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宦为我点朱砂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 灾祸(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自湖上采莲后, 扶欢近日来总爱胡思乱想。她知道了一个被小心翼翼隐瞒着的秘密,她需要保守这个秘密。

    往年行宫避暑皇帝大约会在行宫住上三四个月,等暑气消去, 天气转凉才会回京。只是这次却没如此。

    今年大概是不平顺的,即便在行宫, 扶欢也能隐约听闻外头的传言,南边发了洪水, 数万良田毁于一旦,更不要说百姓,流离失所。其实在行宫连绵落雨的那段时日, 她就有了这种担心, 雨水繁多, 河堤绝坝, 向来都是连在一块。而江南鱼米之乡, 良田被淹,只怕冬日会更加难熬。

    除了天灾,人祸也起。安分了几年的胡虏在北疆蠢蠢欲动, 听说已经同大宣的军队打了一仗, 竟夺去了一座要塞小城。

    “湖心映月”几日来都没有了丝竹之声,这两件事搅得皇帝焦头烂额,再也不能在行宫里安逸下去, 只能匆匆起驾回京。

    回去没有来时那么轻松,连前头飘摇的杏黄旗帜都沾染上几分匆匆的味道。

    扶欢在车厢中同晴晚说:“福庆曾同我说过, 他是家中遭了灾才进宫的,若是南方洪水再肆虐下去,又会产生多少个福庆。”

    如若不是家中实在艰难,谁会舍去做人的尊严, 进宫做太监呢。

    “天灾如此,老天爷要发难,谁也拦不住。”晴晚道,“皇上定会想法子处理,殿下也不必过于忧心。”

    可是如何能不忧心。

    扶欢道:“听闻皇后已下了懿旨,后宫用度,一应缩减,回去之后,毓秀宫的用度也比照着缩减。”她是皇帝亲妹,有封号的长公主,皇后虽是后宫之主,对于扶欢这边,却也不大能管到。

    晴晚急忙应是。

    扶欢叹气,后宫缩减用度只能是杯水车薪,最要紧的还是皇兄那边,能商讨出对策,赈灾安民才是良策。

    织锦绣竹的车帘被一路猎猎的风扬起,扶欢按下车帘,余光却看到宋妃的车马往前过去。再往前,便是御驾。

    几乎每日,到了傍晚时分,宋妃那边的车马都会过来,已经是频繁的程度。可以说是宠爱过盛,荣宠加身。

    御帐中灯火昏暗,只能勉强看清人的轮廓。路总管特意嘱咐了伺候的太监,不能点太多的蜡烛,免得圣上恼怒。

    燕重殷放下软鞭,伺候的人都被他赶了出去,御帐中就只剩他,还有——他垂下眼,姿容清丽的女子跪趴在地上,身上伤痕累累,血色透过布料,几乎将她的衣衫也染成鲜艳的血色。她此时早已失去初见的容色惊艳,只余惶惶恐惧。

    燕重殷此时也没有软语安慰的心思,知道前朝那些糟心的消息后,他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躁郁和疯狂充斥了他身上每一处,连这般发泄过后也只是消减了一点。

    他将软鞭重重地摔在地上,扬声叫人:“慕卿,快,叫厂臣进来,朕要见厂臣。”

    空寂的御帐里终于有了动静,低眉顺目的宫人扶起还跪趴在地,已经没有气力的宋妃,另有宫人将一盏盏宫灯点亮。待御帐中终于亮起,慕卿掀开帐帘,走到皇帝面前。

    “厂臣。”皇帝恍若见到了救命稻草一般,重重地抓住他的手腕。

    “慕卿……厂臣”他混乱地叫着,“朕还是焦虑,那些奏折回报,大臣话语,一直在朕的脑袋回响,他们骂朕昏君,为政不仁才惹来上天责罚。”

    “洪灾,兵侵,都是上天的惩罚。”

    慕卿看着皇帝,眼神平静无波,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淡漠,仿若眼前的人只是一个发疯的蝼蚁,而人,是不会对蝼蚁产生同情。可是单单只听他的声音,又会觉得眼睛所看到的只是错觉。

    “陛下定是忧心国事,太过操劳才会生出幻觉。眼下已有了对策,待回京后,陛下就将这些交给臣。”慕卿抬起眼,语气更谦恭了,“陛下无须忧心,臣会解决好的。”

    慕卿身上似有若无的沉水香让皇帝渐渐平静下来,昏沉暴戾的头脑也能塞进一点清明。

    “爱卿有才。”皇帝手上的力道很大,几乎要将慕卿的骨头捏碎一样,但面前样貌清俊秀逸的权宦连眼角的弧度都没波动一分。

    “朕信爱卿。”皇帝这样恳切道,就如同他每次派慕卿去做那些他不能亲手所做的事之前那样恳切地说道。

    抵达上京那日,仍是下起了雨,雨不大,细细密密地下一阵停一阵。但因为南方洪灾的消息,这不大的雨也成了忧愁。

    入宫时,扶欢就听说了,太后在慈宁宫将小佛堂重新开起,日日为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诵经祈福,听说不日还要去往护国寺,捐上香油钱,为佛祖重塑金身。从很久很久之前,贵妃身染重病时,扶欢就已经不信神佛了。若神佛真有灵,为何无法听到她当时每时每分乞求的心愿,还是让她的母妃撒手人寰。

    后来才知晓,神佛之说只是世人求个心安。

    扶欢这时在想,日日吃斋念佛,捐钱塑金身,还不若将钱财换斗米,为灾民施粥。但后宫里,连太后也开始祈福,剩下的女眷又有哪个能比太后更高贵,自然是唯太后马首是瞻,个个也都吃斋念佛,祈福大宣了。

    扶欢的毓秀宫没有佛堂,宫中嫔妃若要拜佛,只能去英华殿。扶欢随着太后在慈宁宫里念过一天佛后,再去诵经祈祷便是去英华殿。可英华殿此时也不是清净的场所,几乎日日都有嫔妃驻足。

    扶欢本也不是诚心,隔个三两日,尽量挑选人少时去。但是她却将岁禄与首饰攒起来。

    作为公主,还未出阁,她几乎没有要花银子的地方,日常赏人都用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