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人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沈绛并非想偷听旁人聊天,于是赶紧带着阿鸢离开。

    此时刚二月底,春寒微过,连天都黑得快。

    因为明日还要赶路,沈绛梳洗后,准备上床睡觉。

    却听到外面穿来吵嚷声。

    她侧耳听着,有些像阿鸢的声音。

    这丫头说去厨房要点热水,还没回来。

    沈绛放心不下,重新披上外袍出门。

    果然,到了外面,她看见阿鸢挡在一个陌生男子的面前。

    卓定他们也听到了动静,纷纷赶来。

    “我说你这丫鬟怎么不识好歹,再拦着,休怪我不客气。”

    阿鸢却丝毫不惧对方的威胁,反而说道:“你偷了我家小姐的玉佩,还想跑。”

    “血口喷人。这乃是我新得的玉佩,怎么就成了你家小姐的。你这臭丫头,再敢胡乱攀咬,小心我打你。”

    说话间,陌生男人抬手就想打人。

    沈绛面色一冷:“住手。”

    卓定探手抓住对方的手臂,让他动弹。

    男人一见他们人多,立即气短道:“你,你们想要干什么?”

    “我倒想问问阁下想对我的丫鬟做什么。”

    沈绛语气温和,却透着警告。

    男子瞧出她就是今日大堂内惊艳了整个驿站的姑娘。

    他放缓语气说:“你这丫鬟平白诬陷我偷了玉佩,烦请小姐多加约束管教。”

    阿鸢急了:“小姐,他手里拿着的是夫人留给您的玉佩。”

    这会他们的争执,已经把还未睡的驿站客人都吵醒。

    不少人干脆走出门看个究竟。

    沈绛看向男子的手心,果然他拿着一枚玉佩。

    她仔细打量了会,秀气的眉毛渐渐蹙起。

    “不知可否将玉佩借我一看。”沈绛客气开口。

    男子没想到连她这么说,心下当即有些心虚,因为这枚玉佩确实是他刚得来的。

    难道真的来路不正?

    他犹豫间,一旁有人帮腔说:“既然不是这位小姐的玉佩,你借给她看一下又如何。”

    陌生男人这才将玉佩递过来。

    沈绛把玉佩拿在手中。

    她的眉心却反而比刚才蹙的更厉害。

    “阿鸢,去房间将我匣子的玉佩拿来。”直到沈绛缓缓开口吩咐。

    咦?

    众人听这句话,纷纷一怔。

    阿鸢更是彻底僵住,她分明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小姐的玉佩。

    沈绛的首饰都是由她收拾保管,这枚玉佩她看了无数次。

    只是沈绛吩咐,她不敢不从。

    等了片刻,阿鸢重新返回,只是这下她脸上不再是笃定,而是难言的尴尬。

    谁能想到这两枚玉佩竟如此相像。

    她刚才一听到这人说刚得了这枚玉佩,怕对方跑了,才不管不顾拦住对方。

    待她将手里的玉佩递过去,那男子也松了口气。

    他说:“你看,我就说我的玉佩……”

    可他的话还没说话,就瞧见两枚玉佩被摆在一处,竟扣在了一起。

    这……

    原本看热闹的还以为真是误会,可瞧见这情形,哪还有看不懂的。

    这分明是一对儿玉佩。

    “给你玉佩的,是谁?”沈绛缓缓抬头。

    其实沈绛已经知道了对方是谁了。

    昌安伯府的嫡次子。

    她的未婚夫婿,楚凛。

    男人震惊之余,说道:“是一位的俊俏公子,他说他夫人病重,知道我是做药材生意的,想从我这里寻几味药。我正巧手中有一株千年人参,原本是想拿到京中卖个大价钱的。”

    “他说自个手头没有余钱,便将这枚玉佩抵给了我。”

    阿鸢这下彻底急了,她望着沈绛:“小姐,这明明是夫人留给您的定亲信物,它怎么会在这里。”

    那男子以为阿鸢不信,赶紧说:“就是那位穿着蓝衣公子,他与他夫人在驿站里,许多人都瞧见了。”

    蓝衣公子?

    这下连阿鸢都想起来了,就是那个她夸赞待自己夫人真体贴的公子。

    “说起那位蓝衣公子,我倒也有些印象,可他身边不是还有位姑娘,两人颇为亲密。我原以为是一对新婚小夫妻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还不清楚吗?这位姑娘应该是要进京成亲的,只是她这位未婚夫君却与旁的女子私奔了。竟还将定亲的信物抵给别人,只为求一株人参救自己的心上人。”

    “那公子岂不是瞎了眼。”

    此时站在廊下的沈绛,反而一言不发。

    她只是盯着手中的玉佩。

    这是阿娘亲手为她选的定亲信物。

    一对儿鸳鸯玉佩,本该是大婚那日,才真正扣在一处,合二为一。

    此刻,此处。

    扣在一起的鸳鸯玉佩却透着荒唐、可笑。

    沈绛想起阿娘临终,拿出玉佩时,透着不舍和遗憾的话,她说无法看见自己大婚,无法看着她穿着嫁衣,终还是等不到这鸳鸯玉佩扣在一处的那一天。

    她只愿她的阿绛,能白首同心。

    哪怕沈绛之前梦到自己被退婚,也不曾这般愤怒过。

    趋利避害,是人之本性。

    长平侯府落败,对方想要退婚,她无话可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