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后的滋润日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7章 顾聆音摇头失笑,哪里就……(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顾聆音摇头失笑,哪里就伤到她了。

    正说着,就听玱玑一脸怜惜道:“您别伤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个人不好,别的人好。”

    “忙你的去。”

    嘴叭叭的,真真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玱玑歪了歪嘴,一脸桀骜不驯的走了。

    他一片好心,被她当成什么了。

    等她过了生日,很快就要过年了,宫里处处都是过年的气息,到处张灯结彩,挂着红绸,在光秃秃的冬日,确实比较热闹。

    “这就过年了,是不是也快生了?”

    姜玉琳看着她圆滚滚的大肚子,眼馋的不得了,巴巴道:“要是能够给臣妾一个就更好了。”

    “像是兔子那样,一胎十宝,臣妾帮你养一宝,岂不是美哉美哉的。”

    顾聆音戳了戳她的脸,笑着道:“要是一胎十宝,怎么也要分你五个。”

    要那么多孩子做什么。

    姜玉琳想想一胎十宝,那一排排跟猪崽一样,不由得笑了。

    “别胡思乱想了,根本不可能。”

    姜玉琳有些失落的应了一声,她也想要个孩子,就算不是自己的也行。

    跟稷妃这样一说,顾聆音登时有想法了。

    “其实你要这样想,也无可厚非,我还是有办法的。”她这么一说,姜玉琳的眼神登时亮了,一叠声的问:“怎么说怎么说?”

    其实也不用怎么说。

    “从宗族或者你母家挑一个来。”

    姜玉琳眼前大亮,瞬间又暗淡下来。

    “你当谁都是你啊,有求必应的。”

    “但是你有我啊。”

    只要她在,她的这点无伤大雅的小爱好,不可能被忽视。

    等晚间顾聆音跟康熙说完之后,这事儿直接就定下了。

    但是姜玉琳有点想找自己母家的姑娘过来,她家世好,家族也很大,里面的姑娘很多。

    但因为这个事,家里直接闹起来,最后选过来的姑娘,竟不是她的直系,故而就有些心灰意冷,留着住两日,便又送回去了。

    说的好好的,要三五岁的小孩子,但送过来的却卡在快要选秀的年岁。

    直接十三岁,还是特别漂亮的。

    她气的当时就哭了。

    家族的意思她知道,但是要姑娘进宫,真不是为了争宠,而是好好的想养,给个十来岁的养什么。这么大,送过来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

    她哭的跟什么似得,偏偏家丑又不好外扬,直接偷偷在屋里哭了会儿,擦干眼泪,当即就把人送回去。

    要是真留两天,她以后还在宫里怎么做人。

    问题这一动一静大家都知道,但碍着稷妃的面子,谁也不敢出门嘲笑,但私底下的说嘴确实免不了。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她不是跟稷妃的关系最好么,竟然也起了这样的心思。”

    “被人叫进宫又后悔,这是为了试探稷妃?”

    “后宫这么多妃嫔,没有一个出头的,凭什么她家的姑娘能好?”

    “也不知道稷妃养个白眼狼,心里是什么感受?”

    “就是,稷妃对她多好……”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众人对姜嫔不是不嫉妒的,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她蠢,非得跟个无宠小答应在一起。

    可现在,又觉得她运气好,竟然跟稷妃在一起。

    主要是稷妃对她太好了,做什么都要带着她,没有一日错过的。

    什么好差事,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她。

    以前大家不置可否的事,现在都抢着想往稷妃跟前凑,但她性子好,却也不是那么好,一双清凌凌的眼睛看你一眼,便什么心思都看透了。

    因此看似最简单的任务,竟然是最难的。

    顾聆音拧着眉尖,低声安慰姜嫔,跟她说不行就养宗室女,这个比自家的姑娘好些,最起码不会出赏赐的幺蛾子。

    “好。”她瞬间接受建议,反而犹豫了:“可,谁愿意进宫呢?”

    这时候宗室女进宫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要抚蒙的。

    一般宠爱孩子的家庭,都不会愿意让进宫的。

    但这个也代表着皇家的恩宠。

    所以也不是那么的无人问津。

    顾聆音拧了拧眉尖,这其实也牵扯到她,可能会有很多人愿意送进来。

    侧眸看了一眼姜玉琳,她不禁心里一软:“你只管放出风声,再办一个茶话会,叫这些女孩进宫,你挑一个喜欢的来养。”

    “但是事先说好,你既然决定养了,就要负责一辈子的。”

    姜玉琳慎重点头,深宫寂寂,她不知道多少个深夜,都是睁着眼睛干熬。

    旁人还能做出争宠的动作,但她为了维持和稷妃的感情,根本不能。

    皇上主动宠幸她是一回事,她不能争宠。

    就连佟贵妃都按捺住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什么动作,只安安静静的。

    众人都说她能忍,顾聆音却觉得她在憋着大坏。

    包括德妃,她不是哪里省油的灯,在她是小答应的时候,因为顾景舟的原因,就被针对了。

    在这种风雨欲来的氛围下,过年了。

    过年总是很热闹的,特别是康熙心情好,毕竟三藩、台湾什么的事情都解决的差不离,也没其他可忙活的了。

    天下初定,是需要热闹一下去去晦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