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养的崽登基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32章 葬礼风波(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由于进宫的人多,大家又都穿着清一水统一样式的丧服,在天色未明之前,崔书宁有意掩饰自己还是方便的。

    她混在人群里,把自己手里的礼部文书和其他几人相继递到宫门口查验她们身份的礼部官员手里,在场的高门贵眷甚多,礼部的人不会对她这么个边缘人物过多关注,话都没多说一句就放行了。

    她这样的举止在陌生人看来是很寻常的,但是对全程关注她举动的沈砚来说里面猫腻就大了。

    可是他始终不曾过问她的具体打算,目送她进了宫门之后就打道回府了,只在外围留了心腹盯着动静。

    崔书宁进得宫门,跟随内侍往停灵的皇宫寝宫凤鸣宫去。

    途径数道宫门之后,崔书宁在通往凤鸣宫的最后一道角门后停下来,佯装整理鞋袜,蹲在了角落里。

    这会儿时辰还未到,并没有人催促。

    各部官员和朝廷命妇陆陆续续从旁经过,大家都行色匆匆,又因为是治丧的特殊场合而不敢喧哗,也没人在意一个蹲在地上整理仪容衣着的陌生人。

    崔书宁磨蹭了足有小半盏茶的工夫,终于等到过来附近调派禁军守卫的顾泽。

    她连忙站起来喊住他:“顾侯爷,借一步说话。”

    顾泽和禁军的指挥使杨义以及另一位副指挥使陈述年同行。

    闻言,三人不约而同的齐齐扭头看过来。

    天色未明,崔书宁又站在角门边上的角落里,三人是看了好几眼才分辨清楚面孔。

    于是……

    另外两人脸上表情就多少见出几分微妙了。

    互相使了个眼色,先行离开。

    虽然说是一别两宽,此后余生各生欢喜,但是闹到和离的男女怎么都苦大仇深了,合该老死不相往来才是。何况全京城的人都清楚,崔书宁和顾泽之间从一开始是相看两厌的。

    顾泽意外是因为他以为崔书宁今天不会来。

    两位同僚默契避嫌了,崔书宁见他还站在原地就快走了几步过去。

    顾泽这时想的有点多,他甚至怀疑这是礼部的人明知故犯在给他难堪的,脸色就沉得很是难看,沉声道:“谁叫你进宫来的?”

    崔书宁大概能猜到他的心思。

    但身边还有陆陆续续的官员命妇经过,她只长话短说:“应该有人会以为我今天是不来的,顾侯爷在御史台应该有说得上话的熟人吧?建议您去翻看一下今日弹劾的奏本。”

    萧翊这几天应该不会上朝,但是身为一国之君,他不可能因为死了个老婆就荒废朝政,该奏禀的事情还是会照常上奏本。

    顾泽除了坠入情网的时候严苛遵从剧本设定有点恋爱脑,正常时候智商是在线的。

    崔书宁隐晦一提,他略加思索就明白了对方所指。

    崔书宁知道自己和他接触很扎眼,话说完就微微屈膝福了个礼转身朝凤鸣宫走去。

    顾泽去找杨义交代了一声说有点急事去办,然后片刻没耽误的就去查了今日将要送到萧翊案头的奏本,弹劾的奏本足足有八本,奏的都是已故镇北将军崔舰家教不严,教出来的女儿藐视皇族,装病推辞不来皇后的葬礼,欺君罔上。

    顾泽拿到这些奏折的时候不免后怕的颈后一凉。

    崔书宁只是个与朝政无甚牵扯的妇人,御史弹劾她不太合适,就只能拿着崔舰说事。但崔舰当年战死北境为国捐躯,在朝中名声威望都很是不错,届时自然有人会出来替他说话。而崔书宁也不可能闭口不言的背了这个黑锅,到时候顺藤摸瓜的追查下来,就会翻出他这个以权谋私的“始作俑者”,顾泽。

    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他和崔书宁两个人!

    顾泽是昨天事忙,没多想,再加上崔书宁一个跟朝廷扯不上关系的妇人,他也没想到会有人拿她来做文章。

    而现在这么多弹劾的奏章第一时间一起被递上来,也绝不可能是巧合……

    顾泽直接让负责整理这些奏章的官员将折子拿了,他亲自带着去萧翊寝宫找了对方。

    皇后余氏之死对萧翊也不是全然没造成任何影响的,抛开夫妻名分不提

    那女人太决绝也太清醒了,至死也护着余家,毁了他筹谋这么久的一盘棋,也足够他烦的了。

    他这连着两日没怎么睡好,这个时辰已经醒了,披了件衣裳坐在寝宫的一张书案后头,手撑着额头神情看上去疲惫又烦躁。

    贴身内侍进来传话,他才打起精神让把人带了进去。

    顾泽示意官员将那一托盘奏折放在案上,萧翊见他表情凝重就挥挥手打发了那官员,随手拿起一封折子看:“朕想趁机歇两天也不行么?你这居然还将奏折都亲自送到寝宫来了。”

    话是这么说,不过一句调侃。

    他和顾泽私交在那摆着,后宫的事就算他不会直言对顾泽说自己的打算,顾泽肯定也能猜透。他对余氏这个皇后又没什么感情,顾泽不可能当他会为了这么个女人靡废了政务。

    当翻开第一本奏折时,萧翊唇角嘲讽的笑意就缓慢收敛。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一封接着一封的翻下去。

    顾泽如实将昨天礼部尚书找他的事说了,并没有妄加议论。

    萧翊自己看完奏折却是冷笑一声:“余元良这只老狐狸向来沉得住气,若在往常他不会急功近利到等不得这个葬礼结束之后再弹劾此事,现在这么火急火燎……反倒说明此次余氏的死也正戳在了他的痛处,气到他跳脚了,以至于急需这就找点事来出一出胸中恶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