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弄哭渣攻的白月光[竞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3章、第一枚金牌(一更)(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击剑是一项更看重个人能力的运动。

    也就是所谓的“单兵作战”。

    它不像篮球、足球等项目注重团队合作。击剑团体赛实质上就如同一场接力赛跑, 只要保证每位队员发挥出自己的最佳实力,不掉队,最终就能取得胜利。

    而且由于团体赛是各国击剑队的比拼, 世锦赛总计比赛次数并不多。

    今天下午便能遴选出冠、亚、军。

    这对于为期近一周的赛程而言是个小高.潮了。

    体育馆内。

    万众瞩目中, 世锦赛举办方公布了比赛对决表。

    悬挂正中央的大屏赫然唰唰跳动。

    奥地利国家队VS美国国家队

    德国国家队vs罗马尼亚国家队

    中国国家队vs英国国家队

    ……

    每个国家队的大字底下都有一行黑楷小字。

    就比如。

    中国国家队-

    1.伍泰河

    2.庄泽洋

    3.崔有吉

    英国国家队-

    1.夏普·劳伦斯

    2.莫德·汉特

    3.阿利·奥狄斯

    这代表着团体赛中出场顺序。

    PK表一出,全场哗然。

    那些体育界人士事先几乎都没预料到, 这次中国队派出的三名团体赛参赛队员居然都是新生代的力量!

    年纪最大的庄泽洋也才二十五岁。

    而崔有吉、伍泰河更是十八九岁, 花一样的年纪。

    “以国家团体赛压阵的往往都是一员老将,像英国队的阿利·奥狄斯。”击剑评审员林先生喃喃道。

    他本来还希望这次国家队能派出聂元恺,就连再来个拖后腿的,配合崔有吉双杀也绝对有机会斩获前三。

    但万万没想到……聂元恺压根没报名本次世锦赛。

    想到这里林先生叹了口气。

    另一位体型稍胖,同样热衷击剑的中年爱好者插嘴道:“我看悬了,中国队极有可能第一场就被刷下去。”

    虽然每个中国人心里都希望自己国家能赢, 但如果理智分析, 就能察觉到其中的微妙了。

    林先生面色复杂, “……确实。”

    阿利·奥狄斯那可是世界排名第十三的男花名将。

    如果他和崔有吉对上,胜负毫无悬念。

    崔有吉就算再天才, 也不可能在短时间拥有战胜此人的实力。

    至于庄泽洋和莫德·汉特, 胜负难说。

    目前已知他俩都是崔有吉的手下败将。

    但崔有吉赢庄泽洋时十分轻松, 几乎以零比碾压。但听闻欧洲邀请赛时,崔有吉和莫德·汉特有过僵持旋摆。

    伍泰河和夏普·劳伦斯就更不用说了。

    伍泰河虽然是如今中国击剑队炙手可热的寒门新人,但尚未发育完全的瘦弱体型会成为他的致命缺点。

    刚迎来崔有吉花剑首战告捷的喜悦, 转眼众人情绪又陷入冰点。

    台下本来对击剑规则不是很熟悉的观众,譬如吉粉们, 在相关人士和解说员的讲解下如矛盾塞开, 顿时对参赛者们了解不少。

    而知道的越多, 他们越担心——

    中国队能打赢这场比赛吗?

    伍泰河和英国队的夏普·劳伦斯按顺序走上赛道。

    看得出来伍泰河有些紧张。

    他嘴唇紧抿, 额上沁出冷汗,右手不断剥着左手手套。

    而反观他对面的夏普·劳伦斯便显得轻松许多。

    这名已经年近27岁的花剑男子运动员已然征战过不少赛场,在国际上拥有一定名气。

    两人按照流程互相持剑敬礼。

    裁判:“比赛开始!”

    战争一触即发。

    几个回合下来,伍泰河明显处于弱势。

    等候席。

    谢冠、段文彪、段文滨几人也十分紧张地观赛。

    毕竟如果出现意外,可能就要轮到自己上场。

    夏砀摇摇头说:“我感觉泰河的状态有点问题,他太紧张了。”

    郑志淮沉默不语。

    看得出来他对这次团体赛的名单选拔很不满。

    只是目前队里年青一代的水平就这样,矮个子里挑状元。

    要不是聂元恺得了绝症……他心中郁结。

    万辰纵观团体赛所有国家的选手,也就只有英国派出了这么一员顶尖强将。

    毕竟前花剑奥运冠军可不是满大街都是的大白菜。

    万辰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他奶奶的,运气这么背,开局就碰上英国队的老家伙。”

    仲科打圆场:“没事没事,大不了就当一次锻炼,我们总要让这些雏鸟起飞。”

    旁边一把年纪还被划分进雏鸟行列的庄泽洋:“……”

    崔有吉凝神观察赛场,忽然开口:“局势要有转机了。”

    几名教练抬眼细看,果真如此。

    限时两分钟的比赛,开局伍泰河频频失利,连丢三分。

    但等到后半场,他忽然厚积薄发,为本队抢回四分!

    与此同时,哨声响起,比赛结束。

    计分器:3V4。

    解说员用声情并茂的语气高喊:“这一场,中国队又胜了!”

    他这个“又”就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