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娘娘负责躺赢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 生日(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母子俩在外面转了不到半个时辰,白宁就带着众人来谢恩。

    酥油泡螺对他们来说,是金贵之物。何况这次还是主子自己掏钱从膳房要的,分给了众人,自然都来谢恩。

    弘历一眼看见负责养兔子的小太监,就叫他过来问:“有两只耳朵带灰的兔子怎么不精神?”

    小白菜弓着腰,笑道:“回阿哥,这两只是要生小兔子了,所以这几日看着有些不活泼。”

    别说弘历,才宋嘉书也奇怪:“这些兔子不都才几个月吗?”

    “回格格,这兔子来的时候三个多月,如今六个月了,正可以生小兔。当日爷赏的又都是成对的兔子。”

    宋嘉书也觉得挺稀罕的:“那就好好照顾它们吧,要是有小兔地方不够,可以把篱笆再往外放一放。”

    “是。”

    ——

    且说宋嘉书有儿子有兔子,日子过得挺美,但同样有儿子的四爷,却觉得日子不舒坦。

    四爷的脾气,本来就是,我看你顺眼的时候你是世上第一好人,我看你开始不顺眼了,就哪哪儿都是窟窿。

    未来被四爷看成窟窿洞的会有很多人,但如今这个千疮百孔的倒霉蛋正是弘时。

    四爷每回见了他,只要提起宫里的事儿,弘时就蔫吧。四爷恨铁不成钢:“你也是快要娶亲的人了,做出这些不成器的样子给谁看!”

    弘时心道:阿玛你也知道我要娶亲了?那亲事谁给定?又不是你,还不是宫里的皇玛法。可皇玛法有一百多个孙子,哪里记得我是甲乙丙。好容易有个机会近距离接触皇玛法,好让他以后给我指个好亲事,结果阿玛您第一个拖我的后腿。

    没错,四爷觉得弘时将来可能要拖他的后腿,而弘时干脆就觉得,四爷已经拖了他的后腿。

    这两对互相‘拖后腿’的父子,如今看对方都有隔阂。

    只是四爷敢骂敢说,弘时只敢憋着。

    但以弘时的城府,心里有不满如何瞒得过四爷?

    四爷一看就知道,这小子心里一直记着我不许他入宫之事!居然敢怨怼自己的阿玛,简直是不孝!

    只是不孝这两个字重,且四爷刚在皇上跟前说了弘时因为‘孝顺李氏’才留下,也不好翻自己的口供,只好横眉冷对。

    父子俩再不复弘时年幼时的感情。

    一进八月,宫里靖鞲里就要准备八月十五。

    雍亲王府还多一点热闹,弘历的生日正好在八月十三日。只是小孩儿家除了周岁外,都不能大张旗鼓摆酒唱戏的过生日,正是怕人小担不住寿。

    四爷和福晋处各送了一百束长寿面和一百个寿桃,取一个长辈祝福百岁长寿吉祥顺遂的意思。

    另外四爷处又叫苏培盛送了一套文房四宝,福晋处送了一块平安玉牌。

    李侧福晋处‘病着’,又看不起旁人,根本就没有动静。反而年侧福晋那里,送了一块金面嵌着猫眼石的怀表来,还送了些鲜果。

    耿氏看弘历亲热,跟弘昼也不差什么,送的是自己做的衣裳,连鞋袜荷包等物都俱全,鲜鲜亮亮的一整套。其余格格处也备了点自己的针线,送个意思罢了。

    倒是四爷,听说弘时根本没理会弟弟的生日,就又给弘时不友爱弟弟上添了一笔石锤。

    八月十三日晨起,弘历给四爷磕过头后,就从前院回来给福晋这个嫡母九レ锫皇险飧銮锥钅锟耐贰

    等他行过礼,宋嘉书便走到座下,蹲下身子,亲手在他腰间系了一个绣着平安二字的荷包。

    “晚间回来,额娘给你煮长寿面吃。”

    到了晚上,弘历回来不仅看到一碗香喷喷的鸡丝汤面,还看到桌上摆了个圆形的三层大福饼,上头摆着做成寿字的红丝,还放着从一岁到六岁的六个栩栩如生的小人儿。

    宋嘉书也是后来才想起来:要什么翻糖蛋糕,用中国传承下来的做饽饽的水准灸筇侨说募际酰比什么不强。

    于是给弘历准备了这个‘生日蛋糕’。

    是特意请示过福晋,让小白菜领了对牌出门,找了捏糖人的老师傅,捏了从一岁到六岁的孩子。

    宋嘉书拉着弘历的手,微微有些遗憾:四爷知道此事后没有反对,但特意说了,阿哥们的长相画像不能流传出去。所以这糖人只是捏了几个白胖胖的娃娃拘『ⅲ并不是弘历的相貌。

    “谢谢额娘。”宋嘉书愿意折腾这些东西,也是喜欢看弘历露出孩子的神情。

    在孩子的时候不孩子气一下,以后留给他,能表露真性情的时间只会越来越少。

    ——

    算着母子两个大概用过了晚点,耿氏才过来。

    今日不是阿哥们回后宅的日子,所以耿氏是自己过来的:“哟,我们的小寿星这小脸儿怎么那么红,是不是偷偷喝酒啦?”

    说着还捏了捏弘历的小脸,又问他:“弘昼早上给你拜寿了吗?”

    弘历点头:“五弟还给我写了一幅字呢。”然后又给耿氏行礼,谢过耿氏送的衣裳。

    耿氏就笑起来。

    凝心院一片欢声笑语。

    东大院。

    年氏看着廊下已经挂好的中秋佳节的彩灯,微微有些凝神。

    她院子里安静,风向又是西风,她就听到隐隐的笑声传来。

    应该是凝心院。

    她手里握着的一卷诗词有些紧:要是女儿留住了,现在也要半岁了。四阿哥五阿哥她见得虽然不多,但也记得那是两个白嫩活泼的孩子,带着无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