帮助秦王谋取邶国觉得对他愧疚,所以跟他道歉。

    可他有什么资格让先生说这话?他不是也放弃了邶国吗?他苦笑着摇摇头,“先生跟我说什么对不起?邶国有今日,我早已经有了预料的。先生是为天下苍生大义,这都是理所应当的,我从来没有怨怼过先生。事情到这地步也是必然的,一个诸侯国与天下百姓相比,换做我,我也会做出跟先生一样的选择。我也希望能早日看到先生所说天下承平的盛世美景。”

    荀祁一番话说的很明白,看来他是真的想明白了。卫苏放心下来,“荀湪的事,我会妥善安置好的,你也随时可以去看他。”

    荀祁摆摆手,“那倒不用,他只怕早就不认我这个叛族出宗的弟弟了。先生,事情已了,我这便先告辞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卫苏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然而,下一秒他就落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中,卫苏抬头,不出意料的看到了秦湛熟悉的脸。

    “你怎么也来了?”卫苏皱眉。庆功宴结束他便跟秦湛请辞回府,秦湛原本打算留下他的。奈何人多嘴杂,一时间不好开口,只能让卫苏离开了。

    只是今日这样大喜的日子,秦湛肯定要单独跟卫苏分享。等宫中事了,他就轻车简从直奔卫苏府中而来。他经常来惯了的,下人们都习以为常了,所以根本不用通报就能直接进来。

    刚刚荀祁的话他都听到了,他能察觉到卫苏心中的自责。安抚道:“先生你无愧于心,不必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能理解你的人,始终会明白你的苦心的。”

    卫苏点点头,看着面前的秦湛,心中无比安心。幸好有他,与自己一道,共同开创这条荆棘之路。好在事情的发展没有令他们失望,闯过这关,前面就是康庄大道。

    “秦湛,谢谢你。”卫苏说道。为了他的心愿理念,一个懵懂少年,成为强悍的君王,挡在他的前面为他披荆斩棘。

    秦湛笑着将他拥得更紧,“我们之间没有道谢两个字。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心甘情愿为你做任何事。”

    邶国一灭,秦国旌麾所指皆土崩瓦解、兵锋所向之处皆势不可挡。短短两三年时间,各诸侯国闻风丧胆,归顺的归顺,灭亡的灭亡。

    从此后,秦国天下一统,秦国举行大典,秦王登基为帝。

    后世《秦王本纪》中有记载,秦王一匡天下,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此后,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天下再无战争纷扰,百姓安居乐业初步实现。至于剩下的路,只要形成了制度,人们遵循制度,各司其职,总能蒸蒸日上。

    登基大典,文武百官井然有序。这是秦国开国以来,最为隆重的仪式。

    礼乐声起,秦王一袭华贵冕服,昂首阔步而来,众臣皆拜服恭贺。

    秦湛并没有直接走上高台,反而在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