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娘娘负责躺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5章 雍正二年(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既过年,自然要预备过年时的头面。

    这日,皇后正在与众人定今年头面的样式。

    宫里的妃嫔就这么几个,且除了从来不敢说话的郭贵人外,便都是主位。故而内务府报上来的十几个样式,皇后索性就将图纸都发下去,让她们自个儿挑,省的将来又有人(主要是齐妃)叽叽咕咕。

    当然,众人也都极有眼色的避开了那几套带着牡丹或者凤凰的头面样式。

    一时,众人按着自己的份例数目挑选完毕,皇后又吩咐太监道:“圆明园的懋嫔也不好忘了她,记得打发人去叫她也挑两套。”

    众人再连忙称赞一下皇后娘娘的贤德,对她们的照顾,这才各自散了。

    耿氏跟着宋嘉书直接回到了景仁宫,坐下就道:“姐姐看到今日贵妃带的一只桃花玉镯吗?玉石纹路天然便如桃花一样,颜色也是浓淡相宜,真是稀罕物。”

    宋嘉书点头:“青海特产桃花玉,贵妃娘娘有自不稀奇。”

    耿氏捧着茶杯喝了一口热茶,一抬眼又见窗台上摆了一块昆仑冻石的摆件,就欣赏了一下:“这是年贵妃送姐姐的吧,送我的那块也差不多大,只是姐姐这个看上去种就更好些。”

    然后笑道:“怪不得人说,行军打仗是来银子最快的呢。如今青海跟年大将军的后院似的,这些东西自然想要多少有多少。”

    宋嘉书叩了叩桌子:“你又瞎说了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耿氏笑嘻嘻:“这话不止我在说,这半年来人人都在说。”

    宋嘉书也侧首看着窗上摆的昆仑冻石:这块冻石难得是天然而成的半白半黑的石料,白色细如凝脂毫无裂棉,黑色深沉如上好墨块,颜色深浓。于是这块冻石就被雕成了佛家著名的‘一念之间’。

    白色半边为慈眉善目的佛面,黑色半边却是狰狞可怖的魔面。

    成佛或是入魔,不过一念之间。

    只是为了贵人们的讲究,雕刻师特意将佛面的位置放高了一点,佛手也高于魔手一头,显示佛能压魔的好意头。

    这也是年家送进宫,奉给贵妃的‘西北土仪’其中之一。

    皇上从前是常访僧寻道的,对佛家典故也十分了解,见了这块冻石都夸了一句,难得这冻石天生的一道直线分隔半面白半面黑,雕了这一念刚刚好。

    且这尊冻石雕工也极好,据说是请了经年的老师傅,半年夜以继日,旁的活全都不干,只雕这一座小臂高的冻石,才在年大将军入京前堪堪雕好。

    以年大将军的性情,正是这样难得的好东西,才会送进宫给自己的贵妃妹妹,正是为了让妹妹在任何一处也不输给旁人。

    但贵妃却转手送来了景仁宫。

    除了这尊一念之间外,贵妃也把旁的顶好之物,奉给皇后一些后,其余的分赠了齐妃裕嫔。

    宋嘉书不免轻轻一叹:“贵妃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耿氏原在欣赏这尊一念之间,此时一听,不由瞪圆了眼睛,转头诧异道:“姐姐说谁的日子不好过?贵妃?姐姐说的是我认识的那个贵妃吗?”

    宋嘉书点头。

    耿氏简直要跳起来:“这半年来,贵妃在宫里和命妇中的气势都要越过皇后娘娘去了,这还不好过?”

    然后伸出手来:“自打今年四月年大将军平了青海,姐姐你自己数数皇上给他们家分了多少爵位:年大将军的三等公先是升了二等,然而皇上又觉得不够,御口亲道是委屈了年大将军的‘首功’,又破例给升了一等公。”

    “除了年大将军本人,还升了贵妃娘娘阿玛的爵位,也封一等公,再加封太傅。”

    耿氏继续掰着自己的手指头:“这还不算,皇上竟另赏了年大将军一个子爵的位置,给他的次子袭爵。怡亲王从前一门双爵,那是宗亲。在大臣里头,这可是从没有过的恩典。”说着压低了声音:“姐姐也知道,这个子爵一出,隆科多大人可不高兴了呢。”

    这还真不是耿氏身在后宫敢探知朝政,而是所有命妇都知道隆科多对此很不高兴:李四儿自己亲口说的。

    且说隆科多也是有公爵爵位的,但他同样也是有嫡长子的,且无论隆科多怎么无视冷淡,这个长子岳兴阿同学还就是顽强的活着,坚强的活到了袭爵的年纪。

    隆科多到底是个封建社会的男人,对嫡长子的看法还是不同的,能坐视不管李四儿弄死自己的正妻,但到底不能坐视李四儿搞死自己嫡长子。

    岳兴阿既然活着,将来就得袭爵。隆科多想的解决法子,就是给李四儿的儿子玉柱再要个爵位,这样两个人就都有了爵位。

    结果皇上一直没有应允,隆科多提了许多次,也只给玉柱讨到一个二等侍卫。

    如今年羹尧的次子却平白得了一个子爵。

    人比人气死人,隆科多简直要气炸了。

    李四儿更是个不知道谨慎二字怎么写的,从四月份到如今,每逢节庆时分内外命妇入宫,李四儿就要当着众人把这件事说一遍,很有请众人评评理的意思,每次都把年氏的生母,年老夫人念叨的脸色发青。

    能让隆科多都嫉妒成这个样子,可见年家现在所得的恩典,是何其的珍贵了。

    所以耿氏乍一听宋嘉书说起,贵妃的日子不好过,耿氏就觉得,不是自己耳朵坏了,就是熹妃姐姐嘴巴坏了。

    宋嘉书是真这么觉得。

    有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要比愚蠢盲目的人痛苦许多。

    年贵妃就是如此。

    年家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