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文会, 于楚家三位闺秀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闺秀大考了。
尤其是楚灵芸。
今年,是她最后的一次机会,不容有失。
而今年朝廷出了新规, 凌音书院新设分院。
分院相对主院降低了大考的录取难度, 让那些没门路学习星罗棋的低品阶的官宦家族和下级贵族, 也有望进去凌音书院深造。
说直白点,也就是特招。
据说是南宫琰向皇帝提议的。
这一提议,于公, 让宫廷可以招揽更多的人才。
很多人家的闺秀资质不一定差,比如姜清涵。可惜就因为一个星罗棋门槛, 终身与上品闺秀无缘。
宫廷二十四司这些年,也是急缺人手。
青龙、朱雀的闺秀, 都是豪门中的豪门, 权贵中的权贵。女史们哪敢随意使唤她们?
而这些贵娇大多数在家都被娇惯坏了, 去宫廷不过是去混资历的。哪里肯踏踏实实任人使唤?
导致宫廷这些年办事效率越来越拖沓。
于私,收买人心。
尤其是住在下京城的五品以下官宦人家。谁家不想草窝里飞出个金凤凰?
楚灵玥曾经告诉他, 越是那些基层官吏和衙差, 越不能忽视。
朝廷中枢是头脑, 这些基层父母官便是躯干。
头脑固然重要。但躯干若是坏了,光有脑子,谁去干活?
老百姓不可能接触朝廷中枢, 接触的都是这些基层官员。
他们, 才是国家之基建。
这些官员的女儿们一旦自食其力成为上品闺秀, 有了品级,这些基层官员的身价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
两袖清风的不必再伤感怀才不遇,费心买官的也就再不必去花这冤枉钱——也能大大减少基层官员鱼肉百姓的腐败之风。
——当然, 不能根本扼制。但,也聊胜于无。
顺便,也照拂那些武将勋贵。
这些武将世家,重武轻文。而很多武将世代驻守边疆,他们的千金去哪里找名师教导?
怎么可能考得上凌音书院?
所以,分院特设卫武院,让那些军二代也有了跻身上品闺秀的资格。
若五等爵有殉国者,其女可免考,直接招进凌音分院。
也算是以告慰亡灵,给子女的一点福利。
也就是说,今年,即便楚灵玥不考,也可以直接进凌音分院读书。
楚灵汐简直要气疯了。
凭什么楚灵玥能白捡便宜?
虽说分院降低了考试难度,虽说免去星罗棋一项,而是考围棋棋艺,但分院的考试难度依然凌驾于其他闺学之上。
上品闺秀始终与中品和下品闺秀有别。
楚灵汐想进凌音分院,还是得拼尽全力,去挤分院的录取名额。
所以,她记恨楚灵玥,认为这不公平。
也不想想,这是楚元良夫妇用命为女儿换来的福泽。
三房一家在塞北边疆受苦时,你们又在哪里?你们又在做什么?
楚灵玥虽然没有上过最前线,但她也上过战场。代替前线指挥作战的父亲,处理过后勤防务。
她在塞北“神童”之名,也是由此挣来的。
……
中萃轩。
报考日在六月廿二,也就是闺秀大考日的前一个月。
楚老太君把楚灵玥招来,是想问她是否要用这一个名额。
“祖母,名额先留着。反正,免考名额只要在书院开学前报备给书院就行,也不用急于现在。凌音书院,我要自己考。”
她不去分院,而是要去主院。
主院的教学更优。最关键的是,从主院考宫廷,考上了可以自己选择去哪个司任职。
而分院作为特招,只能去固定的几个司。都是最苦最累也是最缺人手的。
她理想的养老机构,凭分院进不去。
老太君点点头,别的没说什么。
楚灵玥知道,她如此问,其实也是希望把这个名额先留下来。万一今年三个姐妹中,谁没考上,再去用这一个名额。
楚灵玥若是愿意,可以把这个名额让给堂姐妹。
老太君在给楚灵汐留机会。
在楚灵玥姐弟回京前,楚灵汐是她最疼爱的孙女。
而楚灵汐的课业,又是三姐妹中最差的一个。
其他闺学四科六艺中,闺秀可以自行选择两科两艺来考。楚灵汐可以考她的强项。
但凌音书院是四科六艺全考。哪怕是今年的分院,也只是把星罗棋一项以围棋棋艺代之,并不是取消这一科的考试。
自楚灵芸取得星罗七段资格后,栾玉兰就天天求老太君,让楚灵汐也学星罗棋。
任何一个门户,都希望家里多出几个上品闺秀。
由老太君出面,楚灵芸不能不教。
而过完年,楚家又以请姜清涵来家做客为由,一起教授星罗棋艺。
可惜,楚灵汐资质平平,至今连一段棋力都达不到。
如果朝廷不出新规,老太君是死心的。
可如今朝廷有新规,老太君自然也想让楚灵汐也去凌音书院读书。
祖母毕竟不是楚灵玥一人的祖母。所以她存这份私心,楚灵玥也不好说什么。
这两年,若不是她在明面上顶着,楚灵玥还要多费心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