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佟贵妃什么时候有喜(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72章 反对(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什么?”佟宝珠不解。

    “倘若贵妃是朕的元后,那就什么都不用考虑,只用开开心心地把孩子生下来。”康熙说完,叹了口气。

    过了片刻,又说道:“朕本来还在想,等你生下孩子后,再跟你算以前那些账。就在今天,朕同庄亲王谈完话,突然不打算再和你算账了。”

    “算什么?”佟宝珠问。

    “很多。”康熙头往她那边靠了靠,看着帐顶,缓声道:“以前,朕总觉得贵妃对不起朕,辜负了朕的深情。不过,现在朕已经理解了贵妃对朕的感情,就如朕对这大清江山一样。虽然心里也没有多爱它,但要对它负责任,要想尽一切办法对它好。只要朕得到了贵妃的爱就行,为何要还去区分究竟是怎样的爱?”

    佟宝珠道:“不一样啊!”

    “怎么不一样?”康熙扭头看她。

    佟宝珠道:“皇上是责任,臣妾是迫不得已。臣妾为了自己的安稳生活,不得不如此。如果可以随心选择,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什么铁帽子王,镶红旗旗主,臣妾不稀罕!臣妾只是想让皇上知道,为了皇上不变心,就是亲儿子,臣妾也能舍得出去。因为皇上一旦变心,臣妾的日子就难熬了。”

    康熙:“……”他在她心里,真就是个薄情寡义之人吗?心里真就只有利益没有真情?

    康熙沉默了一会儿后,问道:“那日,贵妃是真想出城,然后一去不复返?”

    佟宝珠:“皇上心里一直有答案,为何还要问我。臣妾的答案,就是皇上心里想的答案。”

    康熙:“……”

    康熙一晚上没睡好,次日上早朝之前,问佟宝珠:“贵妃一直对朕有怨是吗?朕不是向您道过歉了嘛,你怎么还对以前的事耿耿于怀。”

    佟宝珠:“不是啊!臣妾只是在试探皇上的底线。”

    康熙:“……”贵妃的心思太多,不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庄亲王回府之后,并未对府里的人透露过继之事。一是皇后还没生呢,二是他总觉得这件事在空中飘着,不那么真实。

    回去之后,便又睡了。

    这次睡,与前几日似睡非睡,似醒似醒不同。这次睡的很香,直到次日早上才醒。

    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一张大笑脸。

    “王兄,你终于醒了。“纯亲王呲着牙笑。然后迫不及待地问,“皇上真的说,等皇后生了,把孩子过继给王兄?”

    庄亲王看了一会儿纯亲王,又看看旁边一脸喜气的福晋,又看向纯亲王:“你听谁说的?”

    纯亲王一拍床沿,哈哈笑道:“还真是啊!弟弟不大相信,又不敢去问皇兄。从昨个儿到现在,弟弟都来三趟了,您一直睡着,我急得想把您摇醒。”

    什么稀奇事,只要让纯亲王知道,就会见报。

    次日,太子看着头条消息“万岁爷要把嫡子赏给庄亲王啦”,吓得他呼吸一窒。再往下一看,才发现不是说自己,而是说未来的嫡子。他思索了一会儿后,快步出了毓庆宫。

    到了乾清宫门前,看到四阿哥和八阿哥已经在抱厦里候着了。

    二人向太子见礼后,八阿哥先开了口:“二哥看到今日的报纸了?”

    太子点点头。

    八阿哥道:“不能把我们的弟弟给别人!即使皇阿玛已经决定了,我们也要坚决反对。”语气是少见的强硬。

    候立在一边的黄忠听到他们的谈话,走过来分别向三位主子爷打了个千后,低声道:“十年前,纯亲王病重,眼看着是要不行了。万岁爷想要宽纯亲王的心,准备把四爷过继给他冲喜,被娘娘阻止了。”

    面对三人齐刷刷的目光,黄忠的声音更低了些,“娘娘另出了一个主意,让纯亲王出去散散心。这件差事,是奴才去向纯亲王传的话。当时宫门已经关了,奴才当晚没能回来。”

    三个人听出了黄忠话里的意思,这是暗示他们,皇阿玛的话,也不是不能收回。

    “黄谙达也是来求见皇阿玛?”四阿哥问。

    “回四爷的话,是的。”黄忠笑道:“娘娘打定了主意,近期不打算迁宫。奴才来请示万岁爷,是不是把居住在承乾宫后殿的章佳小主和十三阿哥移去别宫。”担心他们会想,这是在撵人,又道,“景阳宫和咸福宫的主殿都空着呢,还有抚辰殿和建福宫都收拾出来了,章佳小主虽然是贵人,但身边不是有十三爷。按礼说,也有资格位居一宫。这是奴才的想法,如何决定,还要请示万岁爷。”

    殿内,康熙从窗户缝里,看着立在寒风中的三个儿子。吩咐身边的宫人:“让黄忠先进来。等外面凑够五位阿哥的时候,再让他们一起进来。”

    黄忠进殿,打下马蹄袖跪礼,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康熙先问道:“刚才你同他们说什么?”

    黄忠笑着回话:“四爷问奴才来求见主子爷是什么事,是不是皇贵妃哪里不妥了。奴才就把来意,告诉了几位爷。”

    “哦?什么事?”康熙问。待听了黄忠的述说之后,道:“让章佳氏迁去永和宫的后殿同顺斋。”又解释,“好让小十三和小十四一起玩儿。”

    黄忠应话后,装着顺话一问的样子,说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主子爷,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康熙斜了黄忠一眼。这人若是别宫的奴才,就让他把“不知当讲不当讲”的话,憋死在肚里。

    可这人是承乾宫的,就另当别论了。

    “讲吧。”

    黄忠小心翼翼地说:“娘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