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宫粉黛无颜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44章 乌龙事件 遂令天下父母心……(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男人嘴上那么说, 却没有那么做。

    反而对岳父岳母更加关怀起来,当夜遣了几个太医到府中为二老望闻问切,开出调理的药方, 此后早晚请平安脉, 滋补品和珍奇药材日常流水似的送。不管朝务多忙,隔三差五总会抽出空暇来带着新得的棋子找岳父下棋, 但凡有了朝贡,先择出上品送到慕容府。

    他坚持以为是自己的原因, 做的不够好, 没有让两位老人感受到真诚, 等他们知道女婿是个专注执一, 敦厚诚挚的儿郎,也就不会再伤他的娘子了。

    时时岳父长, 岳父短,子稷如何如何,谈笑风生, 把慕容槐搞得不知所措,日子久了也试着撇开身份, 去了敬畏, 翁婿俩生出些惺惺惜的缘分来。

    皇帝发现以前对这个老泰山有诸多曲解, 他不是生来的佞臣, 也曾有过意气奋发的年纪, 只不过在官场的染缸里浸淫沉浮, 近墨者黑罢了。

    温氏更是对这个金贵的女婿满意到极处, 昨日刚得了几箱皮毛,今日又送来珊瑚树,左看右看直笑的合不拢嘴, 还对素韵说:“这孩子,不怪我待见他,是个顶顶有心的,跟你那姓卢的混球天壤之别,我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这般男儿,一副七窍玲珑心的,十一想要什么,一个眼神就知所想,跟康儿一般年纪,怎地人家老成持重,康儿却处处惹我生气。”

    皇帝感念这些变化,颇觉受用,他知道小丫头心中无比的渴望父母亲情,他不愿让自己的娘子带着桎梏过日子,他坚信所有不如意的人事都可以靠人力改变。

    定柔却截然相反,自那以后对父母愈加冷淡,有时实在拗不过跟着皇帝去了慕容府,不过略略请个安,偶尔温氏寒暄两句,她只当没听见,对慕容槐,有时连话都不说一句。

    不知道的还以为一个是体贴孝顺的儿子,一个是冷漠没良心的儿媳呢。

    正月二十温氏四十八岁寿诞,定柔随意准备了金玉珠宝做贺礼,打算让何嬷嬷送去,她不爱凑那热闹。皇帝下了朝急急赶回来,惊见小丫头坐在熏笼前嗑着瓜子看话本子,正看到精彩处,笑的眼角带泪。不禁怪道:“你怎么还没走?都巳时九刻了,你难道要晌午去贺寿不成。”

    定柔欠一欠身,伸伸懒腰,翻了一页书道:“我就不去了,让何嬷嬷告诉她们我不舒服,听说淮南的亲戚也来了,人那么多,我嫌聒噪。”

    皇帝训她:“你亲娘过寿辰你不去这是不孝懂不懂?起来更衣去,我若不是怕朝臣们说道早去了,没得叫岳父岳母觉得我们夫妻不懂事。”

    定柔觉得他纯粹多此一举。

    皇帝看了看铜漏,顿时急了,叫宫女来给贵妃更衣,准备凤鸾仪仗,又问定柔:“你贺礼准备的什么?”

    定柔不情不愿被围着换衣裳,努努嘴说:“一箱珠宝首饰。”

    皇帝瞪眼:“就这个?”

    慕容府门前填街塞巷,车马骈阗,热闹非凡。

    温氏和慕容贤在大门口迎着宾客,王氏也来帮忙,意在多多结交命妇。

    高级官员大概是碍于妇人做寿,来不免落个攀附之名便托了女眷携重礼来,中低级官吏倒是和女眷一起来了大半,勋爵豪门一来便是婆媳姑嫂一大家子,剩下的多是京中没落世家,来的人比请柬多了二十倍不止,把几个厅堂塞得水泄不通,丫鬟们进进出出端茶递水,忙的焦头烂额。幸好慕容槐有先见之明,让多多准备了宴席和茶果桌椅,又从田庄雇了许多庖厨和仆娘,才不致手忙脚乱。

    男宾到正厅拜访慕容槐,女宾到西花厅品茶,温氏笑的腮帮子都酸了。

    待到巳时末刻人流才陆陆续续停顿,温氏终于歇口气,望着宝相街的方向,心想,十一不来了?假如贵妃不来,岂非为娘的脸面无处放?

    藏着心事走到西花厅,坐着品茶和围堆闲谈的一见她纷纷起身恭敬,七嘴八舌夸衣料子钗环头面好,或如何如何风韵犹存的或福气深厚,云云,仿佛几十年没见过的亲人,温氏一时应付不暇,只能继续陪着笑连连说“哪里哪里、不敢不敢的……”

    一旁角落的几个妾室,皆是慕容槐早年的通房,从淮南死里逃生出来的,有单氏、于氏、蔡氏,瞧的眼底发红,蔡氏嗤鼻冷哼:“瞧她得意的,嘴片子都咧到天上了,当年先太夫人八十整寿都没这般排场!”

    于氏也哼:“我进府伺候老爷的时候她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蔡氏磕着瓜子道:“干生气也没有,谁叫人家肚皮争气生出一个宠妃,成王败寇啊!”

    单氏咬牙道:“老天不长眼偏叫她得了势!和我前后两年进的节度府,论美貌我不输她,就是因为她能生,一个接一个,又会耍魅惑,哄得老爷将她一步步从庶妾抬成如夫人,到如今堂而皇之做了继妻,还成了诰命夫人,真真气煞人!”

    于氏也道:“可不是,当年为了哄得老爷去她哪儿过夜,可给我们下了不少绊子,哼,邢家造反那天怎么没让她做了刀下鬼!还有她那个十一,邢家真够无用的!偏她就折了一个儿媳,亲生的一个没死,真是好运气死人!”

    单氏一阵抹泪,她只生了一个十四女,那夜屠刀在后,跑的急,母女俩慌乱中走散,到第二日发现女儿的尸首,是被摔死的,头上有个杯盏口子大的伤,血流干了。

    单氏为此得了癫狂症,被送到姑子庵,治了多年才恢复神智。

    蔡氏绞着帕子:“早知道慕容十一有这能耐,当年就该唆使老爷将她喂了蜡鼎,我等也不会有今天的仰人鼻息。”

    于氏高深莫测的笑:“花无千日红,后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