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点醒
杨林自我感觉不错,他学习不会给自己划重点,每一章都会认真对待——从绪论开始。
复习充分心里就有数,估了下分,就算最差的《财务与会计》也能过百。
税务师满分一百四,八十四分算及格,杨林心里踏实下来,他继续在官网上搜集各种大企业的社招信息。
考完杨林就不再让聂川订外卖,他们的生活恢复了正常:早上被小盆友拍醒,他做早饭,然后一起公园锻炼。现在去公园小盆友都是轮滑,已经不用抱着了。
然后采买,回家后他查资料,聂川带孩子。
今天的家事还是聂川在做,杨林也不和他抢。但他早上买了材料,按唐老爷子的方子开始炖汤汤水水。
下午风越来越大,聂川在家带小盆友,杨林去了他新兼职的公司。
这是考前才接的一家账,刘老板介绍的一户一般纳税人。前任不负责任,零申报了近一年,直到买不出发票了老板才开始抓狂,托人找会计时刘老板推荐了杨林。
起初杨林没想接这户。
一是前面欠债太多:未履行的税务处罚,未认证的票,已经入账却不合规的票,钱付了票没有,有票的钱又没从账上付,挂的乱七八糟的往来。。。。。。各种混乱。
但最重要的是这个王老板没有纳税意识,他是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那种,少交税或不交税才是目标。
杨林理解了他的前任怎么能在公司混了那么久。
然后他就给王总裁普及了一番税务知识,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看到的问题和已形成的损失——比如已经面临的税务处罚,过了验证期的增票,因为收入未分开核算而从高的税率。。。。。。
以及各种后果——大数据时代,金三系统的厉害他还没见识到。
最后才是大致的财务规划。
《会计》和税务师的学习大大提高了杨林的业务水平,加之无所求,他言辞犀利,条理分明,最后王老板主动以三千的月薪请他兼职,比他的前任高出两千块,几乎可以请一个专职会计了。
这倒是出乎了杨林意料。
介绍人刘老板笑说他气势如虹像个财务总监,杨林听得直笑。
聂川以前说过他太软,说你越客气别人越会欺负你,这是另一种证明么?你强势了别人就信你。
不过他知道其实只是因为他表现出的专业水准,和刘老板为他背书的敬业态度。
但不管怎样,小钱钱总是他的大爱——它也远比人要可靠。前几个月喘不上气的日子还记忆犹新,所以在强调了一下王老板要配合财务工作后他就接下了账。
现在考完试了,他开始每天下午过去整理,目测还有的忙。
孩子在午睡,聂川站在窗边看杨林顶着风跑出小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坐在床边打开电脑,准备看看车。
车已经是家庭的必须品了,只买个代步车的话杨林能接受吧,现在钱又不是问题。不过杨林还没驾照,正好他考完了,应该有时间去拿个本。。。。。。
等开机的时候聂川看到了桌角打印出来的那摞招聘启事。
越看越慌乱。直到想起小侄子他才松口气——好在还有小侄子,聂小飞可是杨林的心头宝。
杨林拒绝的态度太明确,虽然现在有所缓和,但他们也回不到从前了,聂川很无措。
电脑一打开首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文件夹《我们仨》,这是杨林的电子日记,最早的名字是《每天》,是他们确定关系后改的。
杨林常说这是家里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所以在电脑和U盘还有云端上都有备份。
前几天他们要么在一起要么他去陪考,一直没机会看,现在他也顾不得看车了,先补上这七个月的空白。
4月的第一张是9号晚上的一个小视频,没有声音,一屋子凌乱的家俱用品。
备注:二毛厂的最后一夜。
聂川不死心地又往前翻看,的确没有,想来是那几天太乱了,杨林没有拍。但这一屋的凌乱看着就让人觉得憋闷,他叹口气。
之后就每天都有了,绝大多数是小侄子的各种萌照,只有三张特别的:
第一张是聂川银行卡转账十三万七的截图。
第二张是杨林手写的还款说明,盖着小贷公司的红印章,其中有一句,“此款壹拾捌万元系聂川归还,房屋产权有聂川份额,待后会变更增加聂川为共有人。”
备注是:如果还有人打房子的主意,希望这条能用到
第三张是杨林棱角分明的脸,下巴尖尖的,瘦削疲惫,这是四月份他的唯一一张自拍。
备注:92,眼睛长大了
聂川看着照片上的眼睛,突然反应过来这是杨林瘦到了92斤。92斤!他的手捏得响了一下。
继续往下看着,都是小侄子,除了偶尔出现的张远范敏,再没有一张杨林的自拍。直到七月初才看到一张不一样的照片:一只气垫鞋的鞋底。
备注:扎破的不是磨破的,怎么算,补上重新磨还行不
聂川不明白,他去鞋柜里翻出了这双鞋。黑色的底子上粘着一小块黑胶皮,用手捏捏,硬度和另一只不一样,要软一些。
这是扎破了又补了?聂川有点难受,气垫鞋一扎破就没的救,这个小抠门,又想到自己取走的两万,他叹口气。
再往下几张后突然看到并在床上的一双大长腿,一条裹着绷带,肿胀的非常明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