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死后我又叒叕爆红了[古穿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咪咪咪(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燕襄当天晚上就去找了燕琼芳。

    他知道戚家现在让戚临清就读B市国际中学,是打算未来送这孩子出国留学。

    假如他没有发现对方的这份国画天赋,或许戚临清会就读金融、企业管理,毕业后像戚英俊一样进入集团工作。

    但现在情况不同。

    燕襄听戚临清自己说,他本人也非常喜欢国画。

    燕襄告诉女儿,“你应该让他继续学习国画,报考美术大学。我看清美就不错。”

    燕琼芳懵了一下,没想到老爷子又重新关心起戚临清了。

    她觉得燕襄说的很有道理,既然孩子有这天赋,确实应该好好培养。

    不过。

    燕琼芳面色稍显犹豫,“我可能得问问孩子他爸。”

    戚家一向是小事随她,大事由戚徽做决定。

    去年戚乐乐说想学演戏报考北影。

    当时燕琼芳是同意的,她本身也希望孩子在娱乐圈闯出更大名堂,这样自己脸上也有面儿。

    但却被戚徽一口否决。

    燕襄冷哼,“他要是敢拒绝,我就让我在部队的学生连夜开直升飞机把临清接走。”

    燕琼芳吓了一跳,老爷子以前不是最讨厌动用私人关系吗?

    燕襄:“戚徽如果不想出学费,没关系,我来出。以后临清的生活费、零用钱,甚至他以后婚房,我都可以替他支付。我只想要让他不必为钱担忧,好好画画,在这行走得更远。”

    他把大部分可能遇到的障碍都提前算好了。

    燕琼芳勉强笑了笑,说:“不至于吧...戚徽他不像这种人。”

    燕襄吹胡子瞪眼,“你又知道了?当初他差点和秘书出轨的时候你怎么不说话?”

    燕琼芳顿时哑然,她无法反驳老爷子,只好去找戚徽商量这事。

    戚徽想也不想,怒道:

    “你爸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怎么可能会克扣临清的学费?!”

    燕琼芳:“那你同意临清去学画画吗?”

    戚徽沉默了。

    老实说,他不愿意。

    在他的思想观念里,学艺术这些就是玩玩而已,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虽然以后集团有大儿子撑着,但他早就看出大儿子并不喜欢戚临清。

    戚英俊太宠乐乐了。以至于让戚徽产生了一种自己以后走后,这个儿子甚至会把家业拱手送给对方的错觉。

    那时戚临清又该怎么办?就算继承大量财产,他没有守住这份财富的能力,最后迟早会被散尽。

    老爷子嘴上说得这么好听,但毕竟年纪大了,人没了以后谁又能给戚临清撑腰?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靠山。

    在戚徽的计划里,还是想让这个孩子去学金融,慢慢积累本事再自己独立起来。

    “再看吧。”戚徽含糊道:“他才高二,现在想这些还早。”

    燕琼芳还想再说什么。

    戚徽:“临清也只是在市比赛上拿了个奖罢了。如果他能拿到省比赛,乃至全国比赛第一,我肯定马上请来最好的老师让他去学艺术。”

    燕琼芳:“...那好吧。”

    归根结底,她也觉得这孩子的国画天赋并不像老爷子说的那样夸张。

    次日下午,戚家人准备回B市。

    临走前,燕襄给戚临清塞了一个纸袋,轻飘飘道:“一些你可能用上的东西,等下再打开看。”

    戚临清还想推拒,却被老爷子不容置疑地连人带袋塞到车上。

    燕琼芳和戚英俊在一旁看得有些尴尬。谁让燕襄偏心得实在太过明显,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只送戚临清礼物,也没见他给戚乐乐准备什么东西。

    但戚乐乐表情开朗,似乎并不介怀。

    等到了车上。

    戚临清打开袋子,看到里头包装精致的几个长盒时,一怔。

    金品纯羊毫,莱州李振华牌散卓狼毫,宴海清河紫毫……

    这些都是价格相当昂贵的毛笔——他上次逛店的时候看到过,虽见猎心喜,却奈何囊中羞涩买不起。

    袋子底部还有用原匣收储的墨块,一张硬卡片和便签纸。

    戚临清拿起卡,看到上面建设银.行的标志,当即猜到这应该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银.行卡。

    纸上龙飞凤舞写着几个遒劲大字:密码是你生日,拿去买点好纸,牛奶水果,别亏待了自己。

    戚临清久久端详着这行字,心中有些触动。

    他心中莫名产生了一种不知身在今夕何夕的恍惚感,下意识想起自己的爷爷。

    他的爷爷曾是宫廷画家,后来由于某些原因隐居乡下,靠润笔糊口养他长大。

    每回爷爷也是给他一串铜板,让他自己去集市上买好吃的,顺便再买几封熟宣回家。

    ……

    一晃几日过去,戚临清每天都会早起研磨画画。

    这是一个画家的基本功。

    民间画工教徒弟时总会他们早晨先研出一池墨,预备创作时使用。这样与其说是研磨,倒不如说是研人。长期以往锻炼腕力和臂肘,对作画很有帮忙。

    戚临清在用燕老爷子送的那块好墨,慢研、轻研,水分把墨靠砚石的一面浸泡得较软,然后再忽然加速,墨汁就容易研得浓稠,还没有任何渣滓。

    虽然他具体不知道这块墨价值几何,但从它细腻滋润的触感,又泛紫光,“漱金”、“填青”这些方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