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嫁权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7章 俞景出事,速来!(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年节过后, 天气便渐渐回暖了,可日渐晴朗的天却没让苏闻琢的心情好转。

    自从上次从文墨坊回来后,她已经许久没有收到俞景的信了, 而魏世昭那边, 只说俞景如今私盐的事正查到关键时候, 他也已经许久没有联系上俞景了。

    听他这么一说,苏闻琢的心更慌了,连魏世昭都与俞景断了联系, 阜州那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魏世昭说的话并不作假,俞景在二月上旬与盛京的消息便突然断了, 连皇上那边两个龙虎卫都没有再递消息过来。

    皇上担心事情有变, 已经派了左督监察使齐珩赶过去。

    齐珩一走,查私盐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了,早就得知的郑逢年一派几个官员不动声色, 皇上的心腹和鸿图阁的阁臣也神色不变, 其他人见状心里却哗然。

    俞景一个去年新晋的状元, 竟然已经能得皇上密令悄然出京去查私盐这等大事, 即使他现在是喻阁老的嫡孙,也足够让人惊诧。

    一个未及弱冠的年轻人, 在九五之尊的帝王心里,已经是比他们这些朝臣还得信任了。

    郑逢年在文官之首站着,低低垂头,面上的表情波澜不惊, 一双有些浑浊的眼里却有几丝阴翳。

    皇上的下首, 睿亲王的目光则漫不经心的落在了郑逢年的身上。

    下朝后,百官陆续走出宫门,一路窃窃私语。

    “皇上此番突然着手查私盐一事, 我总觉得,盛京城里要有大动作。”

    “私盐暴利,盛京中一些世家大族,暗地里说不定都有插一手,如今只看皇上彻查的决心有多大了。”

    “若是动了士族的利益,这件事情可不会那么好收场,但为什么偏偏是从阜州下手?”

    “这件事诸位还是少刨根问底,对自己没好处。”

    大家在宫门前散了,只是回府的脚步都有些步履匆匆起来。

    而永安侯苏平,此时刚坐进回府的轿子里,日子还未入春,他却连汗都下来了。

    私盐这件事,他可是前不久才入了郑丞相的伙,第一笔分红都还没拿到,皇上突然就查了起来!

    整个早朝,苏平都似在油锅中被人烹着,怎么站怎么都是煎熬。

    待他回到府上,在书房中来回踱步半晌,实在是有些慌张,于是忍不住去了郑丞相的府邸想要拜访,却被拒之门外。

    如此一来,苏平更加焦躁。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苏闻琢这个侄女。

    如今苏闻琢的身份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嫁给庶子的孤女了,而是喻阁老的孙媳妇,喻府如今的掌家夫人。

    加之今日他得知的俞景在皇上心中的分量,日后苏闻琢怕是会要诰命加身的!

    可苏闻琢已然知道父母去世的真相,他要如何才能利用上她……

    私盐一事被搬到了明面上,朝中人人自危,这两日的早朝气氛更是有些压抑紧张。

    成桓帝看在眼里,却神色一如往常,也不见发什么脾气。

    一时间大家都猜不准,阜州私盐这事到底查的怎么样了。

    郑逢年每日上朝神色也不见异常,但这日回府后,晚上子时,郑府书房的灯却还未熄灭。

    零一送了阜州的密信进来,郑逢年披衣在烛火前拆开信封,屋子里,他的长子郑源坐在下首。

    “父亲,如今阜州那边情况如何了?”

    郑源有些着急,京阜一代盐道的生意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买卖,牵连着京中诸多世家和地方的权利高官,出一点纰漏,与于们而言都是巨大打击。

    郑逢年的脸色阴沉,在烛火下,那张布满皱纹的脸透着几分诡异。

    “俞景在阜州大杀四方,他有皇上的金牌和口谕,又无高官爵位,油盐不进,但是无妨,他查到再多,递不回京里,一切都是白费。”

    郑源听到父亲的话,松了一口气:“那齐珩要如何对付?”

    “齐珩是走的明道儿,难以查到暗处的东西,不足为惧。但明日我要你亲自启程去阜州,看着他们把尾巴收干净,对外只说去通庆看望你外祖家。”

    “是,孩儿知道了。”

    待郑源应下来,郑逢年便打发他下去了,之后他又叫来了零一,将一封信递给他:“这封信,让阜州我们的人亲自送到阜州州牧唐免川手上。”

    凡事要做两手准备,退一步说,若是在阜州没能做掉俞景,私盐这件事也不能被扣到他头上。

    俞景没有消息的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好像格外慢起来。

    可即使是这样慢,也渐渐到了三月中旬。

    苏闻琢日日担忧,连人都清减了不少。

    外头已是草长莺飞的初春,天气暖和了一些,有些树上都抽了嫩芽,只是这春意盎然的景,苏闻琢却无心欣赏。

    俞景离京已经三个多月了。

    昨日里陆沉霜才来找过她,说庆国公府这些日子也不知怎么了,事事不顺,嫡长子被发现偷偷给一个名妓赎了身还偷偷养在外面,被庆国公差点打断腿,庆国公府的名声一落千丈。

    朝中庆国公的差事又出了纰漏,正焦头烂额的走关系找人处理,一时间关系近的府上都让庆国公夫人去庙里拜拜,怕不是沾了什么秽物才倒霉至此。

    但也算有一件好事,那便是和礼国公府的亲事已经定下来了,据说中间还有娴妃在中间帮忙说和。

    虽然礼国公世子听说南珮媛的脸上留了一条疤之后便有些嫌弃了,但最后也不知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