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古穿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九章 叹叹叹(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唐月风云》的原著小说在晋江很火,是去年的金榜第一。

    光它的原著粉,就有好几百万。

    本来原著粉就不支持《唐月风云》影视化,纷纷抗议导演的选角。

    除了影帝傅晗日,其他演员在他们看来都是辣鸡。

    尤其是戚临清饰演的高兰锡,虽然出场次数寥寥无几,但由于作者点到为止的清雅形象刻画,使他成为了原著粉心中白月光一般的存在。

    就像现在,还没看到第四集 戚临清出场的部分,这群不满的粉丝就已经纷纷在弹幕上留言。

    [戚临清滚出《唐月风云》!]

    [他根本不配饰演高兰锡]

    [我觉得还好吧,上次看他的古装扮相也很帅啊]

    [那又怎样,他的演技肯定烂得一批]

    [我心目中的高兰锡与他格格不入好吗,真不知道导演是怎么眼瞎了选的角色]

    [有后台真好]

    ……

    然而越到后面,发这种弹幕的人越少。

    甚至画面跳转到戚临清出场那一幕时,类似的抗议声已经完全销声匿迹。

    ——只剩下惊叹与赞美。

    画面里的戚临清身着白袍,黑发披散在肩头,面色瓷美如玉。他周身上下萦绕着一股说不出的清雅脱俗之气,与《变形计》中那个畏畏缩缩的贫穷少年完全判若两人。

    弹幕疯狂刷屏。

    [啊啊啊啊清清好帅!]

    [救命,从今天起我要从妈粉转变成女友粉了]

    [戚临清也太适合古装了吧]

    [他简直就像个古代人]

    [这气质,绝了]

    [求求他多演点古装剧!!!呜呜呜]

    [光这张脸还不够吗?]

    [我觉得他的长相完全可以胜任高兰锡的角色]

    [高兰锡再世,恐怕也不过如此]

    [那些原著粉喷过头了我jio得]

    [导演选角明明还是很良心的好嘛。我看跟他比起来,戚乐乐才不配饰演李天瑜]

    [没错,李天瑜在小说里那么英俊潇洒。。戚乐乐又矮又娘]

    [可能我老了,不懂现在的审美了]

    ……

    画面再一跳转,到了戚临清饮酒挥墨作画的场景。

    少年垂眸,安静的侧脸特写放大出现时,弹幕们癫狂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太帅了]

    [我直接当场去世]

    戚临清挺直背脊,面色肃然,紧紧盯着画纸的黑眸里星海翻涌。

    镜头全程记录了他画画的场景,全身、半身,再切换到细节部分。连他手背虎口处的红色小痣都被拍得一清二楚。

    [卧槽,戚临清画画气势好强啊]

    [我隔着屏幕都被震撼到了]

    [xswl旁边戚乐乐都看呆了哈哈哈哈哈]

    而按照剧情发展,戚乐乐饰演的李天瑜结结巴巴地挤出了一句台词:

    “画、画得真好……”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家人们我被戚乐乐整得爆笑如雷了]

    [我记得原著小说里的台词不是这样的?]

    [戚乐乐忘词了吧]

    [他这个童星演员在戚临清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反而是一种被碾压的状态]

    [+1]

    [我也觉得]

    [前面批评戚临清的原著粉不吭声了]

    [他们可能要转移阵地开始骂戚乐乐了]

    [笑死]

    [有没有懂国画的科普一下戚临清画的咋样啊]

    [我们这些业余人士真看不懂]

    [不明觉厉]

    [不明觉厉+1]

    [我就是学国画的!戚临清这幅山水画真的绝绝子,不愧是能拿下全国墨杯国画大赛的高手]

    [你截图放大仔细看他画的上色和笔法,分明是之前全国书画协会闹得沸沸扬扬的傅易失传技法]

    [感觉他画的比我老师还牛……]

    [卧槽,这么厉害的吗]

    [@之前说他只不过参加青少年国画大赛的键盘侠们,被打脸的感觉爽吗?]

    ……

    戚家。

    燕琼芳也在准时收看《唐月风云》,给自己的儿子们捧场。

    “乐乐太优秀了,他的演技非常出色。”她边看边抽纸巾擦泪。

    戚英俊嘟囔了一句:“我怎么觉得一般。”

    戚徽对此并不表态。他一贯不喜欢见孩子进娱乐圈,戚乐乐不是亲生的倒无所谓,但他对戚临清参演这部剧私下里颇有微词。

    跳着看到第四集 时,燕琼芳惊呆了。

    毫无演戏经验的戚临清竟然直接在镜头前把戚乐乐完全碾压!

    戚英俊看得十分激动,甚至忍不住开了罐啤酒庆祝。

    “临清演得真好!”

    ……

    与此同时。

    高阔一家人也坐在电视机前。

    高教授和妻子刚从美国回来,看国内的电视剧十分新鲜。

    高教授正在看点播的新剧《唐月风云》,这部剧里头有国画相关的内容,他看得津津有味。

    尤其是男二李天瑜画的《百鸟离翠》。

    尽管高教授一眼就看出了它是仿画,但却发现其意境笔法却比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