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又是桌子?
因为桌子离得近啊。
像前几天,应千云手边没桌子,她不就踩地板了。
嘉良的官员看着“死无全尸”的桌椅。
看着肆无忌惮的杨珩。
再回头看看自家刚刚气绝的底牌和彻底信念崩塌的军队。
好吧,他们被成功威胁到了。
杨珩估摸了一下对方的已经崩溃得差不多了。
于是补上最后一句。
“大楚的习俗是留全尸的,想来你们嘉良没有这个习俗。”
杨珩转头对着自己人这边吩咐。
“把他的头砍下来,用石灰腌一下,带回去给父皇。”
“父皇会喜欢的。”
阿骨木是疯子,可他强大的武力的确支撑了嘉良二十年的精气神。
人已经死了。
还被砍头腌制……
嘉良文臣立刻表示手下留情,有话好说。
尸体让他们带走。
他们这就去请示摄政王。
保证一个月内给答案。
杨珩目送嘉良群臣带着军队和尸体离开。
揉了揉已经笑僵的表情。
唉,变态人设不适合他。
从小到大,他走得都是温和恭顺,谦虚有礼的路线。
都没这么狂热过。
也不知道刚刚的表情是不是很扭曲。
众文臣武将表情复杂的看着杨珩。
内心默默的点头。
嗯,是的,很扭曲。
除了应千云的实力外,刚刚最让他们震惊的就是杨珩的演技了。
在那一刻。
他们完全忘记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只记得眼前这个野心勃勃、陷入癫狂的皇子。
有个在御史台待过的耿直一点文臣,差一点直接开口劝诫了。
“殿下……”
他们还是有点慌。
想试探试探。
“父皇曾经授意过我特殊情况,可以便宜处理。”
杨珩没觉得自己吓到人了。
还以为大家担心自己的“善做主张”会影响国政。
大渡水就是承平帝划的线。
其实原本承平帝原本没想那么远的。
要人国土这种事情,能完成基础目标就不错了。
“如今突厥虎视眈眈,需要留大量兵力防守。吐番兵强马壮,正值中兴,嘉良这块肥肉,也只先留在那里。”
承平帝有野心,也一直很稳。
同一纬度线上。
吐蕃——嘉良——大楚
大楚如今需要嘉良这块地来缓冲吐蕃和大楚。
吐蕃的上面方虽说也是大楚的土地。
但是那里是陇右道。
陇右道地广人稀,物质贫乏,还有祁连和昆仑两大山脉隔绝两国。
别说军队进攻了,商路都不太好走。
嘉良这边就好走多了。
若非嘉良的盐湖太过重要,大楚的国策就是……如何帮助好邻居兵强马壮,并且长期制造嘉良和吐蕃之间的矛盾。
守着如今的国界,绝不动摇。
而现在,综合因素之下。
大楚只能慢吞吞咬一口,过阵子再咬一口。
大渡水以东。
是承平帝经过反复衡量,目前大楚能吞下的最大范围。
当然,计划是一回事。
承平帝在划线的时候,恐怕完全没有想到。
事情竟然如此巧合。
于是在天赐良机之下,杨珩毫不犹豫的开口要地。
等嘉良那边一走。
杨珩也是要对自己人解释一下的。
身为皇子,他在使团中的任务是配合,裁决而不是自作主张。
杨珩解释过后,大家被演技吓到的心也平稳了下来。
随后,目光火辣辣的盯着应千云。
准确的说是,定准了“东方先生”。
杨珩:都不用猜,我都能想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也不是第一次了。
好在,身手暴露,众人围观的场景,他们是预演过的。
应千云淡定的举手。
“王爷,我受伤了。”
众:……真的假的?
随机众人反应过来了。
无论真的假的。
人家的意思是,先撤退了。
还没开口呢,人就要跑,这怎么行。
可人家找的借口,却让你无话可说。
你总不能不让人疗伤。
安将军眼珠子一转,刚要强推自己有最好的军医。
再度被杨珩截胡了。
“王妃那里有最好的疗伤秘药,太医也都在王妃那里候诊。”
军医再好,实力有能超过太医吗?
更何况还有一两千金的宫廷秘药。
什么?去见王妃?!
脑补过三角恋关系的所有人全体倒吸一口气。
瑞王!
你!
太过分了!
杨珩沉默了片刻:“我和你一起去,这里就交给梁大人和安大人了。”
溜了溜了。
这边前脚刚走。
大家的讨论就骤然热烈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