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同人)清穿之佟皇贵妃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5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尽管康熙对八阿哥心中各种瞧不上,但是还是允许了八阿哥来给良妃哭灵。

    用康熙的话来说:“作孽的不是良妃,是这俩不争气的东西。总不能让良妃到最后走的不安宁。”

    八阿哥被重兵押送出来,康熙见了他一面,“朕知道你们这些小兔崽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有机会出来,说不定心里面憋着什么坏呢,但是丑话说在前面,你要是还是个人,就老老实实的把你额娘的后事给办了,你要是不是个人就随便出招。”

    父子两个已经到了撕破脸面的地步了,八阿哥红肿着眼睛给康熙磕了一个头,扭头就走。

    因为八阿哥介入到了良妃的后事当中,来给良妃哭灵的男性皇族成员就更少了。大部分都是女眷,而八福晋按道理来说也应该跟着一块出来。

    然而田蜜让八福晋老老实实的在家里面呆着,只让喜他拉氏出来给良妃守孝。

    这几年老八也有了几个子女,但是孩子都比较年幼,第一次从府邸里出来。看什么都怯生生的。

    他们跟在喜塔腊氏身后,连大气儿都不敢多喘一口。看到这些孩子们的表现,八阿哥不知道内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整个人在整场丧事里面表现的沉默寡言。

    田蜜也无从得知他这个时候的心情,是后悔还是无所谓?或者像是当初八福晋说的那样,也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良妃虽然在后宫地位算是比较高的妃子,但是她的丧事因为参与的人少,再加上是活活把自己给饿死的,康熙心中多少有些不喜,也就是停灵了七天就准备送到外面葬了。

    良妃去世之后她的永和宫有不少心腹奴才,这些人该如何安置就成了一个难办的事儿。

    如果八阿哥没有被关起来,这些奴才少不了是要被他们兄弟两个分一下。可如今这两兄弟都已经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了,这些奴才内心也不愿意跟着他们。

    于是在良妃葬礼的后期就有不少人在找门路,除了良妃的几个贴身宫女之外,不少人都给自己找好了退路。

    田蜜对于这些事儿也不多管,把良妃的几个贴身的宫女。分成两拨,一拨跟着八阿哥圈禁了,另外一波送到关外去照顾十四。

    等到宫里面的两桩白事办完之后也就到了冬天。

    到了冬天,康熙发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就让人把四阿哥叫了过来。

    “太子妃已经去世了,独留下你二哥一个人留在东宫,一个人形单影孤,长久下去也不是什么办法,不如让他到宫外去住,离开这个伤心地方吧。”

    康熙这话说的就够没良心,虽然太子妃不在了,但是废太子的那一些女眷还在。怎么能说是一个人呢?更不会形单影孤。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康熙想要把这个儿子挪出去。四阿哥也明白,这是要给新君腾路了。

    自从去年康熙告诉过四阿哥自己的打算之后,四阿哥自己这大半年来的心情忽高忽低。今天得了这样的吩咐,立即明白了,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要看看自己对废太子是什么样的态度。

    有的时候四阿哥就在想老爷子之所以提前告诉自己他的打算是不是就在考验自己?每当四阿哥想要得意起来的时候,总觉得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而现在更是到了关键时刻,老爷子究竟放不放心把位置传给自己,就看自己如何对待废太子了。

    康熙对待二阿哥的感情不一般,首先这是他养大的儿子,其次这是嫡子。

    以前四阿哥还觉得老爷子偏心,大家都是儿子,凭什么二阿哥比其他人处处高人一等,可是等到他当爹了,他现在才发现嫡长子在自己的心目当中位置也是最高的。

    同样都是嫡子,弘历在自己的心目当中永远比不过弘晖。

    他告诫自己:老爷子在这个时候还在替二哥着想,自己千万不能和老爷子对着干。

    四阿哥恭恭敬敬的把这个差事领了下来,不仅如此,对着宫外给二阿哥安排的府邸亲自监工。忙的时候还把十三派过去。四阿哥力求把王府建的尽善尽美,里面不管是亭台楼阁还是房屋布局力求最好,摆设也是极尽奢华。

    他这一番揣摩人心做得不错,康熙听了杨丹的汇报,虽然面无表情,但是心里面还是松快了一点。

    四阿哥到如今在国家大事上没出过纰漏,要说对这个孩子还有最后一点不放心,那就是不知道四阿哥对待他的这些兄弟们是什么打算的?

    不管是老大还是八阿哥或者是十四,这些都是被斗败的。一个人胜利之后,对那些失败的人已经没有了追杀的心情。

    也就是这几个人,还可以苟延残喘,但是二阿哥不一样,虽然二阿哥也失败了,但是二阿哥以前是太子,是最名正言顺的那个人。这个人能不能活着关乎到四阿哥是否是正统。

    康熙虽然考虑了这么多,但是他忘了一条,假如康熙去世了之后将位置传下去,到那个时候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统,四阿哥或许要做些什么。

    但是如果康熙还活着,是主动退位,把皇位传给了四阿哥,那么四阿哥是从他活着的皇父手中接过的江山,是绝对的正统,不管别人怎么说都无法动摇四阿哥的地位。

    一年一度的新年又在眼前了。康熙最近常常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西北什么时候停战?”

    西北那里捷报频传,已经有了两年的用兵时间,中原这边一直提供粮草,再加上干旱和某些地方的洪涝,今年的粮草并没有去年那么充足。

    这也就导致了战争成本增加,整个国家供应一场大战,显得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