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论收获男神的充要条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2章 毕竟这是一双男人的手(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22、KFC

    第二天晚上八点半,送走最后一位对账的业务员,杨林给男神发条信息。

    独木成林:川哥,小飞今天适应一些了吧,现在睡了没,需不需要睡前陪聊?(笑脸)

    聂川没有回话,过九点了直接发来视频通话,“刚收拾利索,你和他聊会。”

    手机里的小团子光熘熘的,正躺在床上玩着小胖脚,杨林员工餐都顾不得吃了,笑得眯起了眼。

    这天起,每每小盆友睡前聂川都会发来视频通话,差不多都是九点前后。

    聂川不知道这是杨林单位的员工餐时段,但杨林从不拒绝,每次都是高兴接起,认真陪聊。

    聂川很高兴,让他和小侄子没话找话的挺费劲,现在能有个讲BB语的简直不要太满意。

    对账及时出错就少。

    也许是饱受王倩宜的摧残,杨林发现来的业务员都挺明白,两周之后工作大概理顺:除了早期一些出入还要双方翻凭证细察外,其余的都算是对清楚了。

    期初余额核对好杨林的效率就更高了:他只对当期总数,看期末余额,没问题的直接签对账单,有不符了才翻单子细察。

    这样的效率让供应商十分满意,有王倩宜木椟在前,整个生鲜部都对杨林称赞有加。这让王倩宜得意了两天的心情又不爽起来。

    因为今年是她的本命年不能办婚礼,所以即使她已经住在婆家也还是准儿媳身份。其实她并没觉得这个软弱的婆婆对她有什么特别照顾,但办公室的人看她总是各种不顺眼。

    尤其月底坐等对账时,她的供应商和生鲜部交流之后就是对她各种质疑,这让她很不爽。

    同样难受的还有刘经理。

    杨林是她的兵,能干是好事,但这小子把王倩宜衬的更差了,这让她处境微妙,心情复杂。

    杨林没管这些,这两周了他上班都很忙。本来不打算占用早上的学习时间,但刘老板的账还是8月的1、2号早上他过去做的。

    抄税、买票、出报表,他2号上午就全部完成。这样的利落让刘老板很满意,杨林当天就拿到了他的第一份兼职工资八百块。

    即使真的很会节哀顺变,这两周来他也难免郁郁,这会儿才又开心起来。

    拿到钱杨林有种穷人乍富的喜悦,心里也嘲笑自己low,可还是喜悦,想笑,想分享,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男神。

    算算又过去半个月了,虽然每天都有视频通话,但他连男神的脸都没见过。

    一般聂川打过来,先问一句“这会没事吧,嗯,没事你和他聊会”,之后就是小孩子的咿咿呀呀。

    偶尔在画面中能捕捉到男神的一条胳膊或者一角衣服。

    这两周的班上得太充实,打乱了原来的学习安排,这让杨林在疲累之余非常不安。

    他不能影响考试,所以只能压榨自己的休息时间:

    只要回家就不出门,连小公园都不再去,也不再烧肉做菜的浪费时间,再吵闹也戴上耳机刷课做题。好在现在学的实务他很有兴趣,不像高数那样熬人,一直还算有效率。

    虽然经常偷窥男神家的厨房,但可能他们频率不一样,再没在那儿见过人。

    这会儿心情轻松,忽然就,思慕如狂。

    看时间刚过十一点,现买菜做饭是来不及了,但出去吃时间还够。

    杨林拿出手机,怕男神不看微信耽误时间直接拨了过去。

    聂川接起得很快,“杨林?”

    声音真好听啊,杨林心跳加快,他深吸一口气,“川哥你在忙吗,说话方便吧?”

    “嗯。”

    声音不高,有种沉沉的质感,仿佛是耳边的呢喃。。。。。。什么鬼?

    杨林甩甩头,“中午一起吃个饭吧,带上小飞,我今天”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本想说我今天发了点小财,又觉得这财实在太小,十分的拿不出手。

    聂川却没等他犹豫太久,直接回道,“今天不行,我们有事。”

    杨林脸一下子爆红,在没人看到的地方他的声音都结巴起来,“噢噢,好的,那不好意思啊,打,打扰了。”

    然后没等对方说话就挂了电话。

    另一边的聂川看了眼手机,这臭美精整什么,他一句“要不明天吧”都没来得及说呢。

    杨林尴尬地快步往前走,仿佛所有的人都看到了他的被拒绝。走出好远了才停下脚步,打量下四周才发现到周阳家附近了。

    想到他只在周爸住院时看过一次,又想到要解释下和徐娟的关系——从拒绝徐燕后徐娟就一直对他很冷淡,虽然不在意,也不愿让周阳徒生误会。

    杨林的行动力一直很强,他先打给周阳,“阳哥你在家吗?”

    周阳的声音闷闷的,听他要来家探望病人直接拒绝了,只说家里乱。杨林却没管那么多,他在楼下小超市买了些牛奶水果就上了楼。

    周阳打开门时很无奈,“家里脏得要命。。。。。。”

    杨林笑眯眯地进屋,“以前在这吃饭你和叔叔也没嫌我们乱,再乱能有男生宿舍乱么,叔叔好呀,最近好点没?”

    周爸躺在床上看房顶,对他的话没反应。

    周阳家的房子差不多算是兴州最早的拆迁安置楼,九十年代初的楼,虽然地段不错,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没有电梯的七楼,一梯四户,周家在五楼,是六十多平米的两室一厅。

    杨林进来后发现屋子近期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