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9章 赤霞(1)(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些了解。

    只是这种了解也是皮毛都算不上,最多就是理清楚了比西域更遥远的西方、比北边游牧民族更遥远的北方,这些地方有哪些国家罢了。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就连鸿胪寺的人也往往是大约加估计。

    “其中佛朗吉使臣有呈送一封国书,这本不算什么,只是这封国书一呈送,罗马使臣便向章少卿告密,说国书中佛朗吉国主自称‘皇帝’十分不妥。”说到这里王阮又忍不住笑了:“鸿胪寺多的是东瀛、高丽文通译,这些远方小国文字上粗疏的很,还是与‘一赐乐业’人学的,一开始竟未看出不妥!要不是这罗马使臣告密,少不得就糊弄过去了。”

    一赐乐业人就是以色列人,此时海外贸易繁盛,多有在广州泉州一带经商的。

    “按理来说,都是万里之外的国家了,说人是国主,还是皇帝,我大周有甚在意的?只是不懂这罗马使臣为何叫破此事,听闻为了此时佛朗吉使臣与罗马使臣还当众互殴!当时各国使臣都看着,高丽使臣李正往外说起此事时都叹息是有辱斯文,到底是蛮夷呢!”

    在古代华夏文化的语境里,自己以外的国家,蛮夷也!而对于东亚文化圈的其他国家,大概是华夏与我之外,蛮夷也!而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又会对更外面的国家嗤之以鼻,统一称呼蛮夷。

    华夏很早就有朝贡的传统,有些国家会朝贡,有些国家则不要求朝贡。不要求朝贡并非是认为其与华夏可以平起平坐了,而是认为对方连朝贡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心态自然有问题,但在此时又是普遍而根深蒂固的。

    “听闻这佛朗吉与罗马是兄弟之国,数代之前由老佛朗吉国主分封三子,为东佛朗吉、中佛朗吉、西佛朗吉,东佛朗吉便是如今佛朗吉,西佛朗吉则更名罗马...这般关系,如今交恶到如此地步了么?”华夏有‘亲亲相隐’的传统,这个时候还真不太理解罗马使臣告密的心态。

    红妃对照自己所知的欧洲古代史,想到了什么,一下笑了起来。引得朱英看了她一眼,问她:“师娘子笑什么?”

    “没甚。”红妃不说。

    朱英想了想,一下也笑了:“师娘子难道知道这佛朗吉与罗马之事?若是真知晓,便与我等说说罢!也算是开眼了。”

    这时柴禟、王阮等人也都看过来了,红妃推辞不过,只得道:“这里头有缘故的...诸位该知道,大约是秦时,极西有‘罗马’统一了广袤国土,后来才有罗马皇帝。不过当时东西不通,‘罗马’之名几经辗转早就不见了,只因其强盛,汉时才以‘大秦’呼之。如今之大秦,实乃当年之大秦遗脉。”

    现在所说的‘大秦’,其实就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因为东西方交流频繁通畅了许多,很多欧罗巴国家的国名不需要转译了,在大周这里也恢复了本来面目。之所以还对拜占庭用‘大秦’这个称呼,更多是惯性。

    “鸿胪寺此前只当‘罗马’之为罗马,是因为在罗马龙兴之地建国,就如同昭烈帝在旧蜀国地建蜀国,孙氏在吴地建吴国一般...其实不是。”

    “不是吗?”王阮有点儿茫然了,此时鸿胪寺对欧罗巴那点儿掌故真的不了解。虽然有商业往来,但哪怕是商业往来,也大多是间接通过大食、大秦等完成的。只能说相比起以前任由中间商赚差价,甚至阻碍了东西方贸易成长,如今中间贸易商的作为不再是黑箱了。

    没办法,此时虽然已经有绕过好望角这条航道了,但并不成熟,主要是海船想要多绕这么长一段,船只难以支撑,船员也难以支撑(后勤太难以保障了)。所以绝大多数时候,东西方贸易在西方的集散地还是集中在波斯湾一带。

    红妃慢慢回忆上辈子所学,忽然有一种成就感...生活在这个时代,她和上辈子一样还能够跳舞,还能够以此为生,但身为一个‘贱籍女子’,实际上是没有人将她评等交流的存在的。很多时候,自己在那些男人眼里,就是一个漂亮的花瓶。

    至于跳舞、拉琴?这些技能在男人眼中根本不算正经玩意儿,就和花瓶上的装饰图样一样。

    上辈子红妃不见得喜欢和朋友们掉书袋,也没人觉得能够和别人交流时政、历史常识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在键政时代,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个...但想不想做这件事,和能不能做这件事,是两回事。

    在这个世界,她很多时候是没得选的。

    若不是偶尔还能与一些此时的社会精英谈一点儿不着边际的东西,她都要以为自己已经是个所见只在眼前的傻瓜了。

    “并非如此,说起来也是罗马盛极而衰,后经过许多事,分裂为东罗马与西罗马。西罗马便是如今所谓‘大秦’,至于东罗马,已然逐渐消亡,为当初罗马眼中的北方蛮族‘日耳曼’所灭。日耳曼那时有许多类似部落的国家,其中最强者后来成为佛朗吉。”

    “佛朗吉传至国主‘查理曼’时,空前强盛,后查理曼死后路易继位,路易死前才有分封三子之事。只是中佛朗吉渐渐为西佛朗吉与东佛朗吉吞并,此后东佛朗吉越发强盛,其势力范围甚至笼罩景国,景国教宗约翰为其加‘罗马皇帝’位,这才有了罗马之称。”

    听到这里,其实众人已经有些糊涂了,不是红妃说的有什么问题,而是这简单的言语里已经透露出了和华夏完全不同的政治生态。

    朱英似乎对此很有兴趣的样子,问道:“这怎么说,怎么要景国教宗为其加‘皇帝’位?难不成景国教宗还是极西诸国共主不成?”

    “此言不中,亦不远。”红妃有点儿头疼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