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妃今天也在装傻(清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四章 奇哉怪也(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翌日, 常慧领着纯禧去慈宁宫请安,顺道把张庶妃也带上了,让她在两位太后面前混个眼熟也算是好事。

    这四个人正好凑一桌打马吊。

    走之前太皇太后又出声叫住她:“常慧丫头, 你且过来。”

    常慧停下身走过去, 太皇太后满目慈爱地握住她手背,压着声音问道:“听说皇帝昨儿从你宫里转去启祥宫了?”

    常慧心下了然, 瞬间换上姑娘家应有的羞怯表情:“常慧近日有些上火, 这容颜不整自然是侍候不了皇上。”

    太皇太后皱了皱眉,面上露出几分不满,不过这几分不满是冲着康熙去的,“这打什么紧,皇帝近日是越来越随心所欲了。”

    她能说康熙什么不是,常慧可不行,不仅不能说,还得营造出一个大度知礼的人设, 便故作释然道:“皇上自是有自己的想法, 常慧不注重这些。”

    太皇太后长叹一声:“好孩子,真是苦了你了。”

    常·小白花·慧柔柔道:“常慧不觉得苦,只要老祖宗不嫌弃常慧拖家带口来慈宁宫蹭吃蹭喝就成。”

    比起去面对康熙那个疑心病重抠门精,她更乐意来慈宁宫, 这太皇太后出手可比康熙大方多了。

    “这丫头,哀家还能亏待了你不给吃喝不成?”太皇太后笑了笑, 又道:“说起来前几日皇帝送来些西洋玩意儿,哀家也不会玩, 待会儿让人给你送到宫里去。”

    常慧福了福身甜甜地谢过礼。

    “得,这时辰瞧着也差不多该用膳了,早些回去用膳吧。”太皇太后说着让苏麻喇姑将一行人送出慈宁宫, 等人走得不见人影了,脸上慈祥的笑容才瞬间垮下来。

    她坐回椅子上,一颗一颗地转动着手上的佛珠,周身气压紧窒低沉。

    皇太后放下茶盏,出声劝道:“额默莫要气着自己了。”

    太皇太后掐着佛珠,手上细纹跟着动作绷紧,如倒豆子一般倒出一串话来:“皇帝现在行事当真是越来越随意了,那纳喇贵人也就罢了,佟贵妃宫里那常在可是怀着身孕,宫里是没女人不成?还有常慧丫头那边,皇帝这般下她面子,她自己心善大度不在乎,可哀家这心里总憋着一股气。”

    “常慧是个好的,不骄不躁。”皇太后说着便叹了口气,不知怎么,她看着常慧这丫头,总想起自己刚入宫那会儿。

    “常慧是札萨克和硕亲王之女,如今在这宫中,便是这皇后之位也当的,只是皇帝如今有意削弱蒙古……”说着太皇太后就忍不住重重叹息。

    皇帝怕是不会再让大清出一位蒙古皇后了。

    皇太后淡淡一笑道:“额默也不必强求,儿媳瞧着常慧也是位性格豁达之人,木直则折,倒不如顺其自然。”

    依着她来看,这常慧丫头也不是非要恩宠不可,皇帝虽然有意削弱蒙古势力,但说到底有些时候还是得仰仗蒙古,就算是膝下无子无女也没人动得她妃位。

    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用在谁身上都合适,即使是那太皇太后在宫中混迹多年,也不能幸免于难。

    太皇太后听着这番话,又是一声叹息,“罢了。”

    再说常慧这边,她前脚刚回了咸宫没多久,后脚慈宁宫就把东西送来了。

    除了几条哆啰呢挂毯、炕毯以及首饰盒外,还有一只望远镜和一只香水瓶。

    这香水瓶融合了西式风格,但外面又镶嵌着中式珠宝,大小正合适拿去装香露。

    望远镜没什么稀奇的,常慧扔给纯禧玩去了,但是纯禧得了新鲜玩意儿开心得不行,稀奇地放在眼前到处看。

    纯禧摆弄一阵,忍不住问:“母妃,为何用这个看那些物件,都会变得很大呀?”

    “这个母妃也不知道。”常慧摇摇头说道,她也不知道怎么解释,讲物理这小姑娘肯定是听不懂。

    纯禧若有所思,最后抱着望远镜,眼神看起来单纯又无辜:“那纯禧可以拆了它吗?”

    常慧拿着香水瓶满脸无所谓,“拆吧,别把零件弄丢了,这个应该还可以重新组装回去。”

    小孩子动手能力强,多动手有益于提升大脑思维,反正太皇太后都已经送给她了,随纯禧怎么折腾。

    正要放下香水瓶,常慧就感觉自己裙摆被什么东西拽了拽,低下头一看,原来是奶糕蹲在她旁边,估计是见她衣服花纹好看想抓,结果小爪子上的指甲勾进了裙边绣丝里取不下来了。

    “嗷,汪汪!”

    奶糕一只爪子挂在裙边上,急急地叫了两声,声音还带着小奶音。

    常慧噗嗤笑出声:“傻狗。”

    纯禧放下望远镜把它小爪子解救出来,然后小手叉着腰有模有样地训斥它:“奶糕,以后不可以弄母妃的衣裳!不然就会是一只讨人厌的坏狗狗!”

    奶糕坐在地上,前爪站立,抬着毛茸茸的下巴冲纯禧叫:“汪汪!”就像是在应和她一般。

    这这幅场景,瞬间引得乌柳跟着常慧笑起来,逗趣道:“格格这气势还真是不凡。”

    常慧好一会儿才停下笑,顺便让乌柳去小厨房传膳。

    乌柳走出去没一会儿,又小跑着进来,说:“主子,内务府管事的送来了两个嬷嬷,说是皇上的旨意。”

    “皇上命人送嬷嬷来做什么?”常慧说着把东西推到一边,理理袖子往外走,“走,先瞧瞧去。”

    那两位嬷嬷就端端正正地站在殿外,瞧着才二十来岁,一个面相看着略显得严厉,另一位面相则要柔和些,两人见到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