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0章 擒放青州将(第5/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计中。

    “依你所见,青州何时可得?”萧宁很满意明鉴能看透,再一问。

    “秋收之后。小娘子心怀百姓,岂忍百姓颗粒无收。”明鉴不留痕迹的拍一记马屁,萧宁愉悦的笑出声,“明先生同样心怀百姓。”

    明鉴低下头浅浅一笑,不敢受之。

    ***

    自那一日之后,青州城再无动静,证明了在青州之内有聪明人,这个人能阻拦简明,可见了不得。

    萧宁的确不是一个好人,面对青州城闭门不出,萧宁派人日日到青州城门下大声质问简明,是否还记得所谓的光明正大,决一胜负。

    难道简明接二连三败于萧宁之手,自知不敌,是以闭门不出?

    倘若简明承认这一点,倒是可以自此关闭城门,不需出门迎战。

    值得一说的是,萧宁一直让人在城下上叫嚷,纵然如此,既然都没能叫简明再次出兵,这回倒是有人急了。

    急的自然不是跟在萧宁身边的人,而是冀州之内的人。

    虽然有唐师、宋辞,冀州不得不归于雍州,面对萧宁这么一个小娘子,没有正面见识萧宁本事的人,总以为萧宁在外的名声,不过是冠他人之功。

    明明已经擒获青州简明,完全可以将人一网打尽,萧宁非要一次一次的放过简明,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存心不想拿下青州?

    萧宁早就料到冀州之内有不少不认同她的人,能在这个时候把话说破,正好。

    说来萧氏自打接手冀州,并未正式宴请冀州内的世族,一直让唐氏或者宋氏作为代表。

    既然现在有人对她的决定表露质疑,萧宁也该借此机会,好好的向他们讨教讨教。

    是以,萧宁下帖,以请教诸公攻破青州良策为由,将冀州内的世族尽都请到她临时所设的府上。

    已经执掌两州的萧谌,依然还是骠骑将军,天下大乱,纷争四起,谁人不是争权夺利?

    萧宁代父出征,早已名扬天下,又为萧谌拿下冀州,萧谌的势力,今之天下,只居于曹根之下。

    萧宁的丰功伟业,声名显赫,现如今,但凡长脑子的人都不会将萧宁视为等闲之辈。

    冀州世族们总有不信唐师和宋辞的人,对于两人拿萧宁一个小娘子当回事,明面上不敢多言,背地里,没少对萧宁做的是指手画脚。

    唐师和宋辞收到萧宁点明,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以定青州的帖子。外头的风言风语,两人亦有耳闻,心知萧宁欲借此机会,让冀州世族睁大眼睛看看她的本事。

    心里暗骂一群本事不大,小瞧人最擅长的人,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不过萧宁既然有心整治冀州世族,两人既然早就选定了萧宁,必须捧场。

    饶是宋辞有那么一刻存了旁的心思,最后衡量雍州的实力,再加上一个唐师,终究选择和唐师一般站在萧宁那一边。

    是以萧宁设宴的一日,早早两人便到了,在萧宁的府门前下车看到彼此的那一刻,不约而同的作一揖,看着彼此露出了一抹笑容。

    “宋公。”

    “唐公。”

    客气而有礼的问候,恍若之前所有的算计都烟消云散,他们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此言不虚,两人最终都默契的选择了雍州,并且接受了雍州执掌冀州。

    这样一来,两家的情况和从前无二。

    不,还是有所区别的。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如果想在今后的天下占得一席之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选择雍州,选择萧氏,也就意味着将来的他们争的是萧氏集团中的地位。

    很明显,现在唐师略占上风。

    “唐公,宋公。”萧宁早早派人在门口相迎,崔攸和明鉴远远看到两人下马,一眼便瞧见两人都有话说,故而谁也没有上去打扰。

    感觉时候差不多,这才缓缓行来,也算打破了两人可能的尴尬。

    “明先生,崔郎君。”既然以萧氏为主,萧宁如何称呼身边的人,其他人也跟着一般称呼。

    崔攸年幼,能得两人正眼相看,多赖萧宁对他的信任。

    对萧宁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萧宁用人,只问这人有没有用,从不管身份年纪。

    相比之下,崔攸在萧宁身边更得看重,连明鉴都不能及。

    “小娘子已在内等候,两位请。”虽然在萧宁眼里,崔攸份量比明鉴要重,但崔攸一向礼让明鉴。

    明鉴一向是个脸皮厚的人,素又不是墨守成规的人,既不在意谁比谁更得萧宁看重,崔攸的本事的确在他之上,难不成他连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唐诗和宋词不敢多言,连忙随崔攸和明鉴入内。

    萧宁的确已经在内等候多时,见到唐诗、宋词走来并不意外。

    “我料想两位必然会在宴会开始前先来见我。如何?”萧宁含笑而问,等着这两位为她出谋划策。

    “小娘子准备秋收之后动手,不知某有何处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唐诗果然比宋词要快一步,自然而然的接话,等着萧宁吩咐。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两位明白。”萧宁设下此宴,所图为何,自问瞒不过眼前这两位。

    “一群鼠目寸光之辈,小娘子不必将他们放在心上。”宋辞终于找到接话的机会,言语间并不喜于那些认为萧宁放过简明而视之为下策的人。

    萧宁很满意这两位的表态,“宴会之上,还请两位把火烧旺了!”

    此言一出,表明萧宁的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