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多子多福(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1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默而言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儿。

    对张樱而言,港口增多,她能安排出海的船只也可以相应增多,可运送的商品增多,赚的钱自然也会增多。

    当然,她能给默默准备的物资同样会增加不少。

    而对默默而言,朝廷在这种时候开海禁,短时间内这几个省份必然热闹非凡,她想要乘船离开大清境内就变得容易了很多,而且张樱能出海的船只变多,同样也意味着默默能带出去的人手也跟着增多了。

    这可是好事儿。

    虽然短时间内,默默还不能出海。

    因为在他们一行人抵达科尔沁之前,她那位额驸的其他几个儿子也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竟然带着人出来迎接,以至于原本只差一口气儿的老郡王直接被他们夺了过去。

    若非默默带去的太医见势不妙立刻给那位老郡王解了毒,只怕那位世子下毒之事儿就要暴露了。

    而一旦暴露,默默相信那位世子绝对不可能放过自己。

    但到底中毒时间太久,那位郡王解了毒也仍旧昏昏沉

    沉,估计没几个月好活了,所以那位老郡王的几个儿子干脆不管自己的阿布,全都陷入了争权夺利之中,一时间意外频发,每天都有人死。

    默默到底是公主,一开始并未受到牵连。

    但等有人发现那位世子来找过默默之后,就有人将目光放在了她这个背景板公主身上。

    短短半个月内,默默竟也遇到了三次袭击。

    虽然都不致命,虽然都被喃喃及时化解,虽然出手的就那两三个人而已,但……

    默默本来根本没打算插手这一家子的事儿,如今也被激出了火气,于是也干脆加入其中,一边让太医吊着老郡王的命,一边趁着局势混乱在其中挑拨离间,快速发展势力收拢人手。

    等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默默才站出来扶持最年幼的那个孩子继承了郡王之位——

    哦,老郡王在局势初步稳定下来后,就直接被停了药,不到半个月就没了。

    年幼的郡王不懂政治,其母又因为难产早逝,默默直接接手了这个便宜儿子,成了科尔沁最年轻的掌权者。

    蒙古这边一片平和,且早已归附大清,默默对此没什么兴趣。

    但她若要离开,总该给这个小郡王找一个合适的监护人不是?所以她只得将离开蒙古的时间往后延迟了一个月。

    ……

    雍正开海禁对张樱与默默而言是好事儿,对其他人而言同样是好事儿。

    毕竟海运赚钱几乎已经是达官贵人们人尽皆知的赚钱秘籍,之前康熙禁止前往南洋贸易的时候就有不少尝到了甜头的官员希望其收回成命,最后的结果却……

    但如今开了海禁,所有人自然一拥而上。

    几个开了海禁的省份在段时间内,竟然变得热闹起来,码头边更是人来人往,人头攒动。

    但与海边热闹的景象相比,朝中的氛围就显得有些沉闷了。

    一开始还是很火热的,但在雍正突然对恒亲王允祺的长子弘升出手,直接削掉了弘升的世子之位后,这火热的气氛便瞬间冷却下来。

    说来这弘升也算是咎由自取——

    要知道,在康熙所有年长的儿子当中,雍正唯二没有意见的就是被太后养大的老五,以及腿有残疾的老七

    了。雍正为了展示自己的兄弟情深,也从未对这两个兄弟出手。

    他不但没有对这两个弟弟出手,还给了这两个弟弟的儿子一个朝中职位。

    要知道,多少王爷都还只是在家吃食俸,在朝中根本没有实权职位呢,即便雍正给这两位王爷的儿子的职位不算多高,至少也有了几分实权在手不是?

    然后,这个弘升竟然渎职。

    上值时间,提前下班儿跑出去寻欢作乐,然后被人告发了。

    雍正只觉得自己一片好心被辜负,于是不但罢了他的官儿,还削了他的世子之位,将人直接扔给恒亲王允祺“在家严加看管与教导”。

    虽然此事儿与其他人无关吧,但所有人难免想到雍正之前毫不客气的“抄抄抄”,心情自然冷静下来。

    而在之后,又一件大事儿发生了——

    荣太妃马佳氏没了。

    荣太妃母子与雍正都没什么矛盾,所以这场丧礼雍正仍是命人按照良妃规格大办,不曾克扣一分。

    荣太妃只有老三这一个儿子,母子感情极深,荣太妃去后,老三大病一场。

    雍正倒也体谅,给他放了个长假。

    而在荣太妃去世不久,钱家传来喜讯,大房的嫡次女马上就要出嫁了——

    顾答应一案发生后,雍正虽然看在张樱的面子上没有处置了钱家姑娘,但对其态度称得上是厌恶至极。

    钱亿将雍正的态度看在眼里,加上也厌烦这个孙女儿不停地找事儿,于是回到家就立刻做下决定,要将这个孙女儿嫁回江南,让她再也没办法回到京城,这样才能避免这个蠢货又干出什么事儿牵连了整个钱家。

    因为钱家姑娘这次办的事儿实在太蠢太出格,即便是往日疼她如命的钱家大表嫂都对其失望之极,虽然伤心,却也点头同意了钱亿的安排。

    钱家姑娘即便百般哀求,甚至不惜以绝食抗议,但最后仍旧被强行送上了花轿。

    这门婚事办得仓促,但该有的东西也都有,不曾委屈了她。

    而张樱得到消息后,也让老獒代她去参加了婚礼。

    但,也就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