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诸天大佬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49章 正道的光(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当然了, 还有更微妙的。

    容贵妃她看似难产死了,但其实她!没有死!

    ——毕竟墟市显示她还有寿命五十年不是?

    要按照剧情来,大盛帝十几年后变成真色批, 余水莲也是在那个时候死的,大儒教导男主攻时已经年近花甲了, 当时的假皇子才二十岁。算一算,容贵妃应该是再过十五年左右的时候,空虚寂寞冷地随便找人, 再一年生下孩子而死, 剩下的快三十几年的寿命哪里来?

    所以说, 她当年其实是窒息了, 假死的。

    容贵妃假死以后, “尸体”被收拾妥当以后收进了金棺里, 然后就送到吉安殿里停灵。论道理是要该拜的拜、该祭的祭, 再走一系列的流程,才会下葬到陵墓里。

    大盛帝本来也该素服几天悲恸一下的,奈何可他自问“不爱女色”,过来看一眼就没再来过, 倒是皇后因为种种缘故多少有点同情心, 晚上过去陪了陪。

    这一陪, 皇后就听见棺材内部有人挠棺材了。

    一般来说,争斗比较惨烈的后宫里, 妃嫔皇后那都是生死仇敌, 又不是皇后的错, 容贵妃死而复生在棺材里面抓挠又怎么样,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了。但是皇后他不, 他自己把棺材打开了, 又找死士过来把风,秘密把容贵妃运到一个他掌握的小庄子,又让人在棺材放进去跟容贵妃差不多重的木偶,再重新封死,这样一来,堪称是神不知鬼不觉。

    皇后又秘密去过几次庄子,用好药给贵妃补了补身子,把她给救活了。

    活过来的容贵妃……她!失!忆!了!

    于是,皇后告诉她,自己是她哥,还给她编了一套“夫君死、难产儿子死、没有亲人、只剩她哥”的狗血故事,并表示,她以后没法生孩子了,但不耽误她找第二春。

    容贵妃确实看到皇后就觉得挺熟悉还有点亲切感,就信了他的话,并且十分感动。

    再后来,容贵妃就在这庄子里住着,一直过得挺开心的,每次皇后出来看她,她都挺高兴地聚一聚,还亲手给皇后下过厨,认真把皇后当成亲哥。

    更奇葩的是,皇后压根就没对那皇子隐瞒,等皇子被他教导到十来岁、懂事了沉稳了知道韬光养晦的时候,他就告诉皇子他妈容贵妃没死,是怎么挠棺材、给他救下来并失忆的,皇子还偷摸去跟容贵妃相处过,母子俩感情挺深厚。

    最后的最后,皇子登基为新帝,皇后做了皇太后,容贵妃还是过得很开心,等容贵妃含笑九泉以后,比容贵妃年纪还大一岁的皇后差不多也快死了。真等皇后弥留的时候,他才告诉新帝,新帝压根就不是先帝亲儿子,他亲爹在容贵妃死后以为自己也要被发现了,怕连累家人吓破了胆自杀了。皇后表示,除了自己以外再没人知道新帝的身世,接着皇后咽气,除了新帝自己谁也不知道这事了。

    新帝:“……”

    ·

    阳珑因为好奇而看完整个剧情的时候,抽了抽嘴角:“阿元,你说这皇后的诉求是什么?”他想了想,尝试给一个解释,“忠君爱国?”

    元极也想了想:“人类的思想千奇百怪,很难猜。但我想,可能是爱国。”

    阳珑:“……也对,要是忠君,干不出这把绿帽子产品养大还让人登基做皇帝的事。”

    本来皇后这么干还可能是野心,比如他抓着新帝不是先帝亲儿子的身份这个把柄,威胁新帝让他掌权控制朝堂什么的。可他没有,他认真教导还是皇子的新帝,皇子登基后他直接安稳做他的老太后,直到死前才告诉新帝真相,这压根就不是为了权力。

    要说皇后是想要教导出一个英明君主,老色批那么多妃子,皇子起码几十个,这也完全可以挑一个甚至几个年纪小的教育,总能出来一个还能看的吧?可他也不,他偏就挑选了野儿子。

    最终,阳珑也只能这么猜:“可能是……这个皇朝的气运太诡异了,每过几代就来个昏君明君的循环,苦的都是臣民。皇后看重国家但不看重君王,本身又有点叛逆,所以早就想打破这个循环了。正好有个机会能养个野儿子,他就抓住了这机会呗?”

    元极思考了一下:“是有可能的。”

    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可能性最大。

    皇后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把正道的光洒在大地上,再加上十分嫌弃大盛帝的基因……最终就被他打出了这样一个结局。

    阳珑和元极对视一眼。

    算了,管他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只要肯在墟市好好经营给他赚钱并且促进诸天万界的法则交流就行了,更具体的就随便吧。

    不过阳珑到底还是打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

    他想看看,皇后买没买剧情。

    啊,买了。

    ·

    水镜里,余水莲站在好几幅贺寿图前,一时间有点挑花了眼。

    这几幅图,最好的那幅其实是由一百个大的、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仔细看去,那每一个大的“寿”字,又是由若干个小的、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可谓是相当的精妙,而绣娘的手艺,每一针每一线也都堪称绝品。

    也是这一幅,价值是150法则币。

    另外几幅就相对要逊色一些,有的是绣出来的松鹤图,有的绣出来的是一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意象,还有的就没有一百个大的“寿”字,而是只有一幅普通松树图配上一个大字,而这个大字同样由很多个小字组成……

    其中最普通最不会出错的,就是那松鹤图了,但相比起余水莲曾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