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他?呵。”
曹操冷笑一声,伸手把自己的马跳了出来:“自己不好好管管自己,反而来说别人家太好了惹着他的眼睛,这种人虽然算不上你东家我第一次见,但还是不得不说这样一人能做到州牧当真了不起。”
“听闻,他想将徐州给刘备。”
“……”
姚珞也没管曹操的表情,只是表情平淡地推出了自己的车:“成天标榜自己是大汉忠臣,这不就找到了命中注定的主公了嘛。”
本来只是有那么一点不满,现在这种不满瞬间让曹操恨不得掀了棋盘。不过看着面前是姚珞曹操还是忍了忍,最后声音都变得低沉许多:“今上可还没死呢。”
“是啊,今上还活着呢。”
小皇帝还活着,公孙瓒前两年就急吼吼地要推刘虞当皇帝,陶谦现在更是选了刘备作为投资对象。这意思是什么还不清楚么?真当大家都是傻子啊。
“刘备。”
姚珞轻轻地笑了起来,伸手将自己的车啃掉了曹操的一个兵:“陶谦给,他敢要,他能要么?”
徐州现在的情况反而是兖州最清楚,陶谦现在基本压不住整个徐州境内,徐州不少郡县都想归附曹操,这两天沛郡彭城更是嘚瑟得和什么似的。陶谦重病无法料理庶务,再加上他又不可能把徐州牧这个职位传给自己儿子,那么只有两种做法。
一种让朝廷派人来,一种就是把徐州给一个宗室,让这位宗室来管徐州。
那陶谦可就来劲了,闲散的宗室扒拉一圈,可不就看上刘备了么。
“要我说,徐州给刘备还不如给刘小曲呢。刘小曲可是正儿八经上任济南王的孙子,那是绝对的宗室,可比中山靖王几百个娃清楚多了。”
“确实。”
曹操低低开口,看着姚珞时多了点笑:“你说,若是徐州牧让刘曲来,如何?”
“……”
她就这么随口一说,老板你居然当真了啊??
目瞪口呆地看着好像在思考这件事情能不能操作的曹操,姚珞棋也不下了,整个人都慌张起来:“那不行吧东家?刘小曲加冠才几年啊,军中也没打出名声来,怎么……”
“举孝廉。”
轻飘飘的三个字让姚珞瞬间僵住,曹操依旧注视着眼前的棋盘,声音里多了点沉重:“阿珞,我一直在想如今兖州基本没了举孝廉,到底是好,还是不好。”
沉默地摸着手中棋子,姚珞也慢慢放松下来,声音里多了点苦涩:“您觉得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好在能够让自己想要提拔的人不被埋没,不好在太多的人被埋没。”
其实举孝廉这件事情并不是如同后世所看得那样“我看你挺孝顺老妈家里也没啥钱啊那就你了”,举孝廉有一套还算成熟的机制,提拔这些孝廉的人也大多识字知书,他们点头提拔的人,首先第一点肯定是认字的。
只不过单单“认字”这点,就已经把所有普通老百姓排除在外。然而现在的兖州不需要首先筛选人认不认字——因为在姚珞不懈努力之下,济南扫盲工作已经可以说基本完成,兖州大部分地方也都一样,识字这点已经不再是“孝廉”的分界线。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能够体现出个人水平的选拔。而这种选拔,就是如今六月的“兖州考”、考入官场之后的文官武考、武官文考、以及士兵文考。
大量的中部人才被选□□,同时也有不少人能够进入廪丘学馆深造。印刷术的《熹平石经》初平四年本、《熹平经注》、以及被印刷出来的《论语》、《春秋》、蔡琰带回来的万卷书籍已经在她督查下即将建成的廪丘书馆,甚至于已经吸引到了一批世家子。
“兖州是这样,但别的地方不是。”
曹操的声音很轻,却又带着深深的迷茫:“我在想以后,兖州以后如果再回到原本的举孝廉,我应当是忍不下去的,那些见过了兖州的人也是忍不下去的。但是……”
他若是要保持这样的兖州模式,就基本是和在长安的小皇帝所坚持的举孝廉作对。但明明兖州更好,却依旧要继续“举孝廉”。如此一来,他又要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汉室?
“但就算如此,该做的还是应该做。”
曹操稳稳地将手再度抬起,让自己的马越过了面前的楚河汉界:“穷则变,变则通,若是因为变通反而不去选上道,依旧坚持原先穷途,那此人只能说是非人罢了。”
“东家。”
“嗯?”
犹豫片刻后姚珞还是没有把祢衡的事情给说出来,只是微微扬起一个笑脸,表情里多了点揶揄:“您也不用担,刘备他过不去的。”
刘备被卡在了平原国,尤其是现在公孙瓒还在和袁绍几乎天天在撕着打来打去,他想跑都没法跑。要知道他可是被姚珞好声劝着“不要与残暴之人为伍”,却因为“同窗情谊”必须要跟着公孙瓒的重情义之人。
这样一个重情义的人,怎么可以弃同窗于不顾,反而去接手陶谦的徐州呢?
既然刘备这儿赶不过来,等着接徐州的人大把大把多得是,陶谦你还想让谁来拿这个徐州?
现在连彭城都在兖州手里,就算再来一个州牧,徐州也迟早就是曹操的。更不用说他现在手下还有放出叛逃谣言却真没叛、仿佛真的转性跟他干活的吕布,临朐也在他手中,真要打起来只要沿沂水一路而下,彭城再攻往下邳,南北夹击着简直不能更方便。
兖州与徐州陷入了诡异而平静的对峙之中,袁绍和公孙瓒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