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易生原本一个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6章 Ch. 126(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126.1 尾声(上)

    韩愔走后,项易生依旧住在那间离公司很近的公寓。之后他每天都泡在公司里,一周七天,一天工作将近二十个小时,仿佛回到了之前那段痛苦的岁月。

    不过这次项易生删除了程海伦的联系方式,没有再找心理医生,也没有任何过激的行为。

    他就像一个爱加班的职员一样生活,兢兢业业为了项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韩愔走后的第二年,项易生创建了一个小易基金会,他用肖汉娜的护照登记了创始人。不过法律文件需要人签署,所以小易基金会的正式创始人是肖汉娜和项易生,也有地方写的是,肖汉娜与项易生夫妇。

    项易生把阿马尔菲海岸边的那处庄园和柠檬园都卖了,作为他们一起投入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就像他曾经答应韩愔的那样,项易生在纽约华尔街的项氏海外总部附近买下另一栋楼作为小易基金会的总部,并在门口标上了气气派派的韩氏集团几个大字。

    小易基金会的全部运作资金由私人资产与社会捐赠组成,资金总共分为三部分用途。

    第一部 分作为医药行业的科研资金,鼓励年轻的科学家们创新更多电子医疗产品。就像韩小易帮项易生牵线搭桥完成的胎盘病灶成像项目一样,小易基金会志在帮助世界各地更多低收入人群,让那些没有充足健康资源的地方能有机会在网络的扶持下接触低价且前沿的医疗技术。

    第二部 分资金支援着世界各地那些帮助缓解、同时让人们重视全球变暖问题的非政府非营利公益组织。那段和韩小易重逢后在南极与世隔绝的日子,是项易生这辈子最想重活一遍的时光。他希望每年的天灾都可以减少,冰川不再融化,极地的动物们也可以一直在雪地里开心地拉着屎抓着鱼安居乐业。

    项易生用最后一部分资金设立了一项“汉娜奖学金”,基金会与当地各个医院联网建立合作,专门帮助家人罹患重病并因经济负担无法继续读书的学生完成学业。奖学金的申请网站上写了一行字:“希望所有年轻人都不必因此改变一生。”

    韩愔生前留下的全部积蓄都投入了这里。

    由于项氏的研发团队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在电子医疗领域做出了一些突破,再加上小易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几年下来肖汉娜和项易生的名字渐渐被更多人熟知。他们一起被福布斯选入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慈善家行列。

    不过他们夫妇似乎不爱这些虚名,从没在任何公共场合现身接受表彰或采访。久而久之不知是受了压力还是失了兴趣,好奇的媒体便不再打探这两位小易基金会背后的神秘人。

    韩愔走后的第六年,项氏研发部与海内外顶尖科研大学的合作已经稳定。项易生决定放手集团在国内的业务,把全部时间都投在了小易基金会的运营上。

    项易生在匹兹堡建立了小易基金会在美国的第二个分部,楼是现成的,就在离韩愔家不远的地方,从公司窗户看出去还能看到那个经常有人在结婚的匹兹堡学习教堂。

    项易生呢,他买下了那栋韩愔曾经住过的房子。

    韩愔在这里成为汉娜,她在这里接受教育,这里有她成长的痕迹。只是两位户主都过世了,这其中有不少麻烦的产权问题。不过项易生用金钱魔法打点好了一切,从酒店搬了过来。

    他带着黑土和无鱼短住了一段日子,很快决定在这个平时有些索然无味,只有周末才会为了球赛疯狂的城市,在这个有着黄色大桥的城市,在这个韩小易生活过很多年的城市,定居下来。

    不过每逢节假日,项易生会去找不知道旅游到哪的徐白玲吃顿饭,顺便让她看一看那两只同他一岁一岁年长的胖猫咪。有一年春节本来他们约在国内见面,但徐白玲说她在印度尼西亚爬一座活火山,吓的项易生立刻包了架直升机从雅加达飞到活火山上空把徐白玲捞了上来。

    有趣的是,这是黑土和无鱼第一次乘坐直升机。可能是项易生给的钱多,飞行员竟然没有反对,还给他俩也戴上了降噪耳机,系紧了安全带,神气极了。徐白玲本来还有些不满项易生打搅了她的探险之旅,但她上机后看到两只猫居然戴着有耳麦的耳机立刻眉开眼笑,连拍了一百张照片。

    抛开生活中这些难得的趣事,项易生继续着他在匹兹堡按部就班的生活。

    除了他自己,项易生把姜珍珍也带来美国运营具有挑战性的小易基金会。这些年姜珍珍在国内管理项氏最老的地产和运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可她也快无聊死了,这下终于如愿定居在了纽约。

    姜珍珍一个迫于生活压力在高中辍学开始进城打工的姑娘,终于靠着努力与机遇一步一步走上了这个世界最大的投资舞台。

    韩愔走后的第十二年,徐白玲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其实也是年纪到了,再加上她年轻的时候精神压力大,过于操劳,整天腰酸背痛的,这些年游山玩水也没有定时体检,以前从未有过的毛病竟一下子冒了出来。项易生问了母亲的意愿之后把她接来匹兹堡,找到了美东最好的肿瘤医生看病。

    医生说徐白玲这个病不算常见,有点像老年版的骨肉瘤。她这个情况有两种选择,如果不做任何干预,可以靠着缓和一点的药和止痛药自在地活上两三年。如果从现在开始立刻住院坚持手术与化疗,积极配合病理实验,虽然生活肯定相较第一种选择痛苦很多,但按照平均临床数据,还能延长七八年的寿命,十年存活率也有百分之十以上。

    医生给了徐白玲一个质量与数量之间的抉择,并坦言希望她根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