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桃一噎。
我体谅你,你不体谅我,这样的朋友没法聊了。
宁桃和大牛先前就商量好了,山货以最高品质的价格收,米价比收购时能贵一点点,这么一算,最后能给他们四千八百多斤。
宁桃道:“他们都自提了,不如再送一百两斤吧,凑个整数。”
他现在隐隐感觉自己有强迫症似的。
吃饭喜欢把米吃得一粒不剩,喝汤差点没舔碗,就连数字上面,也喜欢完整的。
念头一闪而过。
就见一星双手合什对他喊了一声阿弥陀佛,“师父说得没错,宁施主是实在人,咱们与你合作不会吃亏,这次一星代表千千万万的难民谢谢您了。”
宁桃抽抽嘴角,“别客气,我就是不想自己心里难受。”
这么一算,两万两斤米,已经去了一半了。
剩下的可得省着用了。
至于装车的事,宁桃已经管不了了,下午还得回县学上一节课。
在县学待了快一个月了。
与学生之间的默契也差不多培养出来了。
一个时辰的课,一般会讲半个时辰,再出几道相应的题型,让大家巩固练习。
宁桃今日趁着大家答题的时候,去外头吸了口气,就见小武一脸焦急的跑了回来。
宁桃还以为是一星他们那儿有点麻烦。
结果,一听忍不住倒吸了口凉气。
“杜大人被上峰给请走了。”
杜大人的上峰指的就是棉城的知府裴大人。
这事还得从上次大雪说起,当时县里已经没什么米了,有一些商户还想用两倍的价格买宁桃手里的米。
可宁桃没同意,最后以知县请朋友帮忙的名义把米给卖出去了。
一共五千斤。
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许多百姓现在还念叨,知县那位朋友还来不来。
如今的米价虽然降了,但比起原先还是贵了二三成,这二三成对于百姓来说,着实不算少。
谁知道,就因为这事,有人把杜大人给告了。
说什么杜大人利用职权,私开粮库,把灾粮说成是自己朋友的,还赚百姓的钱,实际上是他进了私库。
杜大人今日中午就被棉城府的人给请走了。
宁桃没想到,这件事居然给杜大人惹了这么大的麻烦。
小武道:“公子这可咋办?杜大人可是为了帮咱们。”
宁桃道:“等等,如果真是因为这事,咱们就去作个证,如果是旁的事,咱们就别参和了,免得凭白给杜大人又添了一桩麻烦。”
小武道:“那奴才这就再去打听打听。”
到了晚饭时间,小武终于打听点了东西。
还真与上次卖米的事情有关。
不过杜大人被带走这事,现在只有少数人知道。
宁桃想了想领着小武一道去了彭教谕。
彭教谕的意思,再等两天,因为杜大人这事本来就是污告。
而且上头拿人,并不会因为一封举报信什么的就定罪,既然说了杜大人以权谋私,肯定会有人来调查的。
关键是他们仓库的粮食都好好的,哪本账都对得上。
所以,彭教谕让他别着急。
免得好心办坏事。
果然跟彭教谕说得差不多,第二天,府城来了人,直接开仓查了粮。
不管是今年的新粮,还是前几年的陈粮,都在库里堆得好好的。
因为这次的事情还不符合开仓放粮的条件,所以县里一直没开仓。
这事查清楚了,杜大人是被人污告的。
杜大人回来的时候,裴大人还给他带了不少的礼物。
胖师兄恨恨道:“也不知道是谁这么缺德,杜大人这样的好官都能被告,要不是有证据,怕是杜大人这次就栽了。”
岳贵山道:“阻人发财,尤如杀人父母。”
胖师兄呵呵两声,“你怕是不知道,就咱们县里这几个商户,绝对没这个胆子。”
他自小家境不太好,所以,刚开始靠倒卖个东西赚点钱。
后来就靠从古玩市场捡漏赚差价了。
所以,对县城这些商户的低还是摸得很清楚的。
就上次宁桃卖粮,有几个捣乱说他们的米有问题的。
胖师兄道:“咱们县里的商户,也就这点本事了,口头伤人,若是真能写信告上去,怕根本不是他们,而是有人想整杜大人或者桃子。”
宁桃心头一跳,伸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此话怎讲?”
杜大人这个人公正廉明,自来到杨柳县就干了不少的实事。
而宁桃最近又风头正盛。
有时候一个人太廉明了,反而让许多人不喜欢。
而一个人风头过了,也会让人不喜。
所以,这两人都得罪了人而不自知。
宁桃:“……”
就因为这两点,就要被人记恨,这是不是有点太……
宁桃默默地把手里的杯子放了下来,默默地给自己倒了杯水,默默地喝了下去压压惊。
岳贵山推了他一下,好笑道:“别听他胡说,这其中肯定有什么事儿。”
宁桃也觉得有什么关键点他不知道。
但是又真的想不起来。
宁桃刚为杜大人松了口气。
不料,第二天中午刚准备去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