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哪怕不够消耗,周阳也可以建立更多的农田。
现在的农田规模,一个猿猴加上一个大牛的组合,轻松的就能管理过来,而且还有时间做点其他事情。
山上还闲着那么多猿猴和大牛呢,不多种点地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而且这种收获粮食的工作,对于两族来说都是非常喜欢去做的,所以也不会产生消极怠工的情况。
至于两族为什么喜欢收集粮食这种工作,目的性肯定是有所不同的。
猿族不用说,给大家收集粮食本身就是一个光荣的事情,每天分配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人争着做这件事情。
可牛族的心态就不太一样了,先期的谷米,周阳是没准给供给给牛族的,因为这些家伙的肚量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带上它们的份儿,这些谷米可能连团队所需的三分之一都不够。
牛族想要有充足的谷米供应的话,还得等二期农田完工以后才成。
二期农田周阳就不准备谷米和芋头混种了,整个农田他都准备种上谷米,而且一期农田收完芋头以后,也不准备再种。
让他下这种决定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谷米和芋头的收获方式不同,所以在一个田地里管理的话,并不是很方便。
另外,野生芋头除了特殊的虫子以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天地,哪怕种芋头的农田不用栅栏围住,也不会有什么野兽会对它们又兴趣。
因为不管是生芋头还是芋头的枝叶,都是有毒的,虽然这种毒性对于荒原中的生物来说,并不致命。
可不管怎样,荒原中的生物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打芋头的主意的。
总地来说,农田这里虽然经历了一些小波折,而且也有一些小瑕疵,可发展的还算是顺利。
但是农业发展顺利了,农业下游的制备工艺却相对的落后了。
随着谷米的第一次产出,这种状况也随之尖锐起来。
其中最棘手的就是谷米的脱壳问题,因为谷米不可能采集下来就直接下锅吧,它外面那层谷壳可是不能吃的。
最初周阳带领大家吃谷米饭的时候,因为谷米的分量并不大,所以脱壳工作是大家用手解决的。
猿人的手掌因为经常攀爬的原因,练的十分坚韧,搓一顿谷米饭,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并不代表着一直这么搓下去不会出现问题,那手掌毕竟是肉长的,虽然谷米饭吃着是很香甜,吃饱喝足以后也会感到手疼呀。
所以要想天天吃到谷米饭,脱壳问题就必须要解决,要不然迟早大家的手皮都会被搓破的。
这一点倒也没有为难住周阳,给谷物脱壳这件事情,在地球上从人类开始耕种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办法,周阳当然也能想到。
无非就是用一个石制的容器,将晒干的谷物放入其中,然后用重锤捣制其中的谷物,强行使之谷壳分离而已。
这种工具有史莱姆在,周阳只是捣鼓了一会,就制成了。
而且其使用方法也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掌握好力度,不要将谷物捣碎就可以了。
这种活动在地球经历了前后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其功效却不尽人意。在地球的古代,官方进行这种劳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半奴隶或者犯人,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多麽让人烦恼的事情。
这种脱壳方式,不只是功效低下,还非常占用人力,往往在一个石臼旁最少要有三个人才能完成脱壳工作。
一个人是负责挥舞石杵捣米的,一个人负责将捣制过程中的米混合均匀,最后一个人负责将脱壳后的谷物与谷壳分离开来。
即使有了石臼,周阳他们想要吃上一顿谷米饭,也得准备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这对于现阶段的发展来说十分不利。
周阳本来就已经很缺人力了,为了脱壳一项,就得耗费接近十分之一的人力时间,这是周阳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周阳在制造出石臼以后,就开始考虑新的脱壳方式了。
其实古人对舂米这种方式也是深恶痛绝的,所以在古代,也想了很多种的改进方式,但沿用时间最长的也就是舂米机了。
而且有了之前利用水力制造水泵的经验,制造一个水力舂米机也没有任何难度。
但是作为一个现代人,舂米机的工作效率,显然不能让周阳满意,哪怕是多联的舂米机,顶多也只是节省了那个挥舞石杵的人,其他人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这种只能节省大约三分之一人力的机械,除非周阳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否则他是不会选择的。
毕竟周阳是现代人,他虽然没接触过农业科技,但是他却知道,现代人早就将舂米这种技艺淘汰了,而且现代人脱壳技术非常的发达,脱壳后的米粒晶莹剔透,几乎都不会受到损伤。
所以那种脱壳技术肯定不是像舂米这么暴力的。
周阳不相信以自己前世的知识想不出好的方法解决脱壳问题,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迫在眉睫的事情需要办,所以接下来的日子,他就跟谷米耗上了。
哪怕不是在吃饭时间,他都一直捣鼓着石臼,一边给谷米脱壳,一边想着脱壳机的事情。
直到十多天以后,他一边手搓着谷米,一边想着方法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如何解决脱壳问题了。
既然想到办法,那周阳肯定不会只让这想法流于脑海中,拉上巫和大公猿打下手。又耗费了一周的时间,终于将自己设想的脱壳机做了出来。
当团队众人在水车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