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5章 猛将(小修)(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杨珩第一时间心虚的瞥了一眼安将军。

    然后搂着应千云就朝里走。

    还在等待的安将军:…………????

    难道王妃只是普通的突然想起有急事赶回来?

    杨珩搂着应千云直接到了卧室,确定附近没有人之后。

    才继续问。

    “怎么回事?”

    “我也不清楚,他们突然从小巷子里扑出来。手上拿着刀,一身杀气,就是冲着我来的。”

    应千云想到这里,表情中也带出了一丝无奈。

    人在古代,治安也是一个大问题。

    在通缉令全靠发型猜测,路引简陋又容易花钱买的时代。

    为恶后,只要能苟,大概率都是能逃掉的。

    朝廷的缉捕能力……好吧,还是有一丢丢的。

    应千云学有所成后就开始浪,一个女孩子在外行走。

    无论是走投无路还是心怀恶意的。

    她都是最明显不过的肥羊。

    应千云自己,也无奈的从一个三观正直的普通人。

    变成了能轻易分辨对方到底是打劫还是杀人。

    “直接冲着我要害来的,不劫持,不求财,目标明确,眼神坚定。”

    他们就是来杀人的。

    就是来杀瑞王妃的。

    刹那间的应对,足以让应千云下意识的出手了。

    然后她就后悔了。

    杨珩看着心上人可怜巴巴的道歉:“我该留活口的。”

    可对方杀意太浓,她的应激反应就强了点。

    “父亲说得对,我自从和你在一起,越来越不谨慎了。”

    顺便甩锅一下男朋友。

    “是是是,我的错。那么现在尸体呢……”

    “我顺手就甩回巷子里了。”

    着急的就是这点。

    毕竟大队人马出行,远处有百姓遥遥张望。

    她没功夫处理尸体。

    不过,她动手绝对没人看到。

    这主要是杀手们为了不让王妃逃脱,或者有人来救,位置选得极好。

    “我这就去办。”

    杨珩随手招来了亲卫。

    “就说我要为祈福,所有百姓都能来领一小勺米,先到先得。”

    为什么不是施粥?

    还要煮,多麻烦。

    杨珩这一招相当的绝。

    顷刻间万人空巷的成就达成。

    被应千云甩在角落里的尸体,成功被偷渡回州府(使团暂住地)。

    “王爷,是嘉良人。”

    陇南这块地方和嘉良很近。

    双方一直有定期的互市。

    但是国界就是国界。

    尤其是能来刺杀应千云的,明显是王庭心腹,不是嘉良的重臣就是嘉良的死士。

    在他们身上,能轻易的看到最正统的嘉良文化的痕迹。

    鸿胪寺的随队少丞瞥了一眼就确定了。

    “肯定是嘉良人,还是东王族,只有他们才喜欢在身上纹煞囉经。”

    “什么经?”听着耳熟又陌生。

    “这种信仰很少见,在嘉良都没多少人信,看这个字,像不像一个傻字?”

    所有人都凑过去看。

    不能毫无关系,只能说几乎一模一样。

    “在他们这里,是神圣的意思。这也是常有的事情了,东瀛、高丽、甚至是突厥……”

    所有人类最早的文字都是用在祭祀上的。

    华夏这边也是,所有甲骨文挖出来,你会发现,记录的文字都是和祭祀有关大事件。

    其他日常用的文字……完全没有。

    华夏之所以有那么多文字,逐渐演化用于日常。

    主要功劳是谁的?

    来来来,让我们鼓掌感谢孔老夫子以及当时的诸位先贤。

    然后周边那些国家呢。

    又把我们的文字拿一部分过去。

    学会的+学废的组合一下,成了自己的文字。

    同样的,最先用在祭祀和信仰之上。

    “那什么神不知道哪来的乱七八糟的。反正只要看到这个傻字基本就没错了。”

    鸿胪寺的官员没空研究效果的垃圾文学。

    只要记住关键就够了。

    比如现在,他们不就是精准的判断了对方的国籍。

    结合傻字,再结合了一下其他细节。

    对方的身份来历知道了个大概。

    众人立刻把目光对准瑞王。

    问:尸体是哪来的?

    “他试图袭击我,被……东方击毙了。”

    瑞王撒谎,眼睛不眨。

    站在瑞王身后忠心耿耿的护卫沉默的点头。

    “王妃呢?”有个胆大的终于忍不住问了。

    整个围观尸体的团队气氛徒然一热。

    “千云休息去了,早上有人鬼鬼祟祟的跟踪她,她被吓到了。”

    “等等!”

    有人抓住了重点。

    王妃疑似被跟踪,王爷你还到处遛弯?

    你突然说要派发米,就是为了把普通百姓引开?好把人钓出来?

    你怎么能这么不顾自己的安危!!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杨珩:…………

    杨珩背后的“东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