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古文女主对照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6章(第2/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一斤又不能填饱肚子。对老百姓来说,花4文钱买一斤吃起来麻烦的小河虾,还不如买两个肉包子。所以,小河虾不值钱。

    杨海燕:“你这一桶多少斤,怎么卖?”

    小河虾老板惊呆了:“你要一桶?”

    杨海燕:“价钱合适的话就多要了。”小河虾可以晒虾干,晒虾仁干,可以做醉虾,可以做酒酿虾,各种吃饭,她光是想就觉得嘴巴有些馋了。

    小河虾老板欢喜急了,赶忙道:“我这一桶小河虾有30斤,你都要的话给你90文。这是最低价了,再低不能了。”

    杨海燕觉得这价格算是便宜的,而且渔民出河也辛苦,在自己经济范围内,她就没有还价了:“那我要了,不过这木桶你得借我装小河虾,我住在镇上,这会儿身上也没有装小河虾的木桶。”

    小河虾老板:“成,看到那边的铺子了吗?河鲜铺,那是我们渔村的铺子,到时候你把木桶还到那里就行。”

    杨海燕:“好,谢谢。”说着,她转身对洪婶道,“你把虾拎到驴车上,我在这菜场等你。”

    洪婶:“哎,好。”洪婶是穷人家的女儿,当姑娘的时候干的活不少,所以力气挺大的。现在跟着杨海燕做事情,每天能喝到羊奶,也能吃上荤菜了,所以身体恢复的很好,拎这30斤的小河虾也没有问题。“那我去了,太太请小心。”

    杨海燕点点头。

    小河虾摊子这一圈的都是河鲜,买了小河虾之后,杨海燕又去看黄鱼。这黄鱼跟大家以为的黄鱼不同,这是河里的黄鱼,又叫黄嘎子,跟海里的大黄鱼小黄鱼不一样。黄嘎子不管是红烧,还是放豆腐汤,都非常的鲜美。

    杨海燕:“这黄嘎子怎么卖?”

    卖鱼老板一听就知道杨海燕是内行人:“不称斤两,3文钱一条,大小自己选。”卖鱼老板和小河虾老板都是一个地方的,其实他们都是一队伍的,只不过把东西按种类摆摊来卖,刚才他也看到杨海燕把小河虾全都承包了,于是又道,“太太,你全部卖了我给你便宜一点。”

    杨海燕摇摇头,这个黄嘎子晒干不怎么好吃,如果是大黄鱼晒干味道就好了,所以这黄嘎子她只想放汤喝,不过,黄嘎子是淡水鱼,多养几天倒是没事。于是杨海燕道:“我买10条,你能提供装鱼的木桶吗?明天就来还上。行的话,就帮我抓十条大的。”

    卖鱼老板也干脆:“行,你来还的时候放那边的河鲜铺里。”说着,他抓了十条大的放进小木桶里,然后用木桶盖盖上。

    等洪婶回来之后,又得把这十条鱼给拎回去了。

    接着,杨海燕又买了河蛤蜊、黄眉头,和黄嘎子相比,黄眉头则是死的,晚上回去就可以做了吃。黄眉头比小黄鱼还要小,长得非常相似,大概就杨海燕的两只宽那么大,这种鱼清蒸很好吃,可以晒干,红烧的话煮久了肉会碎,因为它的骨头是非常软的,有些人吃这个会把骨头都咽下去。

    除了海鲜之外,杨海燕你倒是没有买别的了,因为蔬菜和肉镇上也有。走遍了菜场,没有看到水果,杨海燕有些可惜。接着她们又去逛了铺子,逛到了其中一间皮草铺子。杨海燕听洪婶说,这里的冬天会冷,且连着两个月气候都不会太好,就想着棉袄、羽绒服、皮草了。

    羽绒服不切实际,但皮草却是可以。可看了铺子里的皮草,她也没有兴趣了。古代的皮草处理的太粗糙,穿在身上她都觉得不卫生。

    不过,这皮草做靴子却是极好的。而且,给秦放做外衣也可以,从家里到军营这段路,他可以裹着穿,肯定保暖。

    想好之后,她又买了一些处理的还算可以的,且好打理的羊毛皮草。羊毛皮草是从关外的草原商人带来的,草原商人处理皮草有专门的手段,一张皮看上去光亮不说,还非常的完整。杨海燕算了算,买了两张皮。

    再之后,便没有她看中的东西了。不过逛了一上午,也差不多累了,她找了馆子,和洪婶在馆子里吃了午饭。在等馆子上饭菜的时候,让洪婶给洪叔送了一碗面过去。

    吃好饭,杨海燕以消食为目的,带着洪婶去逛了饰品铺子。

    饰品铺名叫珍宝阁,是县城最好的一家饰品铺子。掌柜见有客人来了,热情的上前:“太太好,请问想买什么?”

    杨海燕看了一圈:“有玉饰吗?我喜欢玉镯,好一点的。”好一点,在平台上转手,能发财。哇,杨海燕突然又找到了赚钱的另一个途径。

    掌柜的一听,眼睛一亮:“有有有,您这边请,咱们珍宝阁的玉饰都在这里,客人您手腕比较细,圈口小,符合您圈口的有这五款,您且看看,喜欢哪一款。”当然,如果算上便宜的,不只这五款了,可是客人刚才说了,要好一点的。

    杨海燕对玉是有点了解的,上辈子,她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她算是能赚钱的,钱赚的多了,对生活品味当然也有了要求,人家买名牌,买卡地亚的手表、香奈儿的包等等,她就喜欢玉镯。她曾经捡漏一个玻璃种的手镯,花了79万,有一次和朋友去玩,在逛翡翠店的时候,有在翡翠店逛的客人想出一百万买。不得不说,在玉镯上,能买到适合的圈口、中意的品质,是非常稀少的。

    掌柜的见杨海燕的视线停在其中两个上,便道:“这两款都适合太太,太太气质幽兰,带上这款,显得文静内敛,带上这款则华丽富贵。”掌柜也是会看人的,虽然杨海燕的衣服穿的料子不是精品,也就是细棉,但论看人气质是第一。哪怕她身上不带饰品,这气质也是妥妥的。

    杨海燕笑了笑:“和田玉符合文化传承,这玻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