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嫡子奋斗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章 竞选皇子伴读(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徐景轩回到主宴席厅时,徐仁蔚已经急得满头汗,这滚犊子的,跑哪去了,可千万别给他闯出祸端来才好。

    徐景春兄弟俩一脸幸灾乐祸,恨不得徐景轩在宫中被人拿下才好,不一会儿见徐景轩红着脸回来,冷眼哼了两声。

    “孽子,宫中岂是家中,你这般上蹿下跳,不要命了?”徐仁蔚见嫡子平安归来,心里松了口气。

    “爹爹教训的是,孩儿知错了。”徐景轩懒得啰嗦,直接认错,在徐仁蔚后面的家属位置坐下。

    徐仁蔚见带来的三个儿子都规矩的就座,吩咐道:“待会皇上和皇子们就要到了,你们都给我放规矩些,仔细头上的脑袋。”

    徐景轩点头如捣蒜,见徐父唠叨不停,忍不住的低声提醒:“爹,孩儿知道了,你看上面皇子们好像在入席……”

    徐仁蔚慌忙正襟危坐,皇子们入席了,说明皇上也快到了。

    就在这时,一个尖锐的声音道:“太子驾到。”

    一阵行礼骚动之后,又听一声:“皇上驾到。”

    重量级人物陆续登场,徐景轩低头侧目,好像瞅一瞅老皇帝的模样,可惜还是那句,品级低了些,离皇帝的位置太远,侥是他1。5的好视力,也看不清楚。不过七皇子八皇子他倒是看的见,哼哼,等着瞧,总有一天,他会一雪今日之糗!

    虽然不能一睹天颜,但皇宫的宴席还是非常精致,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反正没人留意他一个家眷小萝卜头,他俨然一个吃货,埋头苦吃。

    皇帝一番开场白,臣子一阵恭维后,酒过三巡,皇帝开始将话题扯到各家府上的子孙成就上。

    忠义候第一个拍上了龙屁。

    “蒙皇上挂念,微臣的孙儿今年六岁,尚且识字明理,若是有幸能陪伴皇子皇孙读书,实在是微臣举家的福分。”

    内阁首辅李民平对于忠义候这番言语,真是羞得无以言表,他本是内阁清流,与宗室侯府速来两立,只叹世上怎会有如此脸皮厚之人。

    李民平心中对忠义候的行为不耻,但不得不说这招对当今圣上十分有效果。若是以往,怕是要让忠义候得逞了。

    幸亏他内阁早有准备,出了个新鲜招儿。

    果然,这次老皇帝没有顺着忠义候的话,而是笑道:“郑爱卿啊,朕自然是相信你孙儿的才学,只是这次呀,李爱卿他们倒腾了个新竞选规则,朕瞧着稀奇,便允了,相信郑爱卿孙儿博学,定会脱颖而出。”

    李民平得到老皇帝的首可,姗姗走到殿前,将这次宴会暗中挑选皇子皇孙伴读的事,明着办起来了。

    “微臣荣幸,得皇上信任,负责这次皇子皇孙的伴读的考核,要知皇子皇孙们的教养,关于国家社稷,他们伴读的挑选,必须慎之又慎,这次内阁众位大臣一同草拟了两道题,下面由大学士刘大人宣读第一题。”

    李民平言简意赅的作了个开场白。

    要让徐景轩来说,这次内阁为了牵制宗室,真是出奇制胜。

    简单说就是,内阁在全民重科举的年代,出了道数学考题,考题也许不难,但却打了一众参选的小萝卜头一个措手不及。

    题目是: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搁现代,对于四岁到十岁的小学生来说,这题目也是个奥数水平。

    搁重科举文章 的古代,真有点考验那群“之乎者也”惯了的朝廷的鲜花幼苗。

    好在能来参考皇子伴读的,不是朝廷大员(国家级学霸)的子孙,就是宗室世家(国家级教育)的后代,学习能力和应对能力都是超群的。

    一阵心算口算,时间长短不一,对错不论,都能答出个一二来。

    徐景轩在现代也是个学霸,在小学水平的题目,他三分钟不到就算出来了,在宫女发下来的宣纸上,用毛笔写好自己的答案,盖好。

    闲来无事,他也不敢举手,大叫我算好了呀。于是,他脑袋开始乱转、乱瞄。

    这一瞄不得了,被人坐在上位的七皇子八皇子抓了个正着,投来了问候的目光,害得他急忙埋头。

    不一会时间到,宫女们将各家公子的答案和笔墨纸砚收走,李民平大人亲自查阅,请示了一下老皇帝后,当场就把答对了的各家公子名字念了出来。

    宁国公府二房庶五孙萧世青。

    忠义候府长房嫡三孙郑秋意。

    安平候府长房嫡长孙萧世彬。

    永定伯府三房庶次子李跃含、嫡四子李跃非。

    内阁次辅徐大人府上嫡长子孙徐景轩、嫡次孙徐景春。

    内阁大学士范大人府上嫡长子范进、嫡四字范华。

    户部尚书刘大人府上嫡三子李庆。

    兵部尚书方大人府上嫡次子方元。

    大理寺卿张大人府上嫡长孙张栋。

    一共十二人。

    这念到名字的、没念到名字的,可谓一家欢喜一家愁。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符合朝廷局势的。

    大宇王朝现有的公候伯爵中,留在京城的,一共有宁国公、忠义候、仁善候、安平候、永定伯、安庆伯六家。

    宁国公府向来低调,这次拿出来竞选的是一个九岁的庶出五孙萧世青,与小皇孙的年纪相差甚远,大些的早已有伴读,十一皇子也才五岁,想来也只是重在参与。

    忠义候府是德贵妃的娘家,大皇子萧世炎急需家族势力支持,是以想给孙子在忠义候府挑个伴读。

    安平候府乃是太子妃的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