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零年代名义婚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1章 表白(第5/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X光片最后传到沈溪手里,吴铁梅开始说:“胡司令伤在腰椎,弹片已经压迫到神经,导致胡司令行走困难,预计最多三四个月,他会完全失去行走能力。征求过胡司令意见,我们要为他做腰椎手术,只是如果取出弹片的话,势必要切断神经,同样会瘫痪。我请大家来,是想问问大家,取出弹片的话,有没有可能不会瘫痪,完全好转。”

    专家们展开热烈讨论,胡司令就靠着轮椅拷贝,眯着眼睛休息。

    他们讨论了有一个小时,沈溪也插不上什么话,也轮不到她说话,她也昏昏欲睡。

    讨论结果是一致的,就是肯定会瘫痪。

    吴铁梅失望了,可她把专家都请来,已经尽力。她又说:“现在大家商量由谁来手术,如何进行手术。”

    其实这些专家能来并不是看吴铁梅的面子,她的面子没那么大,是这些专家得到上级指示,全力救治胡司令。

    有位专家说:“不考虑手术后果的话,这其实是个比较简单的手术,在座各位都是外科、骨科、神经科专家,只要会做手术,执行这个手术都没有问题。”

    的确如此,不考虑会瘫痪的话,手术很简单。

    这位专家说完话,会议室里安静下来。

    吴铁梅看向一个三四十岁的外科专家,说:“张专家,你可以吗?”

    没人愿意做这个手术的话,吴铁梅只能点将。

    看大家都看她,张专家说“我才当了十几年医生,经验不足,不如由骨科王专家来完成这个手术。”

    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五十多岁的骨科王专家身上,王专家却建议由神经科的专家来做这个手术。

    没人愿意做这个注定失败的手术,就西南军区司令那个火爆性子,谁给他做了手术,以后谁的日子就难过。

    大家推来推去,办公室挺热闹但气氛又有点凝滞。

    胡司令本来在假寐,眉头紧皱,他睁开眼,挑了挑眉毛:“都别推了,一个个磨磨唧唧的,抓阄,抓到谁谁来做手术。”

    会议室里又安静下来,抓阄?也太草率了,不过好像没别的办法,谁都不愿意抓阄抓到自己头上。

    沈溪这时突然站起来说:“吴院长,我愿意给胡司令做这个手术。”

    这话一出,整个办公室哗然,他们都想把手术推到别人头上,没想到一个实习医生说要挑这个担。

    胡司令转头看沈溪,年轻姑娘特别镇定,甚至带着几分自信的神采,让人相信她说的不是一句玩笑话。

    沈戍东听妹妹这样说,着急了,给胡司令做手术可不是闹着玩的,他长臂一伸,从胡司令轮椅后面拉了拉沈溪的后衣襟,示意她坐下,然后他说:“我妹妹是担心胡司令的伤势才这样说,她只是大四来医院实习的学生,并没有相关经验,请各位不要在意她的话。”

    沈戍东跟沈溪各种示意,让她坐下不要说话,沈溪就当没听见。

    吴铁梅也说:“沈溪,我理解你想救治胡司令的心情,可这不是闹着玩的,你还是实习生,就做过一台手术,肯定不能给胡司令手术。”

    这段时间她重点培养沈溪,沈溪一直在跟张主任学习看诊、跟手术,甚至做过一台手术,这个培养速度可以说相当快了。

    这还是因为陆副团跟她打过招呼,说务必培养出一个优秀医生,为地方军医院贡献生力军,她才这样重视沈溪。

    换成别的实习生,哪会有这种待遇?

    但凡沈溪当过两三年医生,会做手术,都可能承担这个手术,可她并没有多少经验。

    沈溪并未坐下,沉着、自信而笃定地说:“我可以学习做手术,给我两个月时间,我肯定能学会,我保证手术成功,能让胡司令站起来,手术之后会跟以前一样健康。”

    胡司令的伤又不致命,可以等上几个月。

    她这话一出口,办公室几乎沸腾起来。

    能让胡司令站起来!

    一个年轻姑娘说她给胡司令做手术,能让胡司令站起来。

    问题是她根本就不会做手术,这不是笑话吗?

    偏偏她又说得那么认真。

    所有视线都集中在沈溪身上。

    沈戍东觉得小妹一向是乖巧靠谱,不知道怎么在这场合说这样的话,他额头上都沁出汗珠来了,直接站起来,去拉沈溪的袖子,想把她带出去。

    沈溪自然知道没有人会相信她,只好又把师傅严岐伯抬出来,她说:“我虽然只是个大四实习生,可我还是严岐伯的弟子,幼年起就跟老先生学中医,最开始胡司令来杭城就是想让严老先生给做手术,严老先生身体不方便,但我可以给胡司令实施这个手术。”

    一把严岐伯抬出来,沈溪感觉大家看她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就是那种“原来她是严岐伯的弟子”的惊讶、羡慕的眼光。

    她师父的名头也太好使了。

    胡司令一直在观察沈溪,他拍了拍手,赞许道:“好,就让沈溪给我做手术。”

    这姑娘特别自信,身上有股冲劲,有股韧劲,像年轻时候的他。

    记得当时他还是个普通士兵,一个毛头小伙子,他们连队牺牲了一半,连长问谁带队去包抄敌人后路,胡司令站了出来,说:“我去。”

    当时的他自己就是这般笃定,这般坚持。胜利打完那场仗,他从普通士兵直接升到副连长。

    战争年代,好多人都是这样拼杀出来的。

    他在沈溪身上看到了同样的品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