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章 秦嬷嬷前面讲的东……(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惠妃娘娘这事,皇上应是介意的。今日来说的是送礼,可看着像是警告。

    夫人,你现在是命妇,又是首辅夫人,日后免不了要进宫,嬷嬷是想让你心里有个底。

    免得遇上了,才手忙脚乱,遭了别人的道。

    说句大不敬的话,这事一个处理不好,丢官下牢都是小事。

    这满京城,盯着大人的不在少数。”

    秦嬷嬷语重心长地一字一句地叮嘱到。

    谢临安这么年轻坐到首辅的位置,又替皇帝处理了不少事,想拉他下马的人,可是排着队的。

    他自己原本是干干净净的,谢家又都是纯臣,唯一的问题就出在这惠妃身上。

    只要有人盯准了这一点,一个不慎,这就是个死穴。

    谢临安为人谨慎,处事滴水不漏,她不怕,她就怕有人从宋引玉入手。

    夫人年纪小,又不谙世事,她是怕她将来遭人算计。

    秦嬷嬷良苦用心,宋引玉知道。

    而她的担忧也不是没由来的,在书中的确有人三番两次想设计原女主和谢临安。

    可以说后来皇帝和他彻底离了心,也少不了这些算计。

    皇帝自己易燥易怒,疑心病重虽然心里清楚谢临安不是那样的人,可心里的疙瘩始终解不开。

    谢临安后面还是被他调离了京城,那时谢临安已经重病缠身,结果还没走到任上就病死在了半路。

    谢临安死讯传回京城没多久,彼时已经是皇后的原女主,和皇帝彻底决裂,两人之间的裂缝不可修复,最终走向了be的结局。

    可以说,谢临安的死只是个导火索,但也不是本质问题,更多是男女主本身性格不相和,老是争锋相对,谁也不服软,矛盾没有得到调和才成了这样。

    起码全书中,谢临安除了在原女主进宫前两人有一段情,那时经常见面。但自从女主进宫后,两人直到谢临安死都没有再也见过面。

    更谈不上私情。

    依宋引玉来看,谢临安不是那种儿女情长的人,他其实更多的心力都放在了为国为民上。

    虽然他的人生很短,可他为了整个大晋所做的贡献那绝对是不可磨灭的。

    情爱不是他的全部,黎民百姓才是。

    这样的人又怎么会和皇帝的女人搅和在一起。

    宋引玉一直觉得谢临安最后抑郁而终未必是因为女主,更多的可能是皇帝的猜忌,离心最后的贬官才是真正凉了他的心。

    想到这些,宋引玉心里有些不舒服。

    但是这些她也不可能跟秦嬷嬷讲,只能自己埋在心里。

    当下便点点头:

    “我知道了嬷嬷,我不会给人做靶子的。”

    “夫人明白就好,你始终要记得,你和大人才是一家人。”

    “嗯。”

    宋引玉轻声应了下。

    秦嬷嬷见宋引玉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心里稍稍放了下心。

    今日回门本来就事多,回府了还遇上这么个糟心事。

    别说宋引玉,秦嬷嬷都有些累了。

    看着宋引玉坐在一旁发呆,她也没多说什么,叹息一声后就出了门。

    ……

    书房内,谢临安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书案上放着一个盒子,那盒子就是刚刚大太监送来的。

    盒子已经被打开,里面放着的却是一本周易。

    书的主人似是极为爱惜,书封上看不见半点污迹,书页平平整整,看起来似是新的一般。

    这本书其实是当初谢临安给惠妃的。

    惠妃出自定国公,定国公乃是武将,但偏偏惠妃喜欢读书。

    她有段时间极喜欢看周易,但周易内容高深,轻易读不懂。

    惠妃自己读着也吃力,终日苦恼。

    谢临安便抽出时间熬了几夜注解了整本周易,给了惠妃。

    便就是这本重新送回他手里的书。

    其实当初他与惠妃之间互赠的不止这本书,还有其他,诸如玉佩,簪子和香囊。

    后来惠妃进宫后,定国公府派人将那些东西还给了他。

    谢临安收到后,连同惠妃赠给他的香囊砚台等物一同都毁了。

    那时他想这些东西,留着都是祸害。

    只是没想到,她还留着这本周易。

    谢临安垂眼看向那本周易,眸光黑沉复杂。

    这本书曾是他的心血他的心意,而今却是他的把柄。

    是帝王给他的警告。

    谢临安见之心寒。

    良久他终是叹息一声,起身将那本周易丢进了炭盆里。

    顷刻间火光跳跃,猩红的火苗一点一点吞噬点书中密密麻麻的墨迹。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